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治疗要点
• 1.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治疗原则:使血压下降或接近正常范围, 防止和减少心脑血管及肾脏并发症,降低 病死率和致残率。 非药物治疗 减轻体重 减少热量、膳食平衡、增加运动 膳食限盐:一般每人每天平均食盐量降至 6g. 减少膳食脂肪 增加及保持适当体力活动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平衡心理 戒烟、限酒
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概念
• 是指:病因未明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 高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 长期高血压可引起心、脑、肾严重的并发 症,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 • 目前,我国采用的国际上统一诊断标准, 即在非药物状态下,收缩压≥140mmHg和 (或)舒张压≥90mmHg。
病因
• • • • • • • 体重超重和肥胖或腹型肥胖。 饮酒 膳食高钠盐 年龄与性别 遗传 职业 其他因素 吸烟、长期精神紧张、焦虑、长 期的噪声等均与高血压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㈥ 健康教育
介绍本病的基本知识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病情观察及就诊 运动指导
指导病人根据年龄和血压水平选择适宜的运动方 式,合理安排运动量。具体项目可选择步行、慢 跑、游泳、太极拳、气功等。 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告知病人高血压 的风险和有效治疗的益处,使其权衡利弊。 戒烟,不过量饮酒。
饮食宜清淡,摄入低盐低胆固醇食物, 控制能量摄入,以控制体重。合理膳 食,营养均衡,减少脂肪摄入,补充 适量蛋白质,多吃蔬菜,增加粗食物 纤维的摄入
• 高血压急症包括高血压脑病、颅内出血、 脑梗死、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冠状动脉综 合征、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子痫等。 • 应注意血压水平的高低与急性靶器官程度 并非成正比,在不能及时控制血压,在短 时间内使病情缓解,将对脏器功能产生严 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护理措施
• ㈠一般护理
⒈头痛 (1)减少引起或加重头痛的因素 保持病房安静、 温暖、舒适,头痛时嘱病人卧床休息,抬高床头, 改变体位动作要慢。避免劳累、情绪激动、精神 紧张、环境噪杂等不良因素。 (2)遵医嘱应用降压药物治疗
护理诊断
与血压升高有关
疼痛:头痛 与头晕、视力模糊、意识改变或发生 直立性低血压有关 有受伤的危险 缺乏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和高血压 知识缺乏 用药知识 焦虑 与血压控制不满意、已发生并发症有关 潜在并发症
高血压急症
• 高血压急症
• 指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病人,在某些诱因下, 血压突然或显著升高(一般超过180/120mmHg) ,同时伴有进行性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功能 不全的表现。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1. 年龄与性别 本病患病率随年龄而上升, 35岁后上升幅度较大。性别差异不大, 青年时期男性高于女性,女性绝经期后 又稍高于男性。 2. 诱因 膳食高钠盐、饮酒、吸烟等。
二.身体状况
• 大多数病人起病缓慢,早期无症状,偶于 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也可有头痛、头晕、 眼花、乏力、失眠、耳鸣等症状。 • 并发症:血压持续性增高,造成脑、心、 肾、眼底等损伤,出现相应表现。
•
高血压分类:
分类 正常血压 收缩压 <120 舒张压 <80
正常高值 高血压: 1级高血压
2级高血压 3级高血压
120~139 ≥140 140~159
160~179 ≥180
80~89 ≥90 90~99
100~109 ≥110
三.辅助检查
• 心电图 可见左心室肥厚、劳损。 • X线检查 胸片可见左心扩大。 • 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和室间隔肥厚,左心房和左心 室腔增大。 • 动态血压检测 用小型便携式血压记录仪测定24小 时血压动态的变化,对高血压的诊断有较高的价 值。 •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尿常物治疗 ①降压药适用范围:高危、很高危或3级高血压 病人,应立即开始降压药物治疗;确诊的2 级高血压病人,应考虑开始药物治疗;1级 高血压病人,在生活方式干预数周后,血压 仍≥140/90mmHg,应开始接受降压药物治 疗。 ②目前常用降压药物分为6类:利尿剂、β受体 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 转换酶(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ABB)、α受体阻滞剂
2.有受伤的危险 (1)避免受伤:嘱病人卧床休息,上厕所或 外出时有人陪伴,避免迅速改变体位,加用 床栏。
(2)预防直立性低血压:避免长时间站立, 尤其在服药后最初几小时。病人若发生直立 性高血压,采取下肢抬高位平卧,以促进下 肢血液回流。
3.知识缺乏 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让病人了解自己的 病情,包括高血压水平、危险因素及同时存 在的临床疾患等,告知病人高血压的风险和 有效治疗的益处。嘱其戒烟不过量饮酒,饮 食清淡为宜,减少脂肪摄入,适量运动等。 4.焦虑 对其进行心理护理,指导病人调节心态, 学会自我心理调节,避免情绪激动,以免诱 发血压增高。
教会病人和家属正确的家庭血压监测方法, 每次就诊携带记录。指导病人定期随访, 以便有效的控制血压,并根据降压效果和 药物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
5.潜在并发症:高血压急症
(1)避免诱因 向病人阐明不良情绪可诱发高血压急症, 嘱其避免情绪激动,保持情绪平和、轻松、稳定。指导 其按医嘱服药,不可擅自增减药量,更不可突然停服, 以免血压突然急剧升高。同时嘱病人尽量避免过劳和寒 冷刺激。
•
•
(2)定期监测血压
(3)若发生高血压急症,病人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 头,避免一切不良刺激和不必要的活动。安定病人情绪, 必要时用镇定剂,连接好心电监护仪,迅速建立起静脉 通道,遵医嘱尽早使用降压药,用药过程注意监测血压 变化,避免出现血压骤降。
发病机制
• 中抠神经和交感神经的影响
反复的精神刺激和长期的过度紧张使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 过程失调,皮质下血管运动中枢失去平衡,交感神经活动 增强,引起全身小动脉收缩,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 高。
•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肾小球旁细胞分泌的肾素,将肝产生的血管紧张素原水解 为血管紧张素Ⅰ,再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作用转化为血 管紧张素Ⅱ,后者有强烈的收缩小动脉平滑肌的作用,引 起外周阻力增加,同时,还能促进醛固酮的分泌,使钠在 肾小管的再吸收增加,造成水钠潴留,结果均使血压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