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的狂潮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的狂潮

• 契机:“三国干涉还辽” 瓜分中国的狂潮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
实质:反映了美国与 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 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瓜分中国的基本情况
国别 德国 强租海湾及地区 胶州湾 势力范围 山东
沙俄
法国 英国
旅顺和大连
广州湾 九龙半岛界限以北、深圳河 以南的地区和附近岛屿,威 海卫
长城以北及新疆
广东、广西、云南 长江流域
甲午中日战争
• 爆发的原因: • 1、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应朝鲜请 导火索 求派兵镇压。 • 2、日本伺机蓄意增兵朝鲜并且挑起战争。 • 3、清政府因“丰岛袭击事件”被迫宣战。
1894年为农历甲午年 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9月,平壤战役 左宝贵牺牲,叶 志超逃跑平壤陷 落 旅顺大屠杀 黄海大战,北洋 舰队损失较大, 邓世昌牺牲 威海卫之战,丁 汝昌牺牲,北洋 舰队全军覆没
《马关条约》
• 完成下列表格
内容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以及所有 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赔款白银2亿两 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 商埠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影响 严重破坏了我国领土族权 加重政府财政危机和人民负担,开始大 量举借外债 侵略势力进入长江中游地带 由商品输出变成资本输出
瓜分中国的狂潮
材料二:“日军为掩盖自己的罪行,将被害者的尸体集中火化,把骨 灰装进棺材里埋葬,并用木牌写上‘清国阵亡将士之墓’,借以欺骗
世界舆论。
• 请回答: (1)材料一揭示了日军什么样的特征?
(2)材料二揭示了日军什么样的特征?你认为他们为什么要掩略者有了什么样的认识?
甲午中日战争 与 瓜分中国的狂潮
《七子之歌· 台湾》
• • • • • • •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学习目标
• • • • 了解甲午中如战争的概况。 知道左宝贵,邓世昌等英雄事迹。 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掌握“门户开放”的实质和影响。
习题训练
• 1、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海军掌握了黄海、渤海
的制海权是在(
• A平壤战役后

B牙山海战后
• C黄海海战后
D辽东之战后
• 2、《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 国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条款是: • A增开商埠 • C割地给日本 B巨额赔款 D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
• 材料一:日军占领旅顺后,疯狂屠杀当地居民,死难者近两万人。
日本
福建
• 问题思考:通过《马关条约》,清政府被 迫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而今天中国同 样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设厂,这二者之间 有什么不同?
• 议一议,再回答。
• 清政府允许外国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是被迫的,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 今天我国的招商引资,允许外国来中国投 资办厂是主动的,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