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唐山骨质瓷的发展历程
中国是陶瓷的故乡,但是在数千年的陶瓷生产史中,骨瓷是唯一没有诞生在中国的瓷种。
我国的骨瓷发展史也颇具色彩。
我国开始研制骨灰瓷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
当时一位英国商人来唐山第一瓷厂订货,谈到国际市场上颇为盛名的骨灰瓷,价格昂贵却供不应求,于是希望中国人也能生产。
考虑到1914年中国第一件卫生瓷诞生于唐山的历史,国家就把研制骨灰瓷作为一项很重要的政治任务交给了唐山第一瓷厂。
由于骨灰瓷的生产技术在当时世界上属于保密的,西方国家对此一直都采取封锁的态度,我国派出去的考察人员一无所获。
鉴于国家对此事的重视,后来一大批学者和研究人员加入到骨灰瓷的研究过程,即使在文革期间,许多生产任务都停止了,但是骨灰瓷研究一直在继续。
经不断摸索,终于在1973年唐山第一瓷厂的技术人员研制出了中国第一代骨灰瓷样品。
1975年正式投产。
改革开放以后,陶瓷产品的含铅釉料铅、镉溶出问题成为摆在我国骨瓷走向国际市场的一大拦路虎。
上世纪90年代起,国内的科研院所和陶瓷厂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无铅骨瓷。
经过4年研究,唐山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终于解决了铅、镉溶出问题。
1990年唐山地区引入英国的设备,建成了我国第一条骨瓷生产线,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规模生产。
唐山的骨瓷占到国内骨瓷总量的近一半。
目前国内规模生产骨瓷的只有两个地方,唐山和山东淄博。
骨瓷在中国发展仅40多年历史,但是却让唐山成为了可以媲美世界瓷都景德镇的城市,不能不说骨瓷的魅力实在是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