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九年级第二次练兵考试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馈.赠(kuì)炽.痛(zhì)积攒.(zǎn)鲜.为人知(xiǎn)B、裸.露(luǒ)疮.疤(cāng)狩.猎(shǒu)味同嚼.蜡(jué)C、干涸.(kū)呜咽.(yàn)窥.测(kuī)恪.尽职守(gè)D、殷.红(yān)挑.衅(tiǎo)憎.恶(zēng)玲珑剔.透(tī)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俯瞰绵延大庭广众迥乎不同B、轩榭遨翔头晕目眩别出心才C、怂恿追朔拐弯抹角相形见绌D、娴熟取缔忧心冲冲不计其数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李白的“白发三千丈”运用夸张和想像的手法,把郁积在诗人胸中的“愁”描摹得淋漓..尽致..。
B、在这场抗震救灾的战役中,广大解放军官兵始终战斗在最前线,他们中的感人事迹不胜枚举....。
C、每逢质量大检查,总有一些不法商人随机应变....,弄虚作假,妄图躲过应有的惩罚。
D、看到电视画面上数百头藏羚羊被盗猎分子枪杀而横尸荒野的惨状,我们无不感到义.愤填膺...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由人民网和中国会展杂志社联合主办的《改革开放30周年30个最受关注节庆》评选活动颁奖典礼于北京举行,“烟台国际葡萄酒节”榜上有名。
B、“哪个记者不在质疑呢?不会质疑的记者还叫什么记者呢?”这是王志在央视做记者时常说的一句话,工作中他也的确是这样做的。
C、由于煤灰没有严格意义的熔点,衡量其熔融过程的温度变化,通常用三个特征温度:即变形温度(DT)、软化温度(ST)和流动温度(FT)。
D、“我在你的天空布满繁星,你在我的心田种着沉静”。
是2007年度十佳世博歌曲之一《闪耀之城》中的两句歌词。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大类。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朱自清的《背影》和胡适的《我的母亲》都是脍炙人口的回忆性散文。
C、《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克拉丽丝,《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都和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一样具有“变色龙”的特点。
D、《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6、下面语段有多处语病,请任选两句修改(在答题卡上写明句号及改法即可)。
(2分)①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②尽管我们很渺小,但应该必须让自己知道“我很重要”。
③对父母,我们是他们安享晚年的保障;对朋友,我们是他们倾诉衷肠。
④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要敢于说“我很重要”,这样,你的人生才会走进新的一页。
⑤让我们昂起头,对着我们这颗无数的美丽星球上的生灵,响亮地宣布——我很重要!7、不同名著中的人物会有哪些相似点呢?请写出对下面两个人物的概括..分析,不少于3点。
(2分)《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水浒传》中的李逵相似点:①②③8、填空。
(5 分)(1),;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2)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充分体现了杜甫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我们可以用李白《行路难》中“,”来表达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5)“大漠,烽烟,马兰。
”这是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林俊德颁奖词中的一句话。
由此,你能想到哪些与其工作环境有关的边塞之景的诗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9、综合性学习(6分)①“清风书吧”入口处有“读者须知”,没有文字,只有标识。
请你将标识转化为温馨..的提示语。
(任选一种)(2分)第 个标识 提示语: ②用力扔出纸飞机之前,很多人习惯把纸飞机放到嘴边哈一口气。
对此,有不同的解释,请用文学的语言续写一种。
(2分)物理学:哈口气,能使飞机头部变重,可以保持稳定性和减小阻力,使飞机飞得更高远。
心理学:哈气是在给飞机力量。
文学:③南宋靖康之后,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宋高宗偏安江南。
于是杨太尉送给他两个精美的玉环佩带在帽子上,取名“二圣环”。
宋高宗很喜欢这两个玉环,整日带在头上。
一天,指着帽环对一个优伶(旧时称戏曲演员)炫耀说这是杨太尉送的,名“二圣环”。
优伶听后说:“可惜了二圣环,只放在了脑后。
”请说说画线句子的言外之意: (2分)二、阅读理解(40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0—24题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①,披襟②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 低面深藏碧伞中。
[注释]①细草摇头—指微风吹来,侬——第一人称代词,我。
②披襟—敞开衣襟。
10、全诗写作者傍晚游玩的情景,在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2分)11、请从修辞的角度欣赏三四两句的妙处。
