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学概论课后题答案

语言学概论课后题答案

8、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9、抽象思维、发音
三、判断正误
1、错2、对3、错4、错5、对6、对7、对8、对9、错10、对11、错12、错13、错14、对15、对16、对17、对18、错19、对20、错
四、问答题
1、指导23页
2、教材31页
3、教材26页
4、教材27页
5、教材29页
6、教材29页
7、教材29页
五、问答题
1、教材P92
2、教材P89
3、教材P99
4、指导书P84
第五章
一、解释下列名词
1、词汇(教材P126)2、基本词汇(指导书P91)3、多义词(指导书P98)
4、同义词(教材P138)5、反义词(教材P142)
二、填空
1、全民常用、稳固、有构词能力
2、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
3、本义、中心义、中心义、派生义
10、“洋泾浜”、混合语11、柴门霍夫、1887
三、辨别正误
1、错2、错3、错4、对5、错6、错7、错8、错9、错10、对
四、单项选择
1、C 2、D 3、A 4、B 5、C
五、问答题
1、教材P198
2、教材P206—207
3、教材P211—212
4、指导书P154
第九章
一、填空
1、方言和亲属语言、记录了语言的过去状态的文字2、聚合关系、组合关系
6、表意、表意兼表音、表音7、表意字、单纯表音字、形声字8、形象和会意9、改进
10、书面语、加工
三、辨别正误
1、错2、错3、错4、错5、对6、对7、错8、错9、错10、错
四、问答题
1、教材P152、指导书P114—115
2、指导书P116
3、指导书P125—126
4、教材P167
第七章
一、解释下列名词
导言
二、填空
1、中国、印度、希腊—罗马。
2、文字、音韵、训诂。
3、语音、词汇、语义—语法。
4、编码、发送、传递、接收。
5、横的方面、纵的方面、共时、历时。
6、历史比较。
7、《语言论》
8、索绪尔
三、问答题
1、指导2页
2、教材3页
3、指导3—4页
4、教材4—5页
5、指导4—5页
6、指导3页
第一章
一、解释下列名词
1、方言(教材P184)2、社会方言(教材P181)3、地域方言(教材P184)
4、共同语(教材P193)5、亲属语言(教材P188)
二、填空1Leabharlann 社会的发展2、渐变性、不平衡性
3、词汇、语音、语法
4、分化、统一
5、行业语、阶级方言、黑话
6、排他性
7、语音、语音
8、独立的语言、语系、“母语”
9、汉藏语系、印欧语系
三、判断正误
1、对2、错3、错4、错5、对6、错7、对8、错9、错10、对
四、问答题
1、(此题不做)
2、教材P236—237
3、教材P238—239
4、教材P244
三、判断正误
1、对2、错3、错4、错5、对6、错7、错8、错9、对10、对11、对12、错13、对14、对15、错16、错17、对18、对19、错20、对
四、问答题
1、自己总结
2、教材9页
3、教材9页
4、教材36页
5、自己做
6、语言没有阶级性
7、教材11页
8、教材11页
9、谁的观点也不正确,因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4、隐喻、换喻
5、相对反义、绝对反义、相对反义
三、分析题(自己做)
四、问答题
1、教材P127
2、指导书P95
3、指导书P96
4、教材P136
第六章
一、解释下列名词
1、教材P152 2、指导书P121 3、指导书P127
4、由声旁加形旁合成的字5、教材P167
二、填空
1、时间、空间2、形、音、义3、原始4、语言5、实物、图画
8、教材31页
9、教材31页
10、教材33页
第三章
一、填空
1、音素
2、拉丁
3、音高、音重、音长、音质、音高
4、肺、喉头和声带、口腔鼻腔咽腔、共鸣腔
5、元音、辅音、受阻
6、舌位的高低、前后、圆展、央、低、不圆唇
7、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双唇、不送气、清、塞
8、音位
9、条件变体、自由变体、自由变体
10、声母、韵母、声调、韵母、韵头、韵尾
