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美术
由信仰伊斯兰教并按照伊斯兰教教义生活的人们发
展的美术,也称穆斯林美术。伊斯兰教在其发展过程中
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在其传播过程中吸收了不同种
族、不同地区的人们参加并发展了一种以伊斯兰信仰为
主导的生活方式和综合的整体文化。伊斯兰一词,可以
用来指一种宗教,一种国家或一种文化。作为伊斯兰文
化的一部分的伊斯兰教美术,其范围和性质是由被称为
伊斯兰的这种现象的历史所决定的。
概况 伊斯兰教于 7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穆
罕默德及其信徒于移居叶斯里卜(麦地那)期间(622~
631)发展了伊斯兰教,建立了宗教、政治、军事、经济
相结合的社团和制度,建立起政教合一国家的基础。630
年,穆罕默德返回麦加并进而基本上实现了阿拉伯半岛
的统一。632年,穆罕默德去世。他的后继者哈里发在“为
安拉之道而战”的口号下,发挥其军、政、教结合的优
势,开始了阿拉伯人的对外扩张,在 4位大哈里发时期
(632~661),击溃拜占庭军队,攻占叙利亚、巴勒斯坦
等地,东击萨珊王朝而亡之,西进占领埃及、利比亚。在
随后的伍麦叶王朝时期(661~750),阿拉伯帝国最后形
成,其势力东到中亚和印度河流域,西达非洲北部,进占
西班牙。伊斯兰教在其出世的100多年间,以军、政、教
结合的形式所征服的亚洲和非洲地区,除个别地区外,今
天依然保持其优势。
伊斯兰教的迅速传播与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为吸收
东西方各族文化,形成和发展伊斯兰文化提供了条件。
作为伊斯兰文化的组成部分的美术也有一个形成和发展
的过程。伊斯兰美术中不仅有闪族──阿拉伯人的艺术
传统,而且吸收了希腊、罗马、基督教美术因素和伊朗
以及西亚、中亚各族的艺术成分。伊斯兰-阿拉伯世界所
处的东西方贸易和文化艺术交流的中介地位,使它得以
更广泛地吸取东西方文化艺术。伊斯兰美术在其发展过
程中,由于多种成分的吸收并与不同地区的特点结合而
呈现出多样性。
伊斯兰教信仰的核心是绝对的一神论,即对唯一真
主安拉的顺从。神是唯一的创造者是它的主要信念。伊
斯兰教反对崇拜偶像,始见于古兰经,而穆斯林神学家则
进一步认为表现活物是对神的创造者的特权的侵犯。从
10世纪起,逊尼派和什叶派神学家都谴责在公共场所,特
别是在宗教建筑物上塑造或描绘人和动物。禁止对人和
动物的造型表现,主要在宗教美术中被严格遵守,只有
极个别的例外;在世俗艺术和作为书籍插图的细密画中 并不执行这一禁止;在日常生活用品的装饰中,如陶瓷、
金工器物和纺织品,也允许人和动物形象的使用。总之,
这种禁止并没有法律效力,可以按照情况加以解释。例
如在伊朗,有牢固的民族绘画传统,甚至还有宗教题材
的具象绘画。在阿拉伯国家和土耳其此禁较严。14世纪
以后,在这些国家里,即使在实用的工艺美术上,对活
物的描绘也很少见。20世纪初,伊斯兰政府鉴于现代生
活趋势,调整了对图像的态度,正式宣布,伊斯兰教只
禁止绘制圣像和偶像。
伊斯兰教美术中禁止人物和动物形象的主要后果,
是遏制了宗教具象图形艺术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却又
促进了抽象化的装饰纹样在教会建筑及有关美术装饰中
的广泛运用和发展。伊斯兰建筑装饰和工艺美术中形成
了一种被称为阿拉伯纹样的图案装饰体系。它大量使用
