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演变,管理理论及其发展

管理学演变,管理理论及其发展


人际关系学说
梅奥与“霍桑实验”
二、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激励因素是指内部因素,是从工作本身得到的某种满足。
(对工作的兴趣,责任感)
保健因素是指外部因素,即工作以外的因素,(报酬,工作环境。) 激励与保健因素对人行为的影响是不同的,要调动和维持员工的积极性, 首先注意保健因素,作好与之有关的工作。防止产生不满情绪。还要注意激励 因素,只有激励元素才会增加员工的工作满意感,激发工作积极性。
1) 机器大工业生产的需要 2) 市场竞争的需要
3) 提高生产效率的需要
4) 阶级斗争的需要
2. 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代表人物
1) 罗伯特· 欧文(Robert Owen)
2) 安德鲁•尤尔(Andrew Ure) 3) 亚当· 斯密(Adam Smith)
4) 查尔斯· 巴贝奇(Charles Babbage)
(二)中国近代的管理实践活动与管理思想 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国近代管理活动的理论基础。 1、树立品牌意识和质量意识,加经营管理 2、注重成本管理和会计核算 3、广泛开展制度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 4、积极进行人才管理 (三)近代的管理思想
10
三、管理学理论的萌芽
1. 西方早期管理思想萌芽的原因
3、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权力、成就和情谊需要,最主要的是成就
4、麦格雷戈的“X-Y”理论
X理论认为,雇员天性懒惰,会尽量避免工作;因此 需要密切监督。Y理论认为,雇员是有抱负,有自我动 力的,愿意承担更大的责任,并有自我控制和自我引导 能力。
5、波特-劳勒模式
努力——成绩 ——报酬——满足
三、以战略管理为主的研究企业组织与环境关系 的时代
(二)管理理论发展的新趋势 1、管理学对人性的假设由经济人、社会人 、决策人假设向复杂人假设转变。 2、管理职能由计划、组织 、人事、领导、 控制向信息职能延伸。 3、管理学新理论前提——“合工理论”向传 统的分工理论提出了挑战。
43
本章小结
对管理思想和理论的探索自古都存在,但将管理作为 一门科学去对待、去研究,却是近一百年以来的事情。 它的诞生和完善与人类社会出现了工厂这类经济组织 有着密切的关系。 迄今为止,管理科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基本阶段, 即管理理论的萌芽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 学理论阶段和现代管理理论阶段。它们都是人类社会 进步、发展的结果,但它们对管理科学的研究内容和 侧重点却不相同。 目前国内流行的管理学理论、思想和方法,多是从发 达国家引进的。这决定了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注意 与国情的结合,必须注意与实践的结合,必须注意与 自己所在组织的行业特色、运行特点和一些特殊问题 的结合。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
明确区分了经营和管理的概念 贡献:理论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更强,第一次把 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对企业的全部活动进 行了考察和分析
法约尔五大职能、六大基本活动、14原则
经 营
技术活 动
商 业 活 动
财 务 活 动
管 理 活 动
会 计 活 动
安 全 活 动Biblioteka 计划组织指挥
协调
控制
管理的14条原则包括:劳动分工、权责相当、纪律严明、统一指挥、统一 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报酬、集权、等级层次、秩序、公平、人 员稳定、首创精神、团结精神。
第三节 现代管理理论及其展望
一、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1、行为科学学派 3、管理过程学派 5、社会协作系统学派 7、系统理论学派 9、经理角色学派 11、企业战略管理学派 2、管理科学学派 4、经验学派 6、决策理论学派 8、权变理论学派 10、企业文化学派
二、管理理论发展的展望 (一)管理实践的发展趋势 1、信息、知识化渗透于管理的各个层面 2、创新成为管理的主旋律 3、管理全球化 4、风险管理成为管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5、以“硬”管理为主的时代已经结束
2
第二章 管理学的演变历程
【本章要点】 ◇ 管理实践、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以 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早期和近代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
管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管理实践、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
一、含义 管理实践 管理思想 管理理论 二、三者之间的关系
管理实践
1
管理理论
3
2
管理思想
