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健康宣教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健康宣教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健康宣教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干细胞及造血微环境损伤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类贫血,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贫血、皮肤粘膜及脏器出血以及反复感染发热。

发病以青壮年居高,男性多于女性。

病因:原因不明者称为原发性再障,能查出原因者为继发性再障,继发性再障已知原因有药物、化学、物理、病毒感染等因素引起骨髓抑制。

1、化学因素:包括药物及化学物质的接触如多种抗肿瘤药物,当接触达到一定剂量时即能引起骨髓抑制;常用药物如氯霉素、保泰栓、磺胺类及解热镇痛药等,苯及其衍生物、有机磷农药、坤及重金属盐等。

2、物理因素:电离辐射,如X线、r线或中子穿过或进入细胞,破坏去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以致所有的细胞都可被电离辐射所破坏。

不同的组织对电离辐射敏感性不同。

3、生物因素:如风疹病毒、EB病毒、流感病毒均可引起再障,各种肝炎病毒也可致病,妊娠与再障有关。

再障分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
急性再障:起病急、病情进展快、贫血较重,病人出现皮肤苍白、明显乏力、头晕、心悸、气短,呈进行性加剧。

慢性再障:基本特点是起病和进展均较缓慢,常见病人诉头晕、疲乏、心悸、气短以活动后明显。

健康教育:
1、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感染,防止皮肤粘膜碰撞损伤。

学会自我照顾,学会出血和感染倾向的观察,如监测体温、血象的变化,避免过大、过强体力力活动,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坚持按医嘱服药,定期复查。

2、对有明显病因者,尽可能去除病因,不可滥用药物,避免接触有关因素。

3、病人及家属均应认识疾病的治疗是艰巨、定期的过程,需要社会保障系统的支持、家人的关心和配合,病人树立积极乐观的态度以应对疾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