几何纹、植物纹、文字纹等可以无限连续的纹样,形成
变化无穷、色彩华丽、光影变幻的装饰效果。高度发挥
图案的象征性和装饰性,成为伊斯兰教美术的一大特色。
伊斯兰教信仰的中心来源是古兰经。古兰经被认为
是神对先知的启示的总结,它的神圣性导致穆斯林们认
为凡用阿拉伯书写的古兰经文都是神圣的。他们以虔诚
的心情用阿拉伯文字抄写经文,在书法上发挥才能,创
造了多种阿拉伯书体,其中以库菲和纳斯黑二体最为常
用。阿拉伯书法成为伊斯兰世界有独创性的、十分复杂
的艺术形式。书法在建筑装饰、工艺美术和书籍装帧上
与各种纹样或画面相结合,是一种变化多端、富于表现
力的艺术手段。
伊斯兰信仰对美术的影响和伊斯兰教美术共同特征
的形成有一个过程。而伊斯兰教美术的发展变化,又与
先后在各地区掌权的王朝、教派和各族的活动有关。由
于有些历史情况不明,实物和文字资料短缺不全,考古
发掘尚待进行或尚待总结,对伊斯兰教美术的研究还有
不少问题尚待解决。伊斯兰教美术,作为一门学科,在
中国和国际上都还是一门尚待发展的新学科。
分期 伊斯兰教美术的历史,粗略地可以分为早、
中、晚3个时期。
① 早期,主要指伍麦叶王朝(661~750)和阿拔斯
王朝前期(750~约1000)。这是伊斯兰教美术逐渐形成
主导的新的审美趣味并结合功能的要求在形式和风格上
有所创造的时期。伊斯兰教兴起之初,即将成为伊斯兰
世界者的古代闪族后裔的阿拉伯人,由于其大多数还过
着游牧生活,文化艺术发展尚未完备,但闪族人的思想
影响和富于文学性的阿拉伯语言以及便于纹样化的文字,
已经是伊斯兰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了。建都于大马
士革的伍麦叶王朝时期是伊斯兰教美术早期发展的重要 阶段。伊斯兰教美术最初的发展正是以大马士革为中心
的,但希腊-拜占庭美术的影响强烈而明显。之后,阿拔
斯王朝建新都于巴格达和萨马拉,东方的、伊朗的美术
影响增强。在阿斯朝哈里发们的鼓励下,一种新的风格
迅速发展起来。早期伊斯兰教美术的形式和风格就是以
上述每个地区为中心向四方传播并和当地的条件、材料
相适应,造成相当多样的变化。阿拉伯帝国的政治统一
延续不长,从9世纪起,继大马士革之后的巴格达文化优
势已开始先后受到后起的其他政治文化中心如西班牙后
伍麦叶王朝(756~1031)首都科尔多瓦和伊朗东北部的
萨曼王朝(874~999)首都布哈拉的挑战了。萨曼王朝兴
起于中亚河中地区,奖励学术文艺,兴建清真寺、宫殿
和陵墓,继承萨珊王朝艺术传统,开展美术活动,发展了
具有特色的艺术风格。10世纪中期,信奉什叶派教义的
白益王朝(935~1055)兴起于伊朗西部,进军巴格达,控
制中央哈里发,也同样提倡文化艺术,兴建清真寺、图
书馆等公共建筑,发展工艺手工业。969年,法蒂玛王朝
(909~1171)开始在开罗营建什叶派反哈里发统治的新都,
兴建清真寺和大学,提高了开罗的独立竞争的地位,同时
在建筑设计、装饰纹样和绘画题材方面有所改创。什叶
派对圣者的尊敬导致了若干地区圣者陵墓的修建,甚至
也可能是人物形象在宗教艺术中出现的原因之一。10世
纪以后的伊斯兰世界,实际上由许多有共同审美趣味,彼
此保持联系而又有一定独立性的地方王国或自治城市所
组成。阿拔斯王朝哈里发的中央权力衰微,仅存其名。
② 中期(约1000~约1500),主要是突厥人和蒙古
人的先后西进为伊斯兰世界带来新的文化艺术因素的时
期。从11世纪起,在东边,加兹尼王朝(977~1186)的马
哈茂德(998~1030)仿效萨曼王朝,美化其首都,提倡文
艺,兴建清真寺和经学院,把加兹尼发展成一个文化中
心。随后,出自乌古斯的塞尔柱突厥人从中亚开始西进,
击败加兹尼王朝,灭白益王朝,占领伊朗和两河,控制阿