第二节 早期和近代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 一、早期和管理实践活动和管理思想 (一)史前人类社会管理 1、习惯化的管理方式 2、原始民主的管理制度 3、简单的管理机构 4、人格化的管理权力 5、单一的公共事务管理
13
第三节 管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1. 主要古典管理理论介绍 1)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2)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3) 法约尔的管理要素与管理职能理论(一般管理论) 2. 古典管理理论的意义 此阶段的研究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研究效率问题,对 人的心理因素考虑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
安索夫《公司战略》 劳伦斯与罗斯奇合著《组织与环境》 波特《竞争战略》
四、企业再造时代
海默与昌佩《再造企业——管理革命的宣言书》
五、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组织管理
PERT网络是一种类似流程图的箭线图。它描绘出项目包含的各种活 动的先后次序,标明每项活动的时间或相关的成本。对于PERT网络 ,项目管理者必须考虑要做哪些工作,确定时间之间的依赖关系,辨 认出潜在的可能出问题的环节,借助PERT还可以方便地比较不同行 动方案在进度和成本方面的效果。 构造PERT图,需要明确四个概念:事件、活动、松弛时间和关键路 线。 1、事件(Events)表示主要活动结束的那一点; 2、活动(Activities)表示从一个事件到另一个事件之间的过程;
1436年意大利的威尼斯建立了政府造船厂(即兵工 厂)它的管理方法与今天的汽车制造厂惊人的相似,并 且建立了早期的成本会计制度。15世纪当时最大的工厂 ,它的管理实践颇具特色,在生产中实行了系统管理, 以会计和成本来节约人力、物力。
2、尼可罗.马基雅维利的管理四原则 (1)群众认可 (2)内聚力 (3)领导方法 (4)生存意志
二、行为科学理论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
1.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2.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3. 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泰罗的科学管理
重点研究如何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贡献:提倡管理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和他本人的 科学实践精神。开辟了管理从经验转向科学的 局面,极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代表作1911《科学管理原理》标志着管理作为 一门科学的形成
第二节 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
一、梅奥和霍桑实验 实验过程和结果 二、人际关系行为学说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 新的宣能力在于提高员工需要的满足度,尤 其是其社会性需要的满足度。
三、有关行为科学的理论 1.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2.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3. 麦格雷戈的X-Y理论
研究管理的著作
(一)有关管理职能和原则方面 1、亚当.斯密的管理理论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 劳动价值论和劳动分工理论 “经济人”观点
2、罗伯特.欧文的管理理论与实践
人事管理思想,“人事管理之父”
3、纽曼、马歇尔等人管理理论
对管理者的要求
(二)有关具体的管理技术和方法方面
1、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斯威茨 2、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 3、工业革命后的管理实践:苏霍制造厂
甘特图
甘特图(Gantt chart)又称为横道图、条状图(Bar chart)。其通过条状图 来显示项目,进度,和其他时间相关的系统进展的内在关系随着时间进展的情 况。以提出者亨利· L· 甘特(Henrry L. Ganntt)先生的名字命名。
二、行政组织理论 马克斯.韦伯 组织理论之父
三、管理过程论 亨利.法约尔 管理过程之父 经营六职能、管理五要素和十四条原则
3、松弛时间(slack time)不影响完工前提下可能被推迟完成的最 大时间;
4、关键路线(Critical Path)是PERT网络中花费时间最长的事件和 活动的序列。
PERT
第三章 管理理论及其发展
第一节 古典管理理论 一、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 科学管理理论 亨利.甘特 甘特图 吉尔布雷斯夫妇 哈林顿.埃默森 “动作专家”
(二)古代的管理实践活动 1、埃及金字塔 2、古罗马帝国 3、商秧变法 4、万里长城 5、都江堰
(三)早期的管理思想 1、管理宽度管理 2、管理的普遍性 3、系统管理思想 4、组织管理思想 5、经营与账务管理思想 6、人才管理思想
二、近代的管理实践活动与管理思想
(一)国外的管理实践活动 1、威尼斯兵工厂的管理实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