wateresourcesiverovermorehan180manyriverhydropowerdevelopmentprojecconditionsiveluo第二章一名称解释1符号指导234组合关系教材33二填空1形式内容2内容形式3声音意义物质表现形式4约定俗成的5任意性线条性6音位序列语素词7组合关系聚合关系8组合关系聚合关系9抽象思维发音三判断正误10对11错1213错14对15对16对17对18错19对20错四问答题1指导23第三章一填空1音素2拉丁3音高音重音长音质音高4肺喉头和声带口腔鼻腔咽腔共鸣腔5元音辅音受阻7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双唇不送气清塞8音位9条件变体自由变体自由变体10声母韵母声调韵母韵头韵尾11开口呼合口呼齐齿呼撮口呼12脱落二单项选择题
5、(自己看书总结)
6、教材P194
第八章
一、解释下列名词
1、借词(教材P198)2、意译词(教材P198)3、语言的融合(教材P205)
4、双语现象(教材P211)5、混合语(指导书P154)
二、填空
1、词的借用2、意译词、仿译词3、日语、汉语4、语音、语法、咖啡、沙发
5、仿造6、社会历史条件7、双语现象、语言8、自愿融合、被迫融和9、双语
1、语法规则
2、组合规则、聚合规则
3、有一个完整的语调
4、自由词组
5、实词、虚词
6、句法、词法
7、词尾、词缀、词根
8、构词、变词
9、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主谓结构
10、词形变化、词形变化、
三、单项选择
1、D 2、D 3、B 4、C 5、A
6、C 7、D 8、A 9、C 10、A
四、分析题(自己做)
五、分析题(用元音舌位图和辅音表自己做)
六、问答题
1、教材57—58页
2、教材59页
3、教材59页
4、指导49—50页
5、教材82页
第四章
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
1、语法是词的构成、变化和用词造句的规则。
2、后缀(教材93页)
3、词尾(教材93页)
4、复合词(教材94页)
5、语法范畴(教材109页)
二、填空
1、语言(自己总结)2、说话(教材9页)3、交际工具:人类交流思想的手段、方式。4、社会现象(指导14页)5、思维(教材13页)
二、填空
1、语言
2、规则
3、交际工具、工具
4、同意、不同意、再见、鼓掌、痛恨、高兴
5、左、直观思维
6、sister uncle
7、量词
8、语言
9、全民性、阶级性
10、社会的、具体
3、条件性、地域性4、亲属语言、对应关系、语言的亲属关系5、组合规则、聚合规
则、类推6、词序、形态、语法范畴、词类7、“类推作用”8、新词的产生和旧词
的消亡、词语的替换、词义的演变9、仄10、替换11、加长词的长度、复音、单音
二、单项选择
1、A 2、C 3、B 4、D 5、D 6、B 7、C 8、B 9、D 10、C
11、开口呼、合口呼、齐齿呼、撮口呼
12、脱落
二、单项选择题
1、D 2、D 3、A 4、A 5、C 6、D 7、B 8、B 9、D 10、C
三、判断正误
1、错2、对3、错4、错5、错6、错7、对8、错9、对10、对
四、名称解释
1、音质(教材50页)2、元音(教材59页)3、送气(教材63页)4、音位变体(指导51页)5、区别特征(教材77页)
10、教材10页
第二章
一、名称解释
1、符号(指导23页)2、符号的任意性(教材29页)3、二层性(教材31页)4、组合关系(教材33页)5、聚合关系(教材33页)
二、填空
1、形式、内容
2、内容、形式
3、声音、意义、物质表现形式
4、约定俗成的
5、任意性、线条性
6、音位、序列、语素、词
7、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10、印欧、日耳曼
11、某一个方言
12、国语、汉语
13、书面语
14、约定俗成
15、社会经济、政治
16、北京语音、北方话、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三、辨别正误
1、对2、错3、错4、错5、错6、对7、错8、错9、错10、对
四、问答题
1、教材P173
2、教材P178
3、教材P181、P184
4、教材P178—17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