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贸商品学教学大纲

外贸商品学教学大纲

外贸商品学
课程编号:16060272
课程名称:外贸商品学
学分:2. 总学时:32 实验学时:课内上机学时:
先修课程要求: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适应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
参考教材:叶梅主编. 外贸商品学教程. 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7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从进出口贸易的角度,阐述进出口商品的品质要求、包装情况、商品编码、商品标准及质量认证、商品储存和商品运输等方面的系统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将来从事外贸业务提供基本的商品学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和解决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涉及商品科学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外贸商品学知识。

1.掌握进出口商品品质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中表示商品品质的方法以及品质条款的规定。

2.掌握有关商品成分和性质的基本知识。

3.了解商品分类的意义和原则,掌握常用的商品分类标志和分类方法,了解商品分类体系和商品目录的基本知识。

4.了解商品编码知识,掌握国际商品条码制度。

5.掌握进出口商品检验的内容、手段和基本程序,了解商品质量管理和质量认证的内容。

6.掌握进出口商品包装、储运和养护知识,以及国际贸易中有关包装、运输条款的规定。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重点难点
第一章外贸商品学研究对象和内容
外贸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商品品质
商品品质的概念;进出口商品应具备的品质要求,影响进出口商品品质的主要因素;国际贸易中表示商品品质的方法以及商品品质条款的规定。

第三章商品成分
商品的成分与使用价值的关系;商品中的成分;对商品成分含量的要求。

商品中成分含量的表示方法。

第四章商品性质
商品的物理、机械、化学和生物学性质。

第五章商品分类与商品分类体系
商品分类的概念、意义和原则;商品分类标志及常见的分类方法;商品分类体系和商品目录。

第六章商品编码及商品条形码
商品编码的种类;国际商品条码制度。

第七章商品标准与标准化
商品标准和商品标准化的概念、内容。

第八章商品检验
进出口商品检验。

第九章商品质量管理与质量认证
商品质量管理、质量监督、商品质量认证。

第十章商品包装
商品包装的属性与功能作用;商品包装的分类和技术;商品运输包装标志;商标及管理。

第十一章商品储存与养护
商品储存和养护的基本原理、手段和方法。

第十二章商品运输
进出口商品运输的特点、要求及意义;进出口商品运输的主要方式;进出口商品在装载运输中应注意的问题。

四、实验要求

五、课程学时分配
六、考核方式
期末一般采用开卷考试,占期评成绩的60%;平时(出勤、课堂提问、讨论、小论文)占期评成绩的40%。

七、制订执笔者:廖蔚雯
审核者:冯正强
批准者:龚艳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