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少年心理问题 PPT

青少年心理问题 PPT


三.情感的发展与现实的矛盾
1、闭锁性与强烈交往的矛盾。青少年自尊心强,思想感情,个人秘密不肯轻易向家人及朋友 吐露,这时会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孤独感。这种状态与青少年随生活空间的扩大而出现的强 烈的交往需要构成了一对难以排解的矛盾。 2、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一方面,自认为是成人的青少年在思想言行等各方面都表现出了 极大的独立性,要求自作主张。然而另一方面,由于青少年的社会阅历不够丰富,在很多事 情上难以做出正确的决断。这时就构成了独立性与依赖性之间的矛盾。 3、求知欲强与识别力低的矛盾。青少年社会经验少,识别力低,他们非常渴望获取新知识, 新思想,这时要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使他们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6、性意识的发展与道德规范的矛盾。 青春期个体的生理发育已近成人,性意识的觉醒使青 少年产生了对异性的爱慕,这种爱慕越来越强烈。但是他们极其敏感,容易冲动。道德观念 不强,意志力薄弱,强大的生理冲击力有时会使他们做出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给身心健康 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这时候应特别注意将性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相结合起来,使青少年的 性意识发展走向健康的道路。
有这样一种青少年
焦躁 不安 愤怒 易爆
患得 患失 敢做 敢为
这个年纪
矛盾
标新 立异 反少年是一群令许多成人觉得惶 恐与困惑的孩子,想放手却放不下心, 想参与却不得其门而入.
青少年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阶段能 否顺利度过,关系到青少年成年后的个人发展状况 (如事业、婚姻、人格等)及其生命质量的高低 (如满意度、幸福感等)。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 对青少年的教育。
二.智力发展显著
青少年由于大脑机能的持续增强,生活空间的持续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持续增多,其 认知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这个时期,青少年的感知觉、记忆力、思维能力不断增强, 逻辑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从一般的逻辑思维向辩证思维过渡,更多地利用理论 思维,而且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都有明显的提升。青少年逐步开始用批判的眼光 来看待周遭事物,会有独到见解,喜欢质疑和争论。这时,他们会开始思考人生和世界,提 出许多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意义”、“生活理想”等一系列问题。由于解决这些问题 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所以他们常常会为此感到苦恼、迷茫、沮丧与不安。
四.性意识的觉醒和发展
性意识指青少年对性的理解、体验和态度。性意识的觉醒指青少年开始意识到两性的差别和 两性的关系,同时也带来一些特殊的心理体验。青少年性意识有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大致 分三个阶段: 1、疏远异性阶段 2、接近异性阶段 3、恋爱阶段
Part 02
青少年犯罪心理类型、成因
少年强则国强
人最初必得是一条虫 , 在它最早的幼年爬来爬去 ; 在十 五岁之前 , 他必得像蝴蝶一样轻佻 ;在他的青年时代 ,得具有 孔雀的虚荣;在成人之后他得像马一样担负苦役;快到五十岁 的时候 ,他就会有狐狸那样的狡计 ;在他老年 ,他将像猴子一 样丑陋可笑.这一般说来就是人的一生,也是人的命运. ---伏尔泰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 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 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骂同学、说谎、考试舞弊、厌 学、逃学,严重的辍学、流入社会导致犯罪,或者在学校内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触犯法律。
4、情感与理智的矛盾。青少年往往容易感情用事,他们不善于处理理智与情感的关系,常 常是不能坚持正确的认识和理智的控制而成为情感的俘虏。 5、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青少年朝气蓬勃,富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向 往。然而他们往往不能正确估计理想实现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容易遭受到打击。 一旦遇到挫折,有的人便会悲观失望,严重的会陷入绝望的境地而不能自拔。
青少年期的性质:过渡期(儿童——成人)
青少年期的性质:过渡期(儿童——成人) 身体、生理发展方面的过渡 心理发展方面的过渡 社会性发展方面的过渡
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
遗传与生理成熟(早熟,晚熟) 家庭:家长特点、家庭结构、家中排行、生活环境等 学校: 教师的个性,教师的管理方式,教师的期望,教师的能力,教学与课程设置,学校环境 等。
社会环境:文化、风气、传媒等
个人因素
02 青少年的心理特征
自我意识增强
智力发展显著
情感的发展与 现实的矛盾
性意识的觉醒 和发展
一.自我意识增强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我的认识,进入青少年期的个体随着对外界认识的不断提高,生活 经验的不断积累,开始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品质方面进行关注和评价。但是在这段时间 内他们并没有形成关于自己的稳固形象,因而他们的自我意识还不够稳定,通常对自己不能 做出客观的评价,看问题太过主观。遇到挫折往往又会灰心丧气、怯懦自卑、抑郁不振,甚 至自暴自弃。这个时期最关键的是要帮助青少年建立起对自己的正确认识。
目录
01 青少年期的性质与心理特征 02 青少年犯罪心理类型、成因
03 青少年犯罪预防对策
Part 01
青少年期的性质与心理特征
青少年的概括形象:
心理学家通常根据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变化进行年龄阶段的划分,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他们提出了各种划分年龄阶段的标准。按照发展心理学中比较通用的划分标准,青少年时期 是指少年期( 11 、 12 岁至 14 、 15 岁),青年初期( 14 、 15 岁至 17 、 18 岁),和青春晚期 (17、18岁至24、25岁)的统称;其中,少年期和青年初期又合称为"青春发育期"(或简称 为"青春期")、"未成年期"等。 年龄:11、12——25岁左右 其中11、12——18岁的显著特点是性成熟,因而被称为青春期。 角色:主要是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
青少年人数占我国人口的四分之一,他们是我 国事业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但是自20世纪90 年代以后,我国青少年犯罪出现长时间的高峰 期,这是建国以来少有的。青少年违法犯罪已 成为我国的严重社会问题,它不仅影响了未成 年人的健康成长,而且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精 神文明建设。青少年犯罪问题解决得如何,不 仅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且关系到青少年 的健康成长,对于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兴衰, 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