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重农学派的经济理论
• 带有重农主义的偏见使他对雇佣工人的理解存在 着混乱和缺陷。认为被雇佣者不仅有一无所有的 农业和工业部门中的出卖劳动力的工人,还包括 投入资本经营农业或工业的资本家。
经济学说史教程
24
第三节 杜尔哥对重农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 杜尔哥对魁奈的“纯产品”理论有重要的发展, 达到了重农主义理论的最高度。魁奈把“纯产品” 不看成是劳动的产物,而是把它说成是自然的恩 赐。认为土地所有者如不通过土地耕种者的劳动 是什么也得不到的。
2.土地所有者阶级再以手里还有的10亿里弗尔 的货币,向不生产阶级购买工业品。
3.不生产阶级以10亿里弗尔的货币,向生产阶 级购买农产品(粮食)。
4.生产阶级以10亿里弗尔货币,向不生产阶级 购买工业品(如农具等)。
5.不生产阶级又以10亿里弗尔的货币,向生产 阶级购买农产品(原料)。
经济学说史教程
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但反
对革命的风暴。
经济学说史教程
7
在政治经济学方面,是一个革新家。他创立 了完整的重农主义理论体系,并提出了改善 法国经济状况的纲领以及一整套政策、主张 和措施。
• 2.著作:《租地农场主论》、《谷物论 》、 《人口论》、《赋税论》 、《经济 表》、《农业国经济统治的一般准则》 、《经济表的分析》
二、“纯产品”学说
• “纯产品”学说实际上是重农学派的剩 余价值理论,是重农主义理论体系的核 心,也是重农学派政策主张的基石。
• 农业是财富的真正源泉,财富来源于土 地产品。
• ”纯产品“:每年从农业生产出来的总 产品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 料和生产者(农场主和劳动者)的生活 资料后所剩余的农产品。
– 社会上划分为三个主要阶级;
– 社会资本所进行的是简单再生产;
– 各阶级之间的流通采取固定不变的价格;
– 商品和货币流通只在三个主要阶级之间进 行,各阶级内部的流通略而不谈;
– 不考虑对外贸易。
经济学说史教程
14
出发点是过去一年农业生产的总产品
生产阶级 每年投资 20亿里弗尔
经济表
再生产总额50亿里弗尔
29
《关于商业的重要问题》、《市集与市场》
经济学说史教程
22
第三节 杜尔哥对重农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二、杜尔哥对重农主义理论的发展
• 杜尔哥修正并发展了魁奈关于社会阶级结构的学 说。进一步明确地把生产阶级和不生产阶级各自 划分为两个对立的阶级,即把生产阶级划分为农 业工人和农业资本家,同时把不生产阶级划分为 工业工人和工业资本家。
• 他把农业资本划分为两个部分:
– “年预付”,即每年预付的资本,如 种子、肥料和工人的工资等。
– “原预付”,即几年预付一次的部分, 如房屋、仓库、耕畜、农具等。
经济学说史教程
13
五、魁奈的《经济表》
• 魁奈的《经济表》试图通过图解,分析说明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
• 假定前提:
– 整个社会普遍实行的是大规模租地农业经 济;
2.整顿税收。根据纯产品理论,主张只向土 地所有者阶级征收一种单一的地租税,反 对向农业资本家、工商业资本家征税。
3.改革贸易政策。提出发展农业和自由贸易 的措施及主张,提倡农产品自由出口和工 业品自由进口。
4、国家政权的职能是保护私有制,而不是干
预经济。
经济学说史教程
21
第三节 杜尔哥对重农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 《魁奈经济著作选集》中关于“经济表的分析” 的内容。
• 杜尔哥:《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
经济学说史教程
28
思考题
• 名词解释
– 自然秩序 – 纯产品 – 阶级划分 – 资本划分
• 问答题
– 1.简论魁奈《经济表》的成就与缺陷。 – 2.杜尔哥在哪些方面发展了魁奈的经济理论?
