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抗体
独特型
第四节 免疫球蛋白特性与功 能
不同抗体分子理化特性有所不 同
一、IgG
1 IgG是介导体液免疫的主要抗体,血清中含量最高,占血清 Ig总量的3/4,半衰期最长(21天左右); 2 单体形式存在于血清中 3 结合补体,激活补体的传统途径; 4 唯一通过胎盘的Ig,介导新生儿抗感染免疫(六个月); 5 结合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NK细胞,ADCC效应;
2、一个Fab只能结合一个抗原决定
簇,所以是单价抗体,仍具有抗 体活性。Fc为可结晶片段,在低 温或低离子强度下可形成结晶, 固而得名,它在水解后无抗体活 性。
胃蛋白酶将抗体铰
链区近C端水解得到 1个F(ab’)2段和1个 pFc’段 F(ab’)2具有双价抗 体活性,pFc’会继 续被胃蛋白酶水解 成小片段
白,因此具有蛋白质的通性。
不耐酸碱
对温度敏感
加入中性盐可以使其沉淀
可被多种蛋白酶水解
抗体的化学本质
1939年,Tiselius和Kabat通过对血清蛋 白自由电泳,将血清中蛋白分为四个部 分,α、β、γ和白蛋白四个部分
通过实验发现,抗体活性存在于α至γ这 一广泛区域内,主要存在于γ区,人们 也曾将γ球蛋白等同于抗体。
铰链区位于CH1和CH2之间,这一区域大约含有
30个氨基酸残基,富含脯氨酸和半胱氨酸残基。
该区域可与补体系统的C1q结合,激活补体系
统
4.2.1 轻链
轻链简称L链,由213-214个氨基酸组成,它们
的羧基端与重链以二硫键结合 轻链也有可变区和恒定区,各占轻链的二分之 一 VH和VL大致相同,共同构成了抗原的结合部 位 VL也由三个高变区骨架区组成,加上重链的三 个高变区,一起组成了抗体分子的抗原结合部 位
Ig分子结合抗原前后的构象变化
BACK
水解片段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是通过研究它的酶解
片段而得到的
抗体的铰链区容易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水解
木瓜蛋白酶水解的是铰链区的近N端
胃蛋白酶水解的是铰链区的近C端
N 端
C端
(一)木瓜蛋白酶水解:
1、酶解位点位于H链间二硫键近
N端。将抗体水解成2个相同的 Fab断和一个Fc片段
第一节
抗体概述
抗体(antibody,Ab): 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 忆B细胞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 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包括IgG、IgM、IgA、IgD、 IgE
曾有抗毒素、杀菌素、溶菌素、凝集素、 沉淀素、溶血素、红斑狼疮因子、类风湿 因子等名称。
1.1抗体、免疫球蛋白和γ球蛋白概念区分 现代免疫学将抗体与免疫球蛋白概念等同。 抗体是生物学和功能上的名称 免疫球蛋白指的是结构和化学本质
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但并非所有的免疫
球蛋白是抗体 某些蛋白其结构虽与抗体相似,尽管也称 作免疫球蛋白,却没有抗体活性
理化性质
免疫球蛋白的化学本质是多链糖蛋
4.5 抗体的生物学功能
一、可变区的功能
1.识别、结合特异性抗原。
2.中和效应。如中和毒素和病毒、 清除病原体等。 3.抗体抗原检测
C区的功能
激活补体系统 (IgG,IgM) IgM、IgG+ Ag 补体经典途径 IgA、IgE+IgG4) 补体旁路途径
恒定区
恒定区简称C区,约占重链的四分之三
恒定区在氨基酸种类、数量、排序等方面都比
较稳定,因此得名。 Ig重链有三个恒定区,CH1、CH2、CH3 每个恒定区内各有一个链内二硫键,在CH2上 还含有一个糖基
IgA、IgD与IgG一样只有三个恒定区,IgM、IgE
则比它们多了一个CH4区
4.3.3 抗体的免疫原性
Ig 是蛋白质,因此一种动物的 Ig 对另
一种动物具有抗原性。抗 Ig 抗体识别的 Ig
抗原决定簇( epitope )主要有三种:同种
型、同种异型和独特型抗原决定簇。
1.同种型(isotypic epitope)
同一种属所有个体的 Ig 分子共有的抗原决定
簇。不同种动物之间则不同,这种表位称为 同种型。
抗体(antibody, Ab)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 是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 球蛋白 抗体 免疫球蛋白的种类: 膜型(membrane immunoglobulin, mIg) — B细胞膜上的抗原受体; 分泌型(secreted immunoglobulin, sIg) — 分泌进入体液,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非抗体
异种抗体:微生物抗体 同种抗体:血型抗体 自身抗体:抗甲状腺抗体
异嗜性抗体:针对异嗜性抗原产生的抗体
