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运动一轮复习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人物
洛克( 1632— 1704) 伏尔泰( 1694— 1778) 孟德斯鸠 (1689— 1755) 卢梭( 1712— 1788) 康德( 1724— 1804)
国别 英国 法国 法国 法国 德国
经历
英国资产阶级 革命
代表作 《政府论》
观点
国家是契约的产物;分权;主 张君主立宪;天赋人权;自由 与法律不可分
● 事实上,法国启蒙运动的发展与沙龙的兴起的确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们常常在沙龙闲谈中谈及自己著作,或是援引他人 的观点,与意见不同者争论。在相对自由的话语场域中,既有贵族、官员等掌权者,又有文人、剧作家等平民阶层,但当进 入具体话题的讨论时,两个阶层的地位却变得平等了起来。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喜剧、哲理小说都要现在夏特莱夫人的沙龙 里朗诵再复印,有时伏尔泰和夏特莱夫人还亲自扮演其剧中的角色。孟德斯鸠写《信札》自序时说自己白天观察,往返于巴 黎著名的各沙龙之间,晚上写作到深夜。当他的《信札》受到批判时,朗贝尔夫人公开支持他,并在 1727年帮他获得法兰 西科学院的职位。这部《波斯人信札》的完成也为《法意》这本书做好了准备。在写第二本书《法意》时,作者在起初阶段 受到了唐辛夫人的极大鼓励,书印刷发行后,唐辛夫人还买了不少,四下散发。此外沙龙中还催生出文学、哲学史上的名著 包括爱尔维修(Helvetius)的《论精神》、卢梭(Rousseau)的《新爱洛绮斯》等。在百科全书派文艺女神莱斯比纳斯小 姐的沙龙里,达朗贝尔、孔多塞等百科全书的巨匠们常关于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的争论取得了最优异的果实。
——摘自肖琦《沙龙与法国大革命》
在前面坐着一位中年女士:她就是这座房子的主人、友 善的乔弗林夫人。zhogn'iannvs在中央的两个门之间屹立 着伏尔泰的胸像,演员勒凯因正在背诵伏尔泰的《中国孤 儿》;胡德多特伯爵夫人正在和孟德斯鸠闲谈,这很快就 让那些专爱挑他著作《论法的精神》的毛病的人们安静了 下来。经济学家魁奈与狄德罗站在一起;卢戈斯和达尔克 特正在那里交流有关地球的理论;加利安尼则是来反抗沙 龙里的无神论者的。德·莱斯比纳斯小姐、内克夫人、 德·唐辛夫人、杜·德芳夫人、夏特雷夫人等都是沙龙的 发起者。 ——摘自【德】瓦·托尔尼乌斯《沙龙的兴衰:500年欧 洲社会风情追忆》
思考:根据材料,概括与15世纪相比,18世纪的沙龙有何变化?并说道:”然而公众要启蒙自己,确实很可能的;只要允许他们自由,这还确实几乎是无可避免的。 因为哪怕是在为广大人群所设立的保护者们中间,也总会发现一些有独立思想的人;他们自己在抛却了不成熟状态的羁绊之 后,就会传播合理地估计自己的价值以及每个人的本分就在于思想其本身的那种精神。”
批核张孟(1判 自心71德5领由内65斯8)9域 平容鸠—:等:集,理法国中人性在权主政,义贵大学治民,族陆术、主反,和旅在英行思 法对欧国想 制君洲做领 。主域专《神。制论》,法主的精
历治卢11史 做77梭18作理28(—)用 论:准为备法国资产阶钟级表革匠家命庭和资产《论阶社》级会统契约
康德( 1724— 1804)
①认为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 理性判断②主权属于人民,人 要自由也要自律
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 位
● (2018·全国卷三) 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 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 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
德国
《纯粹理性 批判》
观点
地位或作用
国家是契约的产物;分权;主 对启蒙运动、北美独立战 张君主立宪;天赋人权;自由 争和法国革命以及西方政
与法律不启可蒙分运动的原因: 治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①制天等抨,赋倡击人导天权开波批批主”明及判判教,君法会范方领主律,围式域反制面:::对②前资资君提人本本主倡人专平“主主义义经经1洲启8济济的蒙世发发良运纪心动是展展法领伏程程兰袖尔度度西泰有高思的关;想世之纪王欧 反立说①约类对宪提”不君制出及平主,““等提批济核专天人的出判发心制赋民根“,人主源对展内主三权权是象;容张权””财::实分“思产封个行立社想的建人君”会②私主学专经契人有制历主;成基具巨义自为本有大阻然资原开的产则创社碍科阶性会资学级的反本发政意响主展治义。义制,经度产的生
● 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就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
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
处。”……在政治方面……卢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融合成 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 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 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意大利美第奇家族的沙龙
法国朗布依埃侯爵夫人的沙龙
沙龙产生于14、15 世纪的意大利,在那不勒斯国王罗伯特 的宫廷里,人们仔细谛听着薄伽丘与彼特拉克的学术谈论。 薄伽丘也在此为他那些精彩的故事积累了大量材料。在美第 奇家族统治佛罗伦萨时期,经过从柯西莫到罗伦佐祖孙三代 人的努力,克莱琪宫殿里的研讨会成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 人文主义者们的聚集地。在梵蒂冈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皇宫 里,在乌尔比诺城堡的聚会中,宫廷的沙龙与贵族的沙龙在 奢侈繁华与人文之风中竞相角逐。
考情分析: (1)2020·山东卷:启蒙运动的活动领域; (2)2019·全国Ⅱ卷,34:启蒙运动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2018·全国Ⅲ卷,33:从法国沙龙聚会出发考查启蒙思想的流行 (4)2016·全国Ⅰ卷,41:从古代、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实践概况出发考查对卢梭社会契 约论、人民主权说思想的评析及思维创新能力 复习目标: 1. 通过文本史料,概括14—18世纪沙龙的演变特点,深度解读沙龙对启蒙运动的关系。 2. 通过编写沙龙内启蒙思想家的对话场景,解读伏尔泰与卢梭思想的异同。 3. 通过文本史料,解读沙龙的衰落是一部“社会发展史”。
● 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 ● 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 ● C.专制王权已经衰落 ● 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
● 现代汉语里的“沙龙”一词,属于西洋舶来品。它是法语Salon的音译,该法语词又源 于意大利语salone,即轩敞的主厅、会客厅。
● 自17世纪开始,巴黎上流社会的名媛贵妇们常在住宅的豪华客厅里招待宾客、组织交谈, 客厅渐渐成为以言谈和娱乐为目的的社交场所,人们便把这种在客厅里举办的社交聚会 称为“沙龙”。
地位或作用
对启蒙运动、北美独立战 争和法国革命以及西方政 治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人物 国别
经历
代表作
洛克(
1632— 英国
启1蒙70运4)动的特点:
英国资产阶级 革命
《政府论》
波展批矛伏11及 判 头于67尔97范方指德48泰—)围 式 向国(::专;起公制法国源开主于直义英接、贵投游国的教族巴历,批权,士英两底国高 判 主次狱潮 ; 义被,批于 ;判法《》四对国哲《时象,学路代:扩通易》信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