复习
经济学说史教程
世界一样,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 规律,即他们所说的“自然秩序”。
“人为秩序”的确定应以“自然秩序”为准则。
重农主义学派受到阶级的局限,把本来是人类社
会发展的特定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成是自
然的永恒不变的,因此也就把仅仅支配资本主
义生产的特殊规律,看成是支配一切社的封建主义形式表达资本主义生 产的内容。
经济学说史教程
6
第二节 魁奈的经济学说
一、 魁奈的生平和著作
1.生平:弗朗斯瓦·魁奈 (1694-1774)是法国古 典政治经济学奠基人之一,
重农学派的创始人。曾做
过法王路易十五的宫廷医
师,由于医学上的成就而
被封为贵族。晚年研究经 济问题。拥护开明的专制 制度,主张由开明君主实
土地所有者阶级 每年收入
20亿里弗尔
不生产阶级 每年投资
20亿里弗尔
用作支付 10亿
地租及原 预付的利息
10亿
10亿
年预付20亿里弗尔
共计50亿里弗尔
经济学说史教程
10亿里弗尔 10亿里弗尔 共计20亿里弗尔
15
• 《经济表算学范式》中,全部流通,包括商品 流通和货币流通,归纳为以下五项行为:
1.土地所有者阶级以手里已有的地租收入20亿 里弗尔货币的半数,即10亿里弗尔的货币, 向生产阶级购买粮食。
重农学派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重农学派的重大功绩在于,他们在资产阶 级视野以内对资本进行了分析。正是这个功 绩,使他们成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真正鼻 祖。”——《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
经济学说史教程
4
重农学派学说的特点
(一)“自然秩序”是重农学派思想体系的 理论基础
提出:自然秩序是神意的秩序,人类社会和物质
16
• 结果
– 土地所有者阶级得到了10亿里弗尔的粮食 和10亿里弗尔的工业品,满足了他们的生 活需要。
– 不生产阶级用他们的工业品换得了原料和 粮食,保证再生产的继续。
– 生产阶级得到了10亿里弗尔的工业品(农
具等),同时,还有20亿里弗尔的粮食留
在他们手中,没有进入流通,用作恢复再
生产过程。此外,他们又收回了20亿里弗
第五章 重农学派的经济理论
经济学说史教程
1
本章重点
*纯产品学说是重农主义的理论基础,由此 得出了近乎正确的资本划分、阶级划分 理论。
*《经济表》是宏观经济学的最初分析,主 要考察了一国的简单再生产。
经济学说史教程
2
第一节 概述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夜的社会经济状况
经济学说史教程
层层压迫下的法国农民
3
– 生产阶级,从事农业的阶级,包括租地 农业资本家和农业工人。
– 土地所有者阶级,包括地主及其从属人 员,国王、官吏和教会。
– 不生产阶级,包括工商业资本家和工人。 • 魁奈是西方经济学家中最早划分社会阶级,
并按阶级分析社会现象的。
经济学说史教程
12
四、资本理论
• 他认为投在农业上的资本才是生产的资 本,而投在工业和商业上的资本是不生 产的资本。
经济学说史教程
9
“扣除用于耕作的劳动费用和其他必须支出后多余的土地生产 物,是纯产品,它构成国家的收入和获得或购买地产的土地所 有者的收入。”——《魁奈经济著作选集》,商务印书馆, 1979. 魁奈认为只有纯产品增加,一国财富才能增加。
• 魁奈确认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过程而是在生产 过程中产生的,确定了剩余价值的真正起源, 由此为科学地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奠定了基础。
5
(二)资产阶级实质和封建主义外观的矛盾
– 重农学派理论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 要求的实质,主要表现在他们从资产阶
级的视野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分析。
– 这个资产阶级的实质却获得了封建主义 的外观。因为在重农主义体系中,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是以封建制度土地所有权
的统治表现的。
– 法国封建制度仍占统治地位,重农学派 代表本身又是封建贵族阶级,常常以他
• 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两个主要阶 级,进行了比较正确的解剖和说明,指出资本家 占有和投入资本,使别人从事劳动,而赚取利润; 雇佣工人则一无所有,靠给别人劳动,只能挣得 工资。
经济学说史教程
23
第三节 杜尔哥对重农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 他把自由竞争的原则应用到工人和资本家的关系 上,提出了在当时来说是最好的工资理论。正确 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工人与工人之间的竞争 的现象,而竞争的结果,必然使工人的工资限定 在为维持他们生活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的水平。
– 把各阶级收入的来源,资本和所得的交换,再生产 的消费和个人的消费,以及农业与工业,即生产的 两大部门之间的流通,看成是再生产过程的要素。
经济学说史教程
18
• 错误
– 生产阶级的预付分为”年预付“和原预 付”“,不生产阶级的预付则没有这种 区分。
– 年总产品是70亿,即生产者阶级50亿, 不生产阶级20亿。
1776年取消对酒类贸易的限制,实行贸易自由。
• 这些改革损害了王室和特权阶级的利益,引起了 封建统治阶级的强烈不满,以失败而告终。
经济学说史教程
27
阅读书目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6卷Ⅰ, 15~43、365~366、405~407页。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3卷,592~ 602页。
• 完备地划分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收入。他把 基本收入划分为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
经济学说史教程
26
第三节 杜尔哥对重农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三、杜尔哥的经济政策主张与社会改革
• 1774年秋他取消对谷物贸易的限制,在国内实施 了谷物贸易自由。
1775年对运进城市的谷物实行了减少税款的措施; 在这一年对特权阶级还实行了征收建造街道税, 而对农民则废除了建造街道时的徭役。
– 不生产阶级把工业品卖给土地所有者和 生产阶级,为给自己留一部分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