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静脉治疗课件

静脉治疗课件


以下情况禁止下肢静脉输液
1、老年高凝状态的患者
• 老年人血管弹性差,血 管直径变小,血液黏度 高.下肢静脉离心远,不 利于血液回流,尤其是 老年高凝状态的患者易 引起下肢局部静脉血栓 形成.
2、骨盆骨折、下肢骨折患者 不能在下肢静脉输液
• 下肢的静脉要经过盆腔 ,骨盆骨折容易导致静 脉的回流不好的,下肢 静脉补液可以导致局部 淤血的可能,下肢骨折 会有肿胀和疼痛,也会 影响静脉的回流,所以 尽量不在下肢补液的
二、如何提高输液工作效率
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用的护理操作 技术,如何达到一针见血,是我们提 高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目标,现总结 以下几点与大家共同学习:
恰当的使用止血带
• 老年患者因为血管脆性大,过早过紧扎止血 带,静脉过于充盈,进针时易刺破血管 。
• 对于血管不充盈的患者可采用适当延长扎止 血带的时间的方法,扎止血带40-120秒为最 佳时间 。
血管壁厚而坚硬,有 坚实感,弹性小,易活 动,暴露明显,像铁丝
病员特点
见于老年人,高血 压症及动脉硬化者
部位
手背
注意事项
足背
穿刺法
宜选用锐利的针 头,以利刺入
绷紧皮肤,固定 血管,行直刺
脆弱静脉
血管特点
由于组织细胞退 化,间质疏松,因 而血管壁脆性大,
弹性小,易被刺破
病员特点
见于慢性消耗性 疾病,如血液性 疾病及慢性肾炎 等
• 输入甘露醇时应先评估血管,尽量选择使用少、弹 性好且较粗的静脉。输液时间已超过24 h的静脉通 路,在输入甘露醇时要慎重,尽量避免同一静脉通 路连续多次输入甘露醇。研究表明,甘露醇在静脉 注射3次后即可引起明显的静脉损伤,出现血管壁 损害、血管周围出血、血管内瘀血、炎性细胞浸润 和纤维组织增生等病理改变。
3、手术时选择下肢静脉输液要慎重
• 手术本身对血管就有干
扰,例如门静脉高压分流 术就只能采用上肢静脉进 行输液,如果在下肢大隐 静脉补液,液体药物均经 大隐静脉流入股静脉再入 下腔静脉,行门静脉或肠 腔静脉分流术时均波及腔 静脉
• 做腹腔镜时要造气腹, 气腹可能影响下肢的静脉 回流。
手术侧不宜静脉输液
• 外渗后立即用含酚妥拉明5mg的生理盐水 5ml局部封闭.酚妥拉明为α受体阻滞剂,能 阻断α受体的兴奋作用,扩张血管,使周围 血管痉挛解除,改善微循环。
钙剂-1
• (1)抬高患肢,促使血液回流,减轻局部肿胀程度。 • (2)用0.25%~0.5%普鲁卡因封闭疗法,以缓解肿胀部
位的发炎损伤症状,并纠正其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这是防 止葡萄糖酸钙外渗部位坏死最关键的一步。 • (3)局部湿敷香丹(复方丹参)注射液,香丹注射液由 丹参和降香组成,为中医活血化瘀要药,能减轻局部淤血 ,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还有强心、耐缺氧、镇静、抗炎 、抑菌等作用。因此,局部湿敷香丹注射液是防止葡萄糖 酸钙外渗部位坏死的重要环节。
注意事项
由于血管较难寻找,穿刺时必 须耐心认真,必要时穿刺 前先行热敷,使血管扩张
水肿静脉
血管特点 不显露,但充盈较好
部位 手背、足背
病员特点 心、肾疾患病员
注意事项 先给局部加压,使水 肿液分散,静脉显出
穿刺法 旁刺或正刺
隐性充盈静脉
血管特点
深而不显但充 盈好,易固定
部位 手背足背
穿刺法
正刺或旁刺
• 术中为了充分的暴露 手术野,我们需要对 患者进行手术体位的 摆放,在患侧输液会 影响医生操作和体位 的摆放,不利于手术 顺利进行,所以输液 不能选择该肢体。
股静脉
股静脉定位穿刺法
• 平卧,大腿略外展或外 旋位
• 根据病人胖瘦、年龄大 大小选择合适进针深度
• 腹股沟韧带中点和收肌 结节连线的上2/3处触摸 动脉搏动最强处内侧 0.5cm处,垂直进针
• 一般处理:在使用甘露醇的过程中,一旦出现静脉 炎或外渗,应立即停止在该处继续输液,抬高患肢 ,外渗时应选择热湿敷。研究提示,在寒冷环境下 ,热湿(47℃)对甘露醇所致的局部组织损伤效果 良好。用50 %硫酸镁液浸过的纱布局部湿敷,纱布 稍大于组织肿胀面积,2 h 更换1 次。
• 将洗净的马铃薯切成3 mm~5 mm 薄片外敷于液体 外渗处,外敷面积稍大于组织肿胀面积,6 h 更换1 次 。
应随时抽吸,以助寻找
三、常见药物渗漏的处理及预防
1、概念 2、常见刺激性药物 3、刺激性药物外渗后的处 理
1、概念
• 药物外渗:是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腐 蚀性的药物或刺激性药物进入了周围组织 ,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 药物渗出:是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非 腐蚀性的药物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而不 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 扎止血带时应松紧适宜,既阻止静脉血回流 ,又不能阻断动脉血流。
• 止血带结扣点应在穿刺点的血管旁1-2CM处 。如结扎扣在血管上方可引起血管充盈慢; 不能阻止静脉回流,回血不好,造成穿刺失 败。
普通静脉
血管特点 血管充盈饱满,富 有弹性,易于固定
病员特点 见于体质健壮者, 如急性病,大病初期
部部位位 手手背背部部
3、下肢静脉
• 主要是足背静脉弓 、大隐静脉等。由 于下肢活动限制且 危险性高(易形成 血栓,且迅速扩散 至深部静脉,有造 成栓塞的危险), 因此较少使用。
一般情况下不主张下肢静脉输液
• 因为由于重力作用以及下肢处于远 心端的影响,下肢的静脉循环不如 上肢,下肢输液药物能通过心脏泵 血达到全身各处起效的时间慢于上 肢输液,所以不主张
静脉治疗2
主讲内容
穿刺部位的选择 如何提高输液工作效率 输液渗漏的处理
一、穿刺部位的选择.