拔斯朝哈里发,成立塞尔柱苏丹国(1058),先后以梅尔甫,
伊斯法罕为首都。塞尔柱王朝统治时期,在一定程度上
是封建经济与商业和平发展上升时期,是伊斯兰世界的
一个富裕强大时期。马里克沙赫统治时期(1072~1092),
伊朗迅速地在政治上和文化上上升到突出地位。城市里
行会手工业者队伍扩大,建筑和各门工艺美术有显著发
展,手抄本插图逐渐成为重要美术部门。在西边,有立
国于摩洛哥和西班牙南部的王朝(1056~1148)以及阿尔
摩哈德王朝(1130~1269)出于反对偶像的深厚感情,其
清真寺极为朴素严谨。其后是在格兰纳大修建了华丽的
艾勒汉卜拉宫的奈斯尔王朝(1232~1492)。它于1492
年在基督教军队的进攻中灭亡。伊斯兰在西班牙的统治 从此告终。但在此之前,安纳托利亚和巴尔□、克里木、
中亚的大部,印度北部和部分东非则成为新的伊斯兰范
围。
继法蒂玛王朝和阿尤布王朝(1171~1250)之后统治
埃及和叙利亚的马木路克王朝(1250~1517),由于遏制
了蒙古人的西进,击退了十字军的进攻并且扶立哈里发
而成为阿拉伯世界的主要支柱。当时,开罗是一个重要
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埃及和叙利亚是富裕的商业兴盛地
区。清真寺、经学院和陵墓等建筑物遗存较多,工艺美
术制品技术高度完善,艺术上创造性不强。
13世纪中期,蒙古人的西进,摧垮了塞尔柱王国,推
翻了阿拔斯哈里发王朝,在西亚建立起伊尔□国(1260
~1353)。伊尔□国的成立,增进了伊朗和中国的文化
交流,其结果在两国的艺术史上显然可见,伊朗在陶瓷、
纺织和绘画方面获益尤多。合赞□(1295~1304)以伊斯
兰教为国教,修建首都大不里士,立清真寺、经学院、天
象台、图书馆等公共建筑。伊尔□国在分裂中为兴起于
河中地区的帖木尔所灭。帖木尔在攻占巴格达后,以伊
朗为主要地区建立帖木尔帝国(1369~1500),征集各地
工匠,经营首都撒马尔罕,重视文艺美术,使之发展成
伊斯兰文化的一个中心。这期间,中亚道路开通,伊朗
和远东的联系恢复,中国影响川流而来,引起审美趣味
的变化。在赫拉特和撒马尔罕发展起来的被称为帖木尔
文艺复兴的艺术和文艺运动,后来从呼罗珊向伊朗西部
传播,滋润了17世纪萨非王朝的艺术繁荣。
总之,随着一些新的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出现,这一
前后50年左右的时期,是伊斯兰教美术进一步多样发展
的时期。
③ 晚期(约1500~ ),伊斯兰教美术主要是以
3个帝国为中心,继承先前的艺术传统,分别发展了既有
共同点,又有各自特点的晚期形式和风格。在西边是以
伊斯坦布尔为首都的奥斯曼帝国(1453~1923)。在16世
纪,那里的建筑家们把当地的基督教建筑传统和10世纪
以来的圆顶结构的伊斯兰传统结合起来,形成了以锡南
的作品为代表的集中式圆顶建筑新风格。工艺美术生产
繁荣,地毯和陶瓷比较突出,细密画受伊朗影响,但也有
自己的特点。在伊朗,以什叶派为国教的萨菲王朝(1502
~1736)在美术方面继续有所发展建树,以建筑和绘画最
为突出,细密画空前繁荣,以塔赫马斯普(1524~1576)
和阿拔斯大帝(1588~1629)统治时期为最盛。阿拔斯大
帝在首都伊斯法罕兴建了公共建筑和宫殿的组合群,其
遗存至今者属于伊斯兰最美的建筑之列。在东边,帖木
尔的后裔在印度建立了莫卧儿帝国(1526~1857)。其陵
墓建筑和细密画也有突出成就,形成一种伊朗和印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