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程与光程差 半波损失

光程与光程差 半波损失


7
例3.在图示的双缝反射实验中,若用半圆筒形薄玻璃片 (折射率 n1=1.4 )覆盖缝 S1,用同样厚度的玻璃片 (折射率 n2=1.7)覆盖缝 S2,将使屏上原来未放玻璃时 的中央明条纹所在处O变为第五级明纹。设单色光波长 =480.0nm,求玻璃片的厚度 d。 解:覆盖玻璃前
r2 r1 0
12
r
n2

2
n
L
2

nL
2

(同一波线上两点间的位相差)
3
可以证明:光通过相等的光程,所需时间相同, 位相变化也相同。 如果光线穿过多种介质时,其光程为:
n1r1 n2r2 nn rn
r1 n1
r2 n2
ri ni
rn nn
niri
i 1
n
d 2n 1a 或 d 2n 1tga
10
二、薄透镜不引起附加光程差
透镜可以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但是在光路中 放入薄透镜不会引起附加的光程差。
F
F
波阵面
波阵面
通过光轴的光线波程最短,但在透镜中的光程长; 远离光轴的光线波程长,但在透镜中的光程短,总 的来讲,各条光线的光程都是相同的。
解:设 o 点最亮时,光线 2 在劈尖 b 中传播距离为 l1 ,则由双缝 S1 和 S2 分 别到达 o 点的光线的光 程差满足下式:

S1
S
1 2
b
o
S2
n 1l1 k
(1)
9
设 o 点由此时第一次变为最暗时,光线 2 在劈尖 b 中传 播的距离为 l2 ,则由双缝 S1 和 S2 分别到达 o 点的两光 程差满足下式: 1 c n 1l2 k (2) 2 S1 1 (2) (1)得: o S 1 n 1l2 l1 (3) 2 S2 2 b 由图可求出: n 1l1 k (1) l2 l1 dtga da (4) 由(3)和(4)得:劈尖b应向上移动的最小距离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1
两束光的光程差 2 不同波源经不同路径 在相遇点引起的两个 振动的位相差。


5
例1:已知:S2 缝上覆盖的介 质厚度为 h ,折射率为 n , 设入射光的波为
S1
r1
r2
h
S2
问:原来的零极条纹移至何处?若移至原来的第 k 级 明条纹处,其厚度 h 为多少?
光程与光程差 半 波损失
1
一、光程与光程差
1.光程 光源的频率不变,光在传播过程中频率保持不变。 在真空中光的波长为 ,光速为 C,进入折射率 为 n 的介质中后,波长n , 光速为 v ,则有:
C C 而 n v v n
n

n
同一频率的光在不同介质中波长不相同。 处理方法:把光在介质中的波长折合成它在真空中的 波长作为测量距离的标尺,并进一步把光在介质中传 播的距离折合成光在真空中传播的距离。
11
三、半波损失
半波损失:光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光反射后有 了量值为 的位相突变,即在反射过程中损失了半个 波长的现象。 产生条件:
n1 n2
当光从折射率小的光疏介质,正入 射或掠入射于折射率大的光密介质 时,则反射光有半波损失。
i
n1
n1 n2
当光从折射率大的光密介质, 正入射于折射率小的光疏介质 折射光都无半波损失。 时,反射光没有半波损失。
8
例4.如图所示,用波长为 的单色光照射双缝干 涉实验装置,并将一折射率为 n、劈角为 a (a 很小)的透明劈尖 b 插入光线 2 中.设缝光源 S 和屏 c 上的 o 点都在双缝 S1 和 S2 在中垂线上.问 要使 o 点的光强由最亮变为最暗,劈尖 b 至少应 向上移动多大距离 d ( 只遮住S2 ) ? c
2
L vt C c n 有: L t , nL ct v n
定义:
设光在折射率为 n 的介质中传播的几何路程为 L,
光程:光在介质中传播的波程与介质折射率的乘积。
nL
意义:光在t时刻内在真空中通过的路程nL就相当于 光在介质中在相同的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 在一条波线上,波在介质中前进L,位相改变为:
x 20D a 0.11m
(2)覆盖玻璃后,零级明纹应满足: r2 (n 1)e r1 0 设不盖玻璃片时,此点为第k级明纹,则应有
r2 r1 k
(n 1)e k
所以 k n 1e 6.96 7
零级明纹移到原第 7 级明纹处.
2.光程差 1 .光程差:两束光的光程之差。 设一束光经历光程1,另一速光经历光程2,则 这两束光的光程差为:
2 1
4
2.光程差与相位差的关系(设两光同位相) 光程差每变化一个波长,相位差变化 2 光程差为 ,相位差为

光程差与相位差的关系为: 2 2 则相位差为: 注意光程与光程差的区别: nL 同一波线上两点间的光程 2 是同一波源发出的波 在同一波线上不同两 点振动的位相差。
6
例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波长 =5500Å 的单色平行光 垂直入射到缝间距a =210-4m 的双缝上,屏到双缝的 距离 D = 2m. 求:
(1)中央明纹两侧的两条第 10 级明纹中心的间距; 2)用一厚度为 e=6.6 10-6m 、折射率为n=1.58 的玻璃片 覆盖一缝后,零级明纹将移到原来的第几级明纹处 ? 解:(1)
S1
d
覆盖玻璃后
n1
r1
O
r2 n2 d d (r1 n2 d d )
5
S2 n2 r2
(n2 n1 )d 5 则有
d 5 / n2 n1 5 4.8 107 / 1.7 1.4 8 10 6 m
解:从S1和S2发出的相干光所对应的光程差
(r2 h nh) r1
当光程差为零时,对应零条纹的位置应满足:
r2 r1 (n 1)h 0 所以零级明条纹下移 原来 k 级明条纹位置满足: r2 r1 k
设有介质时零级明条纹移到原来第 k 级 k h 处,它必须同时满足:r2 r1 (n 1)h n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