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实际问题与方程(一) 课时 第(1)课时,共(5)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实际问题与方程(一)
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会解形如AX+B=C的方程,并能正确列出这种形式的方程应用题。
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发展思维灵活性。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引导学生感受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自觉检验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解形如AX+B=C的方程的方法,并能正确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教学难点 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情境图、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教材、练习本
主备教师 赵淑玲 审核 祝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主案 个性修改
一、导入新课
导入
1.读题,列出方程,并说数量关系。
男生有X人,女生有50人,比男生多5人。
2.李强原来跳高成绩是1.05米,现在达到了1.12米。成
绩提高了多少米?
3.解方程。
X-2.5=10 X+7.8=19.5
二、探索新知 教师出示情境图。 1. 小明跳远成绩为4.21米,超过原纪录0.06米。学校原跳远纪录是多少米?(出示教材情境图)
看主题图,思考:
(1)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用学过的方法该怎样列式计算呢?
(3)你能根据情景
用方程来解答吗?请说出原纪录、超出部分和小明的成绩
之间的关系吗?
(4)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以上问题。
1.小组交流展示。
2.学生汇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汇报,灵活地进行引导。
课件演示
原纪录+超出部分=小明的成绩 小明的成绩-原纪
录=超出部分
解:设学校原跳远纪录是x米。
X+0.06=4.21
X+0.06-0.06=4.21-0.06
X=4.15
答:学校原跳远纪录是4.15米。
3.学生口述检验过程。
4.学生总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教师演示:再用方程
解题时,先将要求的量设为X,再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最
后解方程。
学生质疑。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还有什么不懂
的问题,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
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应用实践
练习。
1. 数学书73页的做一做。
2. 数学书75页2题。
四、总结拓展 1. 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 评选优秀小组,优秀个人,进行表扬。
板书设计 实际问题与方程
原纪录+超出部分=小明的成绩 小明的成绩-原纪
录=超出部分
解:设学校原跳远纪录是x米。
X+0.06=4.21
X+0.06-0.06=4.21-0.06
X=4.15
答:学校原跳远纪录是4.15米。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