(2分) 12、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小石潭记》【乙】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记承天寺夜游》 1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2 分)①俶尔远逝.( )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 ) 14、翻译下面句子。
(3 分)①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②盖竹柏影也。
15、甲、乙两个选段的写作目的分别是描写 、 。
在描绘中两段都运用了 的写作手法。
(3 分)晋太和中,广陵人杨生畜一狗,甚爱怜之,行止与俱。
后生饮醉,行大泽草中,眠,不能动。
时方冬月燎原,风势极盛。
犬乃周章①号唤,生醉不觉。
前有一水坑,狗便走往水中,还,以.身洒生左右草上。
如此数次,周旋跬步②,草皆沾湿,火至.免焚。
生醒,方见之.。
尔后生因暗行,堕于.空井中。
狗呻吟彻晓。
有人经过,怪此狗向井号,往视,见生。
生曰:“君可出我,当有厚报。
”人曰:“以此狗与我,便当相出。
”生曰:“此狗曾活我,不得相与,余即无惜。
”人曰:“若尔,便不相出。
”狗乃引颈视井,生知其意,乃许焉。
乃语路人云:“以狗相与。
”即而出之,系之而.去。
却后五日,狗夜走还。
——《搜神后记》 【注】①周章:急得团团转。
②跬步:半步。
16、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 、以.身洒生左右草上 计日以.还B 、生醒,方见之. 物外之.趣 C 、系之而.去 结友而.别 D 、堕于.空井中 所欲有甚于.生者 17、翻译下面句子。
(3分)①甚爱怜之,行止与俱。
②此狗曾活我,不得相与,余即无惜。
18、根据选文概括回答,从哪些事情可以看出这是一只神奇的狗?请回答。
(3分)草地上的月亮夏天正热烈的时候,我意外撞见一块美丽的草地。
有月的夜晚,我邀人一起,盘腿坐在草地上,听风吹,听虫叫,听花开,听草与草的喁喁私语。
夜的声音,丰富得令人惊奇。
月亮掉在河里。
河水清幽幽的,河里的月亮,便显得格外俏皮。
像喜欢探险的孩子,偏要往了那幽深的地方去,一步一探,一步一惊叫。
这是月亮的乐。
月亮为什么不乐呢?一艘驳壳船停泊在不远处的水上。
月色把它的坚硬,泡成柔软。
它看上去,很像一蓬青绿的小岛,浮在水面上。
我认识那船,外地人的,男人女人,还带着两个五六岁的孩子。
是两个男孩,看上去像双胞胎,一样黝黑的皮肤,一样圆溜溜的眼睛,壮壮实实的。
他们在岸上捉蚱蜢,追蜻蜓,玩得不亦乐乎。
有大船运来货物的时候,男人女人就忙开了,他们的驳壳船,承载着卸载货物的重任。
那是晴白的天。
一些时候,河岸静着,男人女人闲着。
船上的桅杆上,扯出一根绳索来,女人在晾衣裳。
家常的衣裳,一件一件,大大小小,红红蓝蓝,有岁月静好的意思。
男人呢?男人竟在船头钓起了鱼,天热,他打着赤膊,相当地悠闲自得。
有天黄昏,我走过那里,竟意外发现他在船头拉二胡。
女人进进出出,并不专心听。
两个孩子在打闹着玩,也不专心听。
男人不在意,他拉了自己听,拉得专注极了,呜呜哑哑,呜呜哑哑。
那是他的乐。
我想起另一些场景。
那个时候还小,邻家有老伯,相貌奇怪,嘴角歪着,脸上遍布疤痕,手脚亦是不灵便的,走路抑或递物,都抖抖索索着。
听大人们说,他年轻时,遇一场大火,家人悉数遇难,唯他死里逃生。
村人同情他,给他重新搭了两间茅屋住,分配了两头牛,让他养着。
日日见他,都是与牛同进同出的。
他却喜欢歌唱。
有人无人时,他高兴起来,都会扯开嗓子吼几句。
唱的什么歌无人说得清,反正就那样唱着,头微微仰向天空,嘴巴大张着,一声接一声,乐着他自己的乐。
每逢他唱歌,村里人都会笑着说,听,谢老大又在学牛哞哞叫了。
谢老大是村人对他的称呼。
可能他是谢家最大的孩子——这是我的猜测了。
我一直不知道他的名字。
他并不介意村人的取笑,照旧唱他的,头微微仰向天空,嘴巴半张着。
他身旁的牛,温顺地低着头,吃着草。
也见他在夕阳下喝酒。
作下酒菜的,有时是一碟萝卜,有时是一碟咸菜。
他眯着眼睛,轻呷一口,并不急着把酒咽下去,而是含在嘴里,久久咂摸着,脸上浮现出满足的笑容。
我远远站着看,以为那酒定是世上最好的美味。
某天趁他不注意,偷喝,麻辣出两眶泪。
经年之后,我始才明白,他品尝的,原是心境。
月亮升得越来越高,升到草地的上空。
夜露悄悄落,落在草叶上。
这个时候的月亮,变得更调皮了,它钻进草叶上的每滴露珠里。
于是,每滴露珠里,都晃着一个快乐的月亮。
我坐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月亮中间,跟虫子比赛吟唱,心境澄清,我也像一枚快乐的月亮了。
19、文中所有的景色和人物都呈现出什么样的共同特征?请用一个词语概括。
(2分)20、“草地上的月亮”在文中具体指什么?(3分)21、请对下面句子作简要赏析。
(3分)月亮掉在河里。
河水清幽幽的,河里的月亮,便显得格外俏皮。
像喜欢探险的孩子,偏要往了那幽深的地方去,一步一探,一步一惊叫。
22、下面这句话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他并不介意村人的取笑,照旧唱他的,头微微仰向天空,嘴巴半张着。
23、有人评价丁立梅的散文“有一幅优美的背景,有一两则轻灵的故事,最后得出一条富于理趣的生活哲理”,据此,请你根据本文内容代写“一条富于理趣的生活哲理”的话作为本文的结尾。
(40字左右)。
(3分)24、文中写“偷喝”邻家老伯的酒,“经年之后,我始才明白,他品尝的,原是心境”,结合你对生活的体验和了解,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简述“心境”对于人生的意义。
(4分)三、写作(50分)25、请从下面两个作文题中任选一题写作。
作文一:人生旅途常常伴随离别。
你一定有过与亲朋好友的离别,你也许有过与父母短暂离别的经历;一次旅行,再愉快充实,也要告别那里的山山水水,一本名著,读到结局,也如同一次作别;你一定还记得小升初时的恋恋不舍,眼前,你即将与初中生活挥手告别……离别常伴随感伤,离别常伴随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