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创新基金产业集群模式突破中小企业发展瓶颈【摘要】本文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入手,透过对中小企业的特点探究,抓住了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分析了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在个体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指出了创新基金对个体的扶持不是中小企业发展最终解决之路,提出、论证了中小企业发展瓶颈问题的解决之道——创新基金产业集群。
【关键词】创新基金;创新基金产业集群;创新型产业集群
1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不同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甚至不同的行业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都不尽相同,而我国目前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是依据2003年国家经贸委、国家统计局等部门研究制定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界定的。
据统计资料显示,在全国工商注册的企业中,中小企业约占99%,其产值和利润也分别约占总产值和总利润的60%和40%,此外城镇每100个就业岗位中就有75个由中小企业提供。
改革开放的几十年来,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的增大,相比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规模小,在经营决策和人员激励上具有较高的弹性和灵活性,能对市场作出最迅速反应,并且中小企业可以做到小而专、小而精、个性化、多样化,适用于市场上的小批量和个性化需求,这是大企业所不能媲美的,在我国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多元化经济架构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自身的一些问题也日益
凸显,比如资金、管理、市场、企业文化、品牌建设等也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使得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低下,无法与大型企业抗衡,于是在激烈而残酷的竞争中就前仆后继的踏入了“大鱼吃小鱼”的可怕魔咒。
最新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已由原来的5.7年缩短到现在的2.4年,在全球每年倒闭的企业当中,80%以上是中小企业。
是什么导致了这些市场最活跃的“快鱼”消亡?又是什么制约着他们的发展?
2 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分析发现,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主要是资金短缺、融资困难;权力集中、管理体系不健全;市场面狭窄、缺乏成熟的商业运营模式。
2.1 资金瓶颈
古书《南皮县志》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做企业也如此,开门第一件事就是资金。
80%的企业家认为资金是企业运营的最大问题,而中小企业处于自身体制弱、银行不看好和国家无政策支持的三重压力下,融资更是困难重重。
由于中小企业资本金少、银行信誉差,且逃逸债务的案例较多,且其管理体制不健全、计划性差,贷款管理难度大,银行信贷资金流失严重。
另中小企业还存在资产负债率高,资产保全难以及经营风险高,失败率大等很多自身问题,难以符合银行对贷款安全性、流动性和营利性的要求,因此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担忧大,再加上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小,银行的运营成本大等原因,使得银行和信贷
机构缺乏为中小企业贷款和担保的热忱和积极性。
此外,我国缺乏对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政策支持。
近年虽然陆续关注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提出了科技金融等部分政策,可基本上都是起步阶段,但是金融机构并未从政策中获得政府的资金保证,难以从根本上激发金融机构对于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虽然加大了中小企业上市改革的力度,但流于形式,囿于企业自身实力,并不能改变中小企业的资金现状,资金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的最大障碍。
得不到有效的资金,中小企业往往陷入资金的断链中,难以生存。
2.2 管理瓶颈
如果说资金是中小企业发展这辆大车的方向盘,技术是这辆车的马达,那么管理就是企业发展的轮胎,轮胎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着车的安全行驶和速度快慢。
中小企业管理权高度集中,采取的是家族式管理,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知识和管理手段,往往在人员管理和资金的管理以及日常管理方面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人力是一个公司成长的源动力,人员的管理至关重要。
中小企业相比大企业而言缺乏健全的人员管理机制,用人和职位晋升好多时候都是老板的一句话决定,不能唯才而用,并且职位划分混乱,一人身兼数职,不能更好的发挥专长;并且人员流失严重,关键性技术或者财务人员缺乏,容易使得企业陷入经营混乱状态,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健全的员工培训和晋升机会,限制了人才的发展造成人员流失;当然也有部分人才本身存在的对中小企业的认识停
留在跳板作用上造成了人员流失,这样的恶性循环使得人员管理问题更加的突出。
资金是企业的命脉。
家族式的中小企业,财务往往由老板家人管理,缺乏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错帐、乱帐司空见惯,直接导致了公司上下游脱节,采购、生产、销售缓缓脱节,步步缺钱的状态,自保都成问题的情况下何谈发展。
一个好的财务管理,应账目明析,清楚地显示公司的盈亏点,是未来公司发展的指南针。
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
除去人员和资金管理,中小企业的日常规章管理也是一个大问题。
缺乏现代的企业管理理念和企业管理知识的中小企业难有严明的规章制度,对命令的执行也是三分钟热度,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日常的生产经营效率。
