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俄罗斯圣像画—以鲁布廖夫《三圣像》为例

浅析俄罗斯圣像画—以鲁布廖夫《三圣像》为例

浅析俄罗斯圣像画—以鲁布廖夫《三圣
像》为例
摘要:
圣像在东正教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俄罗斯东正教艺术最大的特色就是圣像,纵观整个俄罗斯的艺术历程,十七世纪前期多以圣像画为主,不仅圣像造型
本身抽象,就连颜色也并非写实,但是,圣像的魅力并不仰仗于画技的高超或者
是色彩的艳丽,而是因其本身所蕴含的力量与信仰所流传至今。

本文将通过对俄
罗斯圣像画的起源及发展的研究,阐释俄罗斯的圣像画大师——鲁布廖夫最著名
的画作《三圣像》内所包含的深奥含意。

关键词:
圣像画东正教俄罗斯鲁布廖夫《三圣像》
一.俄罗斯圣像画的地位
在俄罗斯东正教会中,圣像并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艺术创作,它不是用作休
闲欣赏或消遣。

相反,俄罗斯圣像作为教堂的延伸,已成为民间生活的一部分,
它不仅用于装饰教堂,还被人们挂在家中,携带在身上。

在家庭中,圣像画通常
挂在面向东南方的墙上,也就是所谓的“红角”,成为全家精神生活的寄托。


像画的质量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这个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

后来,圣像还出现在了澡堂、餐厅、监狱、火车站、商店、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甚至在嫖客出入的场所,圣像都处处可见。

此外,人们一生最重要的生、死、结
婚等大事,或是耕田、生病、产子,圣像都有其不同且举足轻重的角色。

二.中世纪的圣像画艺术
圣像画之所以在俄罗斯出现并发展,是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的。

在此,对于
俄罗斯中古世纪圣像画的发展史做一个简单的了解。

基辅公国时期俄罗斯圣像画
模仿拜占庭风格,严肃而刻板。

十三世纪随着教会的发展壮大,俄罗斯圣像画已
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区色彩的独特风格,出现了诸如诺夫哥罗德派、莫斯科派、
特维尔派等多种圣像画流派。

14—16世纪,这一时期的杰出大师是费奥方·格列克,安德烈·鲁布廖夫,季奥尼西。

16世纪,俄罗斯建筑艺术的发展刺激着绘画
艺术的发展。

画家们的题材扩大,尤其对俄罗斯的非宗教题材感兴趣。

从17世
纪开始,俄罗斯圣像开始衰落,圣像画表现出世俗化倾向,并且,真实刻画人物
特点的肖像画,成为当时的主流。

接下来,本文将主要分析14世纪时期俄罗斯
的象征之一—鲁布廖夫与他的《三圣像》。

三.圣像画家安德烈·鲁布廖夫与《三圣像》
安德烈·鲁布廖夫,莫斯科公国圣像画家,修道士。

早年随希腊到俄罗斯工
作的费奥方·格列克为克里姆林宫圣母受胎告知大教堂作圣像组画。

1408年为弗
拉基米尔城圣母安息教堂作以圣经故事为题材的壁画。

早年曾跟从希腊到俄罗斯
工作的费奥方·格列克一起,为克里姆林宫内的圣母受胎告知大教堂作过圣像组画。

费奥方·格列克准确的笔触和豪放的画风,对年轻的鲁布廖夫有过影响。


鲁布廖夫的早期作品中,考证比较确实的是1408年为弗拉基米尔城圣母安息教
堂所作的壁画。

他以圣经故事中的“最后审判”为题材,在拱门、柱子以及教堂
内的主要大块墙面上,描绘了与最后审判主题有关的情景和人物。

鲁布廖夫没有
对受刑场面作过分的描写,而以刻画圣者善良的形象为主。

同时在天使、教徒和
受赦者的形象中,强调了入画者精神上的完美。

除了壁画以外,这个教堂中的圣
像组画,据考证也属于鲁布廖夫和他的合作者的作品。

鲁布廖夫还为安德罗尼科
夫修道院的大礼拜堂作过装饰壁画,但未能保存下来,只能在残片中辨认出鲁布
廖夫的手笔。

他和他的弟子们的大量创作,在艺术形式上改观了俄罗斯的圣像画,形成了15世纪莫斯科圣像画创作的黄金时代。

1430年鲁布廖夫逝世于安德罗尼
科夫修道院,现在这里已建立鲁布廖夫博物馆。

在1551年召开的百条宗教会议上,安德烈·鲁布廖夫的圣像画被定为范本。

鲁布廖夫的《三圣像》是他最成熟、最完美的创作。

这幅画完成于1423年,取材于《圣经》创世纪十八章中关于神化作三位青年,到先知亚伯拉罕的家,预
言其子艾萨克的诞生,亚伯拉罕招待他们吃饭的故事,画面中一眼可见的是三个
身材修长、具有女性般温柔的青年形象,他们手执细细的权杖,围坐在桌边,头微微倾斜,三个人的坐姿构成一个圆形,其中放置着一个杯子。

