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我的学习技巧探秘》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我的学习技巧探秘》

4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 ) ) ) ) ) ) ) ) ) ) ) ) ) )
三、学习资料(京版小学十二册语文第一课)
《浪淘沙·北戴河》 一九五四年夏 作者: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小测试
班级: 姓名: (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相应的答案处画“√”。)
1、背课文时,写下来比读出声更让我记得住。 是( 2、我可以只通过听歌不看歌词,而学会一首新歌。 是( 3、看剧情缓和的电影,令我感到放松。 是( 4、我擅长分辨各种颜色间的不同。 是( 5、我听到一个不太熟悉朋友的姓名,会先想起他的声音。是( 6、我常泡热水澡来消除紧张。 是( 7、我习惯借着文字或图画来解决问题。 是( 8、我习惯用谈话方式来说明事物。 是( 9、我习惯通过实际动手做来学习新事物。 是( 10、上课时,我需要老师把重点写在黑板上才有印象。 是( 11、我读书会受到说话声、噪音或电视声干扰。 是( 12、长时间和许多人相处,会让我感到精神紧绷。 是( 13、我习惯将书桌上的用品摆放整齐。 是( 14、有空时我会选择欣赏(听)音乐。 是( 15、我习惯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 是( 凡选择“是”的题目,每题记 1 分, 选择“否”的题目不计分。 A 组题号:1、4、7、10、13 B 组题号:2、5、8、11、14 C 组题号:3、6、9、12、15 合计:A 组 分 B组 分 C组 分
活动准备
小测试表、小组桌签、小组分享卡、音乐
活动过程
活动 序号 活动 名称 活动目的 活动内容 活动 时间
1
暖验,引导学 生对视觉、 听觉、触觉 的关注。
1.静心感受 “请同学们静心倾听老师接下来读的一段话,体会这段 话中,哪个内容对你来说最深刻、最鲜明。 ” 教师播放音乐,念导语,引导学生进入冥想。 2.说一说 学生说一说自己记得的最鲜明的内容是什么。
背景分析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主动地学习,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 负担。小学高年级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对于利用自身感官优长提高学习效率并无过多思 考与尝试。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引起学生对自身感觉的关注,引导学生体察自身感官的特点,利 用感官优长,综合多感官的运用,提高学习效能。
5
2
感官 优长 初探
通过 《小测试》 协助学生初 步了解自己 的感官优 长。
1.《小测试》 “同一段音乐、同一段话,为什么每个人感觉最鲜明的 内容却不相同呢?” “请同学们完成《小测试》我们一起来探 秘! ” 2.分组 “请同学们仔细看看自己小测试,哪组得分最高就到哪 组就坐。 (A 组得分最高就坐到 A 组的位置上) ” “如果你的测试中有两项以上得分一样,请自主选择就 坐。 ” “请组内得分最高的同学担任组长,如果分数相同,请 组内用自己的方法选出组长。 ”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
基本信息
姓名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指导教师 教材 心理健康教育 时书明、蔡建新 学段/年级 上课时间 王利平 学校 北京市房山区官道中心小学 我的学习技巧探秘 小学 六年级 2017.4 班级 人数 六(1) 30 职称 小学高级 教师
新课标《心理健康教育》语文出版社 主编 郑日昌
5
参考资料
新课标《心理健康教育》语文出版社 主编 郑日昌 《心理成长快车——小学生心理训练》 希望出版社 《教育人类学》玛利亚·蒙台梭利(英) 《爱弥儿》 卢梭(法)
3
附录(活动过程中所需的问卷、文字材料等)
一、暖身静心导语: 请把注意力放在你的呼吸上,深深吸气,慢慢吐气。 感觉氧气如何进入体内,如何呼出体外。 让呼吸越来越深,越来越沉。 想象眼前有一扇门。 从门走出去是一片树林。 看到许多 1.树木 2.阳光 3.石桌子 4.钥匙。 感觉到 1.温度适中 2.脚下柔软 3.空气清新 4.安全。 听到 1.风声 2.鸟叫 3.树叶互相摩擦的声音 4.虫鸣。 二、《小测试》
活动内容
辅导重点:认识和接纳自己感官优长的独特性。 辅导难点:利用自己的感官优长提高学习效能。
1
活动目标
1.引起对自我感官的探究心。 2.了解自我感官的优长点。 3.利用感官优长提高学习效能。
活动流程示意
1. 2. 3. 4. 5. 暖身开心坊:暖身静思 心理体验馆:感官优长初探 心理成长屋:我的优长我知道 心灵加油站:学习技巧探秘 心理拓展场:扬优综力
15
5
小结
总结提升
1.分享 本节课的收获与感触 2.教师小结 发挥优长,综合运用,效果最好。
4
效果评估
本次团体活动学生参与面全,参与积极性较高。学生通过暖身导语初步感知,每个人的感官对 信息接收的不同习惯, 《小测试》及交流,让学生进一步找到自己感官接受信息的优长点,为后续探 索学习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实际,通过学习情境的设定总结出适合自身感官 优长的学习方法,达到了本此活动的活动目标。最后的小结特别指出发挥优长,更要综合运用,以 提高学习效果,为本节课提升点,引导学生全面的感官运用。通过本次心理团体活动,学生对自己 的感官有了一定的关注,尝试着总结自己的优长,并利用自身优长提高提高效能。
2
6
3
我的 优长 我知 道
通过交流进 一步了解不 同感官优势 与特点。
1.小组讨论 回想静思中让我们印象最鲜明的内容,结合小调查,交 流共同点,找出本组同学共同的优势。 2.分享 3.教师揭示优势类项。
10
4
学习 方法 探秘
结合感官优 长探索适合 的学习方法
“学习上我们如何发挥这些优长呢?” 教师出示学习内容。 1.小组讨论 (1)根据本组的共同优长,如何更好的学习? (2)适合本组的学习方法有哪些? 2.分享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中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 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 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 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及时给予必要的危机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其中,将“学会学 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作为首要目标提出。其主要内容更是将“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作为重 点内容。 古今中外不少学者都认为学习方法对于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近代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 浩斯从记忆的角度研究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英国玛利亚·蒙台梭利创立了 多感官学习法,它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调动身体各个器官,全方位地激发兴趣,全身心地为学习 服务。蒙台梭利曾说“来自智力的东西没有一件不是来自感官”;20 世纪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及教 育学家皮亚杰认为,“外界事物大体上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人通过五官对这些状态的 刺激产生知觉。”哲学家和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这样写道,“真正的知识是脚踏实地通 过自己的感觉而获得,而不是从他人的知识中得来。”从生物学观点,感官发展大约在青年前期停 止。我们应把握住感官教育这一黄金时段,好好地引导孩子学习。从社会学观点,人类是具有群居 性的生物,所以一般人是难以离开社会而独自生存。适当地予以感官刺激,便能使其成为敏锐的环 境体察者,适应现在和未来的实际生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