2.3 市场瓶颈
中小企业的商业模式守旧,小规模决定了员工的数量较少,往往将更多的经历投入到生产和销售环节。
往往注重市场开拓,忽略市场维护,忽略售后也是企业生存的一大关,客户满意度决定着产品的生存,进而影响着老客户的购买潜力以及所带动的新客户群体产生的一系列品牌效应。
中小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状态决定着其品牌意识薄弱,自主创新力弱。
中小企业要想克服这种现状走向大而强的行列,必须首先突破这些瓶颈,找到一条适合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特点的路子。
3 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产业集群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以下简称“创新基金”,是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专项基金)的设立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福音。
通过资本金投入、无偿资助、贷款贴息的方式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对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和我国产业和产品结构整体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创新基金所支持项目涵盖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资源与环境、新能源与高效节能、高技术服务业等七大领域。
它以资助初创期和成长初期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开发为切入点,帮助中小企业迈过创新发展的关键期,有效缓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但是中小企业个体所存在的那些瓶颈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创新基金的拨付到位只能暂时缓和了中小企业个体发展与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企业未来发展的融资、管理和市场问题都需要寻找到一条切实可行、具有长远效应的路子,从而从根本上走上发展扩张的道路。
创新基金产业集群是以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新人才为主体,以创新资金为纽带,以知识或技术密集型产业为内容,以创新组织网络和商业模式等为依托,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文化为环境的产业集群。
创新基金产业集群将扭转创新基金对企业个体扶持效果微弱的尴尬处境,而从实际上清除中小企业发展路上的障碍,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首先,创新基金产业集群是一种新型的创新产业集群,是一种新的尝试,是一种欧盟模式的缩影。
区域内每个企业单独核算,共同发展,是区域内科技型中小企业最好的生存基地。
不同于传统的产业集群模式,创新基金产业集群不仅从地域上有所“集”,更是在资金和市场实现了“集合”。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新基金产业集群内能得到较好的专业化服务,发展创新基金产业集群可促进区域创新的基本主体——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其次,创新基金产业集群是一种以创新基金为桥梁的整合。
本着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的目的,严把准入关,挑选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企业运营状况较好、自主创新能力较高、商业运营模式先进、财务管理健全、企业领导经营管理理念先进,企业稳定、员工层次高的一些科技型中小企业,将相关企业整合在一个组织中,各个企业不再闭门造车,而是共享资源,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最后,创新基金产业集群是一种高度整合的创新性产业集群模式,以资金为纽带,以政府为组织,可以很好地将区域各种创新主体和要素整合起来,实现了资本、人才、市场的高度整合和利用,有力地支撑区域内创新体系。
国家创新资金的大力支持,集群的市场力量、品牌效应,不仅为中小企业带来了最需要的资本,所需的最先进的管理,最好的技术服务,最广阔的市场,而且为其引来一些科技投融资机构的青睐,为其解决投融资问题、管理混乱问题、市场狭窄等问题铺设了一条光明大路。
4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创新基金产业集群是一种新型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模式,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实施过程中难免存在问题。
譬如:对创新基金产业集群的认识还很模糊,停留在一般的产业集中认识上,注重硬件建设,忽略文化等软环境建设;创新基金产业集群发展的制度环境不完善,相关政策缺乏,公共服务不够,金融担保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不足;产业集群的分工协作水平较低,集群内同类企业恶性竞争,没有形成相互支撑、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产业网络等。
针对目前这中现状,其一,要加强对创新基金产业集群的认识,坚定不移的推进创新基金产业集群的建设,加大对企业的培训,吸引更多的中小企业参与到创新基金产业集群中来;其二,大力培育创新人才和发展中小企业集群,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向以高附加值产业和品牌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创新型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其三,建立有利于创新基金产业集群成长的政策环境和服务体系,为创新基金产业集群提供政策、金融、中介、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专业服务;其四,打破地区垄断,建立全国统一市场,鼓励正当的竞争,形成相互支撑、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产业网,从而促进区域内各中小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责任编辑:王迎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