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21《孟子二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人不知而不愠A.温故而知新B.任重而道远C.学而不思则罔D.择其善者而从之2 .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怅恨久之(音节助词,无实义) 鹏之徙于南冥也(用于主谓之间,无实义)B.佣者笑而应曰(连词,表修饰) 杂然而前陈者(连词,表转折)C.扶苏以数谏故(介词,因为) 醒能述以文者(介词,用来)D.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跟) 士卒多为用者(介词,为了)二、文言文阅读古诗文阅读【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 .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徐公何能及君也(比得上)B.而复问其妾曰(又,再次)C.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实)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4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朝服衣冠,窥镜/朝而往,暮而归B.客之美我者/环而攻之而不胜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及鲁肃过寻阳D.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愿为市鞍马5 .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今齐/地方千里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C.黄鹤/一去/不复返D.王/之蔽甚矣6 . 下列对【甲】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邹忌的妻子、小妾、客人都是在夸赞他,但是他们夸赞的原因是不一样的。
B.邹忌讲究劝说策略,由己及君,设喻说理,巧妙地使齐威王接受了自己的谏言。
C.齐威王用上、中、下三种不同等级的奖赏来激励大家提意见,取得了很大成效。
D.齐威王政令刚出,很多人当面谏言,后来则间接提建议,一年后无人再进谏了。
7 . 下列对【乙】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两联充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烘托黄鹤楼高耸的雄姿。
B.诗句中多处运用叠音词,使诗作富于清朗和谐的音乐美。
C.颈联描绘了晴日,汉水对岸的景物隐约可辨、凄美动人。
D.诗作以“愁”字收篇,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伤感之情。
8 . 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9 . “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汉阳”是什么意思?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鱼我所欲也》[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
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弘范笑而置之。
崖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
”天祥泫然②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注]①弘范:元军元帅。
②泫然:水滴下的样子。
10 . 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B.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C.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D.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11 .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A.二者不可得兼所识穷乏者得我欤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弘范笑而置之C.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使为书招张世杰D.是亦不可以已乎然胡不已乎12 . 选出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A.乙文记叙了文天祥被俘前的三件事不拜弘范,不招降张世杰,不降元庭。
B.甲文中孟子告诉人们,在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时,应把正义放在首位;乙文中文天祥的事例教导我们要贫贱不能移。
C.文天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甲文的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
D.甲文中的“箪”“豆”“钟”都是古代的器具,其中“箪”是盛饭用的圆形铁器。
13 . 用现代汉语表达下列句子。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2)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14 . 曹植说:“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苏轼说:“知人得数士,重义忘千金”;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请你结合以上两文指出“义”的内涵,并简述今天我们是否还有坚持这种“义”的必要。
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小题[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①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②,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③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④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⑤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
“穷发⑦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⑧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注释]①坳:凹陷不平。
②胶:被黏住。
③培:通“凭”。
④夭阏:挫折,阻止。
⑤莽苍:指郊野。
⑥晦朔:夜和旦。
⑦穷发:北方不长草的地方。
⑧修:长度。
15 .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用“/”划分停顿(共三处)。
16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怒而飞(2)去以六月息者也(3)而后乃今将图南(4)三餐而反17 .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其名为鲲/②故虽有名马B.①其远而无所至极/②初极狭C.①则其负大舟也无力/②负势竞上D.①穷发之北/②欲穷其林18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2)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
19 . [甲][乙]两文都阐明了世间万物皆有所倚,无法实现真正的逍遥。
除此,[乙]文还阐述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关系。
阅读两个文言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①。
隐心而后动②,谤议庸何伤③?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④。
在涅贵不缁⑤,暧暧⑥内含光。
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⑦。
行行⑧鄙夫志,悠悠故难量。
慎言节饮食⑨,知足胜不祥。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子玉《座右铭》)(注释)①纪纲:法度;行动准则。
②隐心而后动:三思而后行。
③谤议庸何伤:别人的非议怎么会中伤到自己呢? 。
⑥暧暧:光线不够明亮的样子。
⑦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徒,同“途”,道路。
老子认为,柔弱者久长,刚强者先亡。
⑧行行:刚强的样子。
⑨慎言节饮食:说话须谨慎,饮食等欲望须节制。
20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惟吾德馨②无案牍之劳形③世誉不足慕④守愚圣所臧⑤行之苟有恒21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22 . 乙文作者不主张张扬个性和彰显自己真实的思想。
文中哪几句可以看出来?23 . 对甲、乙两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学习甲文,我们赞赏刘禹锡的高尚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但同时也应该摒弃逃避现实的落后思想。
B.乙文中找出与甲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思想倾向最相近的一句话是“在涅贵不缁”,比喻品格高尚,不受外界污染。
C.甲乙两文语言上都表现为文辞蕴藉、语言精辟,对偶工整,对比鲜明,互相衬托,虚实相生,引经据典,言志如诗。
D.甲乙两文都用比兴开头,甲文以山水引出陋室,突出“德馨”二字;乙文用道理引出为人处世的态度。
四、课内阅读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