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PPT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PPT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课前篇自主预习
2.15号元素P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A.第二周期第ⅤA族 B.第二周期第ⅥA族 C.第三周期第ⅥA族 D.第三周期第ⅤA族 答案D 解析画出15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即可确定P元素在周期表 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ⅤA族。
课前篇自主预习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课前篇自主预习
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2.原子中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3.镁、铝、硫、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为
4.什么核外电子排布结构是稳定的结构? 提示最外层达到8电子(只有1层电子时是2电子)结构。
课前篇自主预习
知识铺垫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二、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
课前篇自主预习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课前篇自主预习
2.原子序数 (1)含义:按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 序数。 (2)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编排原则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3.下列各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代表元素的原子序数), 其中正确的是( )
答案D 解析A项中2号元素应该位于周期表的最后一列,错误;B项中2号、 3号、4号不应该在同一周期,因为第一周期只有两种元素H和He,错 误;C项中6号、12号和24号元素不应在同一主族,因为相邻周期主 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只可能为2、8、18、32,不存在相差6或12 的情况,错误;D项完全符合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则。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课堂篇探究学习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及表示方法
问题探究
(1)核电荷数为1~20的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特点。(填元素符号)
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
。
②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
。
③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
。
④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
能量
由低到高
(2)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①电子总是尽可能先从内层排起,当一层充满后再填充下一层。 ②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 ③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8(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次 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18,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能超过32。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课前篇自主预习
4.电子层的表示方法 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请注明其意义。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一、原子结构 1.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 原子
①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质子
②相对质量约为1
中子 ①中子不带电 ②相对质量约为1
①围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
核外电子 ②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③相对质量为一个质子(中子)的
1
1 836
课前篇自主预习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2.质量数
(1)质量数: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
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
(2)等量关系: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3.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电子层的划分
①核外电子的能量及运动区域。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课前篇自主预习
②电子层及其与能量的关系。
序号(n)
1 234567
各电子层 符号
K L MN O P Q
(由内到外Leabharlann 与原子核的距离 由近到远。原子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
课前篇自主预习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核外电子的能量不同,能量高的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 ( ) (2)钾原子的M层可以排9个电子。 ( ) (3)每一周期的最外层电子均是由1个至8个电子。 ( ) (4)同周期中元素电子层数一定相同。 ( ) (5)同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等于族序数。 ( ) (6)0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 ) (7)每一纵列一定为一族。 ( ) (8)元素周期表已发展成一个稳定的形式,它不可能再有新的变化 了。 ( ) 答案(1)× (2)× (3)× (4)√ (5)× (6)× (7)× (8)×
知识铺垫
③分类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课前篇自主预习
④常见族的特别名称 第ⅠA族(除H外):碱金属元素;第ⅦA族:卤族元素;0族:稀有气体 元素。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课前篇自主预习
【微思考2】依据现行元素周期表讨论,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 是否一定为第ⅡA族元素?
提示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除第ⅡA族元素外,还有He元素和 过渡元素中的许多元素,如Fe等,而He属于0族元素,Fe属于第Ⅷ族元 素。
【微思考1】构成原子或离子的粒子间的数量关系如何? 提示(1)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阳离子:质子数=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阳离子的电荷数。 (3)阴离子:质子数=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阴离子的电荷数。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课前篇自主预习
5.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人类对原子结构认识经历了如下演变过程:道尔顿模型→汤姆孙 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电子云模型等。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
-1-
1.回顾初中所学原子结构知识,结合电子层模型示意图,了解核 外电子能量高低与分层排布的关系。依据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 电子层排布,思考并总结出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并学会书写常见 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培养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 认知的意识和习惯。 2.结合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归纳出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及结 构,并能根据原子序数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培养证据 推理与模型认知的能力。 3.通过阅读“科学史话”,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元素周期 表的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增强科学探究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自主测试
课前篇自主预习
4.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横行) ①个数:元素周期表中有7个周期。 ②特点:每一周期中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 ③分类(3短4长) 短周期:包括一、二、三周期(3短)。 长周期:包括四、五、六、七周期(4长)。 (2)族(纵列) ①个数:元素周期表中有18个纵列,但只有16个族。 ②特点: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族序数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