不同种属生物间存在的共同抗原
根据有无抗原刺激
天然抗体
没有人工免疫 没有外源抗原刺激 天然存在
免疫抗体
根据与抗原是否产生可见反应
完全抗体: 二价或多价抗体,与抗原结合,产生可见反应。? 不完全抗体: 只有一个抗原结合部位。 能与颗粒抗原结合但不能产生可见凝集性反应,功 能上为单价。
N端
单体
C端
重 链(heavy chain,H链)
重链,大约由 446 个 aa 组成,结合有不 同含量的糖,属糖蛋白。 IgG 重链含有一 个可变区和3个恒定区
在 Y 形的转折处还存在一个铰链区,因为 像门的合页部位,因此而得名。
可变区,简称V区,H链的V区成为VH,位于氨基 端,约占整个重链的四分之一 抗体的特异性由V区决定 V区的氨基酸种类与排序会随着抗体的特异性不 同而不同 在VH内部,有三个区域的氨基酸序列极易发生 变化,称为高变区或者超变区,因与抗原结合 部位互补又叫互补决定区CDR,位置分别在3135,50-65,95-102位,其余区域变化较小,统 称骨架区。
Fab段:抗原结合片段(fragment
of antigen binding,Fab),相当于抗体分子的两个臂,由 一个完整的轻链和重链的VH和CH1结构域组成。 Fc段:可结晶段(fragment crystallizable,Fc) 相当于Ig的CH2和CH3结构域,是Ig与效应分子 或者细胞相互作用的部位。
每条L链和 H链的高变区 相互作用形成 一个单一的抗 原结合位点。 每个IgG分 子有2个抗原 结合位点,在 功能上称为双 价抗体。
以IgG为例,各功能区的功能如下:
1.VH和VL:结合抗原的部位。
2.CH1和CL:遗传标志所在。
3.CH2 :有补体结合点,参与活化补体。
4.CH3:可与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
与抗体有关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von Bering 血清治疗
Ehrlich & Metchnikoff 抗体生成
Edelman & Poter 抗体分子结构
Yalow 放射免疫测定
Koler,Milstein & Jerne 单克隆抗体
Tonegawa Ig基因结构
X射线晶体衍射显示抗体分子立体结构
同种型表位在重链恒定区
2.同种异型
原因:遗传背景不同 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同一类型的Ig分子具有的不同 的抗原决定簇。 位于轻链CL和重链CH的恒定区。
3.独特型
独特型是指每个Ig分子的V区肽链所具有的抗 原特异性标志。 独特位:超变区的变化性决定
两面性 抗体 抗原 血清
第四章 抗体
antibody Ab
内容
1、抗体的概述
2、抗体的结构 3、抗体类型与免疫原性 4、免疫球蛋白特性与功能
主要内容:
抗体的概念
抗体的结构,各功能区的功能 抗体的抗原性 抗体的生物学功能
重点:抗体的结构、功能区、免疫学功能。 难点:抗体的抗原性、功能区、高变区 (CDR) 、McAb、中和抗体等概念。 目的要求:掌握抗体的概念、抗体的结构、 抗体功能区、抗体的免疫学功能。
6 其Fc段与葡萄球菌A蛋白(SPA)结合,可以纯化抗体
7 抗感染的主要抗体(抗菌、抗病毒、中和毒素);同时也是 血清学诊断和疫苗免疫后监测的主要抗体。
二、 IgM
IgM: 1 五聚体形式存在血液中 2 分子量最大(巨球蛋白),不能穿过血管壁和胎盘 3 个体发育中合成最早的Ig。 4 IgM是抗原刺激后出现最早的抗体,可用于传染病的 早期诊断。 5 调理吞噬和凝集作用比IgG强? 6 结合和激活补体的能力最强 单体IgM:
补体,导致携带抗原的靶细胞的裂解; 1972年美国Gerald Maurice Edelman和英国Rodney Robert Porter由于在抗体结构上的突出贡献被授予诺 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1984年丹麦免疫学家Niels K.Jerne、德国免疫学家 Kohler和美国著名生物化学价Cesar Milstein在发现生 产单克隆抗体的原理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 奖; 1987年利根川进在基因水平上对抗体多样性形成的机 制进行了探索,证实了免疫球蛋白的基因结构,在免 疫球蛋白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抗体分子巨大, 含有 1000 个以上
的 aa 残基。但各
类抗体都具有相
似的基本结构。
即所有抗体都由 1
个或多个单体组
成。
一、Ig的基本结构(以IgG为例)
(一)轻链和重链
1.重链(heavy chain, H链) 2.轻链(light chain, L链) 3.二硫键
L链 H链
抗体是 对称分 子
Ab的发现
1890年,Behring 在免 疫白喉毒素的动物血清 中发现了能够中华白喉 毒素的物质,并利用这 种动物血清治疗白喉病 患者,从而挽救了成千 上万的白喉患儿,白喉病 患者死亡率从60%降到 26%。Behring本人也获 得了1901年第一届诺贝 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