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卷面总分:150卷I 总分100分一、语言运用。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坍圮.(pǐ)窸窸窣.窣(sū) 熨.帖(yùn) 隽.永(juàn)B.田凫.(fú) 慰藉.(jiâ) 老饕.(tāo) 椋.鸟 (liáng)C.跌宕.(dàng) 锡镴.(là) 玉墀.(xī) 狙.击(zǔ)D.湔.雪(qián) 蓊蓊.郁郁(wěng) 倩.影(qiàn) 敛裾.(jū)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朱拓顿响寒喧百无聊赖B.桌帷蹙缩炮烙泅水C.拮据糍粑剌造纨绔子弟D.踌躇谬种俨然沸反盈天3.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游客不仅可以游走在清新可人的桂花树下,还可以到本土明星献上的文艺表演。
②精彩绝伦的文博会既让我们领略了文化的博大,也把一大批民间艺人推到了前台。
③对不少新生而言,大学生教官的出现让军训的和可怕一扫而光。
A. 欣赏精妙苍白B.鉴赏精深苍白C. 欣赏精深枯燥D.鉴赏精妙枯燥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一方面,大佬们忙着圈地,另一方面,个别中小企业,这也使得加大监管力度和出台准入制度成为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一边是新鸿基218亿买地王,一边是李嘉诚60亿卖写字楼,近段时间,两家港资地产大鳄在上海房地产市场做出了的举动③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一个时代的风尚;一个时代也有一个时代的企业家、品牌和风云人物。
这是永远的规律。
A.浑水摸鱼南辕北辙牢不可破B.趁火打劫背道而驰颠扑不破C.浑水摸鱼背道而驰颠扑不破D.趁火打劫南辕北辙牢不可破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台湾大选来临之际,陈水扁为什么要闹闹哄哄地唱起所谓台湾民主“公投”戏的原因,无非就这么六个字:拼选举、推“台独”。
B.海南是“非典”无疫区,“非典”过后的第一个旅游黄金周将成为“健康海南游”的一个最大的亮点。
C.载人“神舟”的飞天,使中国不仅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自主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而且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D.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强调,美国应当立即行动起来,向以色列施加压力,要求其切实执行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
6.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阿房宫赋》作者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有《樊川文集》。
他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
人称“小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B.《荷塘月色》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
杰出的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作品有《背影》、《绿》和《欧游杂记》等。
C.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稼轩长短句》。
D.《最后的常春藤叶》作者为欧·亨利,英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与俄国契诃夫、法国莫泊桑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代表作品有《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等。
其作品主要艺术特色在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局,被称为“欧·亨利式结尾”。
7.下列歌词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往事像一场梦/将我的心轻轻触动B.江南夜色下的小桥屋檐/读不懂塞北的荒野C.在异乡的路上每一个寒冷的夜晚/这思念它如刀让我伤痛D.过去的誓言就像那课本里缤纷的书签/刻画的多少美丽的诗8. 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
,。
,。
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
①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②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③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④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⑤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A.②③①⑤④ B.④③①②⑤ C.②⑤④③① D.④②⑤③①9.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最近两天,京津地区、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汉水流域、贵州等地的日平均气温达到了入夏以来的最高值。
B.《新民丛报》虽然名为“报”,其实却是期刊,是梁启超等人于1902年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曾产生过较大影响。
C.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他不得不认真思考公司的业绩为什么会下滑,怎样才能打开产品的销路?D.新鲜大米,手感滑爽,米粒光洁,透明度好,腹白很小(米粒上呈乳白色的部分),做出的米饭清香可口。
10.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坍圮..而微苦的味道(舒服,舒适)..了一段段高墙(倒塌,毁坏) B.满园中播散着熨帖C.弥望..的流水(形容水深含感情的样子)..的是田田的叶子(远望) D.叶子底下是脉脉11.下列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刺客不行..得一夕安寝..,良将犹在 B.然后C.而犹有可以..,理固宜然..不赂而胜之之势 D.至于颠覆12.下列句子中,与“洎牧以谗诛”句式相同的一句是()A.灭六国者,六国也 B.秦人不暇自哀C.赵尝五战于秦 D.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覆压..(和暖的样子)..三百余里(掩盖,覆盖) B.歌台暖响,春光融融C.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率领) D.思厥.先祖父(其)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骊山北构而.西折(却) B.盘盘焉.,囷囷焉.(在那里)C.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大概) D.后秦击赵者再.(两次)1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B.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C.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D.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16.下列加点词语用法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B.李牧连却.之C.侣.鱼虾而友.麋鹿 D.望西山,始指异.之17. 下列对散文《我与地坛》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
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A.采用拟人手法,用“炫耀”修饰“朱红”,写出地坛当年的显赫。
B.用“剥蚀”“淡褪”“坍圮”等词主要为了表现地坛历史之悠久。
C.荒芜冷落的地坛与失魂落魄的“我”像极了一对相怜相惜的老朋友。
D.地坛为身处绝境的“我”准备好了想透生死、直面苦难的精神支柱。
二、阅读古文选段,完成下面各题。
(每小题2分,共6分)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8.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率:全,都。
B.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决定。
C.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数:运数。
D.始速.祸焉速:加速。
19.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赂者以.赂者丧秦以.攻取之外B.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夫六国与.秦皆诸侯C.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D.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惜其用武而.不终也20.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赏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开篇直截了当提出论点:“弊在赂秦”,然后分别从“不赂者”和“赂者”两个方面进行初步论证,剖析深入,逻辑严密。
B.选段的第二段以齐、燕、赵三国灭亡的进程,具体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
如燕国起初全力反抗秦国侵略,但后来由于派遣刺客,杀了良将李牧,于是终至灭亡。
C.为了增强说服力,作者还运用了多种方法,如用“今日”、“明日”等词,夸张地描述了割地赂秦的频繁,表现了秦国的贪婪。
D.本文借古讽今,表面上批评的是六国,实际上是讥讽北宋统治者采取以赂求和的妥协投降政策,并告诫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三、古诗文翻译及默写。
(共20分)1.翻译下列句子。
(每句3分,共6分)(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2)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2.默写。
(每句1分,共14分)(1),宫车过也;辘辘远听,。
(2)秦人不暇自哀,;,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六国破灭,,战不善,。
(4)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5)苟以天下之大,,。
(6),谈笑间、。
(7)想当年:,。
四、作文。
(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而曾国藩则说:“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必须写议论文...;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卷II 总分50分一、语言文字。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2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缅.怀腼.腆沉湎.偭.规越矩B.蠕.动濡.湿糯.米孺.子可教C.拮据.倨.傲锯.齿龙蟠虎踞.D.麋.鹿羁縻.糜.烂所向披靡.2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格斯拉兄弟将自己的店开在一条横街上,这条横街座落在伦敦市的西区。
B.我不断地叩问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从中找出一条贯穿其中的脉络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