左上方的背景是亚伯拉罕家的入口,右上方是一处隐约可见的山坡,中间一棵大树,整个画面充满仁爱与和平的气氛。

三位天使象征着上帝的三位一体,三位一体是基督教基本教义之一,东正教认为:三者既是各自独立的存在,同时又兼具一致性的属性。

圣父指的是旧约中的耶和华上帝,圣子指的是新约里的基督耶稣。

而圣灵则活在每个人的心中。

鲁布廖夫将三位天使置于一个有机的圆形之中。

在中国的传统哲学中,圆是周而复始,表示万物生生不息,不断往复循环,与老子提出的道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许唯物主义辩证法可以解释为:各种事物犹如圆一样,各个机体相互连结,相互作用,进而不断进步;从宗教哲学来看,因为三位天使的存在,圆形也象征着上帝三位一体的统一和谐。

在色彩的处理上,以轻巧、柔和的中间色调为主,色彩明朗、淡雅。

这是俄罗斯宗教绘画中第一次出现的富有抒情意味的画面。

从圣像画所用绘画手法分析,我们更习惯用正透视法,即画面上展示的景深去观看绘画作品。

而该画采用的是反透视法,这种画法会让绘画中的人物与观看者产生一种时空上的割裂感,以强化绘画中人物的神性。

简单来说,反透视是为了表现神在注视着你和神所居住的神圣之处。

我们假设有一个人在看着圣像,神在看着圣像之外的这个人的时候,透视是正的,所以在想象神注视着这个人的时候,画家处在这个人身后的位置上,会很自然的地用反透视的手法画出来。

我们假设有一个屏障隔绝在圣像的世界和这个人的世界之间,我们从侧面观察这个奇异的空间,圣像的世界会在屏障外聚焦成一点。

光是想象这个空间,就会很容易感受到宗教世界凌驾在物质世界上的压迫感,这可能就是我比较多余的猜想了。

东正教的宗教艺术有很多不同于天主教宗教艺术的地方,很重要一点就是东正教的宗教艺术很注重圣像内心世界的描绘和善于引发观赏者对于内心的挖掘。

当一幅壁画,采用这种方式画出来,观众会被引发强烈的被压迫感是可想而见的,但观众被压迫审视自己内心活动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对于物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思考吧。

鲁布廖夫发挥他天才般的技艺,让圣像更接近现实中的真实,同时又保持理想中的纯美。

而从圣像画背后所隐含的历史文化意义来讲,鲁布廖夫所生活的时代正是蒙
古鞑靼人对俄罗斯统治的后期。

彼时,经历过鞑靼人数百年的奴役和掳掠,罗斯
大地满目疮痍,民不聊生;而罗斯内部亦是诸侯割据,内战不休。

直到1423年,鞑靼人被赶出俄罗斯,经历了炮火、鲜血的洗礼后的鲁布廖夫,才终于完成传世
名作《三圣像》。

鲁布廖夫的《三圣像》,体现了15世纪初期莫斯科公国在赶
走了入侵的鞑靼人、在政治上获得统一以后高涨的民族情绪。

四. 结语
当今,圣像画,是俄罗斯人宗教文化生活中最神圣的、最具特点的崇拜样式。

圣像画,不仅仅是今天理解的一种艺术行为,它极具复杂、深奥的涵义,如何从
画布表面看出它们隐秘的特质,正是他的非凡所在。

单就《三圣像》这幅画而言,鲁布廖夫的创作虽未能越出中世纪圣像画的范围,但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已形成
的关于人的尊严、精神的力量和美的观念,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乌思宾斯基.《东正教会的圣像神学》.莫斯科.1989
[2] 丁梁.薪火相传的俄罗斯圣像画艺术——从圣像画艺术大师角度探析俄
罗斯圣像画艺术的发展历程[J].俄语学习,2018(03).
[3] Mitrofanova, Maria. 东正教圣像史与俄罗斯圣像画形成过程[D].浙江
大学,2016.
[4] 徐凤林.东正教圣像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 祝凤鸣. 圣像画折射的俄罗斯灵魂[N]. 中华读书报,2012-03-07(01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