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教学设计Topic 10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novative teac hing design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政治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
其性质由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受教育方针、目的制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方向性。
本教案根据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高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考纲解读考纲内容能力要求考向定位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了解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了解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表现;明确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理解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分析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理解国际文化事务中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知道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理解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分析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增强做中外文化交流友好使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1.文化的多样性:联系各国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XX年在中国举办的“俄语年”、XX年在俄罗罗举办的“汉语年”活动等背景材料来理解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尊重文化多样的意义及我国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及其实践2.文化传播与交流:运用以网络文化的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等方面的事例来理解文化传播的途径及其对文化发展的意义;结合本年度各国所举办的“文化年”,我国各省举办的“文化节”等热点问题,分析文化交流的意义3.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结合我国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有关事例材料、典型经验来分析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和做法。
4.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联系党的xx大报告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和为贵”“世界大同”思想;京剧、书法等分析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5.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辩证关系:结合近年的重大文化事件,各种创新文艺等内容为载体阐述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6.创新与继承、借鉴、融合:结合改革开放30年我国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的创作,说明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与借鉴、融合7.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XX年文化创新的重要事件,说明文化创新应坚持正确的方向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理解文化的继承性;分析传统文化具有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分析中华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理解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从而树立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理解文化发展过程中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运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方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了解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理解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文化创新理解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的创新;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理解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反作用;知道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理解创新与继承的关系;理解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理解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态度。
第1讲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知识清单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1.从民族节日中感受文化多样性的魅力(1)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2)庆祝民族节日的意义: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从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多样性的魅力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世界上许多以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类著称的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二)透视文化多样性1.文化多样性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点。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1)民族文化具有世界文化的共性(文化是世界的)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2)民族文化具有自己的个性(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3)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重要提示】文化的共性不是趋同,也不是相互代替,文化的个性也不代表文化没有一致性。
(三)尊重文化多样性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性(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1.文化传播的含义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途径(1)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
(2}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3)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1.文化传播的方式(1)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传播媒介,简称为传媒。
2.传媒经历的发展阶段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其中,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3.大众传媒的特点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1.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能够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外域文化的传入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2.在文化交流中,我们应如何做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重难点突破重点1 正确区分民族节日”与“文化遗产”1.二者内涵及表现的形式不同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文化遗产即指在历史、艺术或科学及审夷、人神学、人类学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的纪念文物、建筑物、遗迹等。
2.二者在文化研究中的作用不同(1)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各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和习俗,保存有各民族精神和文化的精华,在维系民族成员间团结,促进民族成员间相互理解与信任,促进民族聚合力,以及形成本民族的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征方面,都曾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
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3.文化遗产和世界遗产的联系世界遗产中包括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世界遗产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通过一定的程序,以名录的方式确定,并予以保护。
【例题1】自XX年1月1日开始,中秋、清明、端午等中国传统节日被确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法定节假日调整有利于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脉。
将民族节日确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主要基于()a.更好地展示民族文化,表达民族感情b.保障公民的休息权c.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d.进一步推动黄金周市场【解析】a。
从文化角度看,将民族节日确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是其能展示民族文化,表达民族感情。
故排除bcd。
重点2 正确理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1.世界文化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2.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1)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文化的多样性首先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决定的。
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文化的发展也会出现发展水平、发展程度的差异。
这是文化多样性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2)每个民族由于历史传统、社会制度不同,在语言文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也存在差异,由此造成了各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
正是文化的民族性差异的存在,才使世界各民族文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景观。
(3)在人类长期的生存过程中,人们总是依据自己生存的自然环境来构建自己的文化,以适应自然,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
如生活在草原上的民族需要有放牧与繁殖牛羊的知识,生活在沿海地区的居民则需要掌握捕鱼的种种技术。
因此,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与文化多样性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
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形成文化的多样性,不会形成世界文化五彩缤纷的景象,因而文化首先是民族的。
3.文化又是世界的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因此文化又是世界的。
4.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人类文化,都是以民族文化的形式而存在,它们的存在和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之中又贯穿着一般的东西,即共同的、普遍的属性。
它们反映了世界各种文化的差异性和统一性的辩证关系:文化的世界性不能脱离民族性而存在,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界限具有相对性,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例题2】北京奥运会得到我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世界人民的积极响应。
申奥宣传片中对中国五千年文化的诠释以及中国人民热情与真诚的笑脸征服了世界。
这表明()a.奥运会既是体育盛会,同时也是文化盛会b.文化不仅属于本民族,而且属于全世界c.北京奥运会可以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d.奥运会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解析】abcd。
申奥宣传片以及中国人民热情与真诚的笑脸征服了世界,这表明,通过北京奥运会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传播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同时也表明了文化不仅属于本民族,而且属于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