• 静脉输液常用的部位有:
上肢静脉 包括手部及手臂的静脉(如手 背静脉、前臂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 中静脉、前臂内侧静脉等)。 头皮静脉主要有枕静脉、耳后静脉、颞 浅静脉、额静脉 下肢静脉主要是足背静脉弓、大隐静脉 等。
脂肪乳外渗
脂肪乳外渗-2
• 5%酒精棉球消毒外渗处皮肤,再将季德胜 蛇药碾成粉加硫酸镁注射液调匀成糊状存 于有盖小瓶内,然后用棉签将药涂于外渗 处皮肤上,面积要超过外渗边缘2~3cm, 厚1~2mm,再用清洁纱布包上,胶布固定 ,每隔4h换药1次。
甘露醇外渗-1
• 使用甘露醇时多要求快速滴入,因此易刺激局部产 生疼痛,严重者引起静脉炎,大量渗透至皮下则可 引起局部组织的坏死 。
注意事项
进皮肤后由左食指引
导右手针刺入血管
病员特点 肥胖或女病员
小儿静脉
血管特点
血管细,腔内 容纳血量少
病员特脉及股静脉穿 刺(针头应自股动脉
内侧缘垂直刺入)
注意事项
抽血时缓慢,以免抽力过 速负压过大,使血管塌陷。 股静脉较深,穿刺过程中
部位 头皮手背足背
• 局部用酒精擦敷皮肤部位,扩张血管,抑制血中脂肪栓水 解为游离脂肪酸。透明质酸酶为能水解透明质酸的酶,可 促使皮下输液或局部积贮的渗出液或血液加快扩散而利于 吸收,常稀释后以细针头在渗出处分5处注射。为避免局 部组织坏死,可将透明质酸150~300μm加入0.25%的普鲁 卡因注射液10~15ml中,做局部封闭以促进弥散、吸收。
血管收缩药
• 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 等,立即用酚妥拉明稀释液(生理盐 水50ml加酚妥拉明40mg)湿敷或25% 硫酸镁湿敷,以减轻局部组织化学反 应,减轻患者疼痛,防止发生局部组 织坏死。
• 0.9%生理盐水5ml+酚妥拉明5mg局部 封闭。
多巴胺是临床上常用的升压药,它可以使 心肌收缩力加强、外周血管收缩,从而升 高血压,是抗休克治疗的常用药。但在静 脉输液过程中,多巴胺外渗可造成不同程 度的组织损伤、坏死
钙剂-2
• (4)镁离子可直接舒张周围血 管平滑肌,引起交感神经节冲 动传递障碍,从而使血管扩张 。用50%硫酸镁溶液热敷患处 ,有消炎去肿的功效。
穿刺法 由血管侧面谨慎 而又缓慢的刺入
穿刺部位 手背、手指
注意事项
选用细小针尖斜 面短的针头,推 药时缓慢,以防 穿透血管造成漏 血或漏药。
塌陷静脉
部位 小臂 手背
足背
血管特点
不显露,但弹性较好
病员特点 见于失血过多, 严重脱水或重危
衰竭者
穿刺法 压紧血管上 端后向上推 动血液,待 血管充盈后 压紧固定, 再穿刺
甘露醇外渗-2
• 采用静脉套管针反复静滴20%的甘露醇,2 天内静脉炎发生率为45.69%,2天后静脉炎 发生率为100%。使用套管针静滴甘露醇时 ,应同时用75%的酒精纱布湿敷上段血管 ,因酒精具有催眠和消毒防腐的作用兼有 局部麻醉及止痛功效,因此可以预防和减 少静脉炎的发生。
甘露醇外渗的处理 -3
• 静脉输液常用的部位有:
1、上肢静脉
包括手部及手臂的 静脉(如手背静脉 、前臂头静脉、贵 要静脉、肘正中静 脉、前臂内侧静脉 等)。
手背静脉
进针后针尖的位置 进针部位
手背静脉
进针部位
2、头皮静脉
• 多用于婴幼儿, 颞浅静脉
额静脉
因为小儿头皮有
较多的浅层静脉 耳后静脉
,易固定且活动 枕静脉 不受限。
2、常见的刺激性药物
• 钙剂:10%葡萄糖酸钙、氯化钙 • 高渗性药物:50%葡萄糖,浓电解质,20%甘露
醇,脂肪乳,TPN • 缩血管药物:多巴胺、间轻胺、去甲肾上腺素、
垂体后叶素等
• 化疗药物 :阿霉素、丝裂霉素、柔红霉素、长春
新碱
3、刺激性药物外渗后的处理
脂肪乳外渗 -1
• 脂肪乳外漏,形成脂肪小滴,在输注部位造成局部毛细血 管或组织阻塞,毛细血管中可见脂肪栓子,引起皮肤红肿 、胀痛、出血、渗出、水肿、坏死及纤维性变等
注意事项
体质肥胖者皮肤上表浅静脉 走行不明穿刺前需先用手指 摸清走行与深浅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