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森林主伐更新
第 六 篇 森 林 主 伐 更 新
1
导言
森林收获作业法
对成熟林分或部分成熟林木采伐(即
主伐)后,采取适宜的更新方式,使采伐迹地成功更新、 森林的功能可持续发挥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2
森林收获作业法的分类
依更新方式,分为: 1、乔林作业法:种子更新 (1)同龄林:皆伐作业法和渐伐作业法 (2)异龄林:择伐作业法 (3)同龄或异龄林:更新作业法和拯救作业法 2、矮林作业法:萌芽条或根蘖更新 3、中林作业法:有性与无性更新相结合
35
一、渐伐的评价
2.缺点 ①采伐和集材对保留木和幼树的损伤率较大; ② 作业成本高 (劣等木)。 ③ 技术复杂 ④ 保留木易受风害 采伐、集材费用高于皆伐。第一次采伐收益小
36
第三节
择伐与更新
一、择伐更新过程及其特点 二、择伐的种类 三、择伐的评价
37
择伐林的林相
38
一、择伐更新的过程及其特点
1、方法: 植苗更新和播种更新。最常用的是植苗更新。 2、技术要点:
六大造林技术措施 更新要及时
最好采伐当年更新,最迟第2年更新。 减少人工更新——形成人天混。
充分利用天然更新
17
四、皆伐的种类
伐区:同一年度内用相同采伐类型进行作业的、在地域上 相连的森林地段。 按照伐区的排列方式,分为3类。 带状间隔皆伐:是将整个采伐的林分划成若干采伐带(伐区), 隔一带采伐一带。几年后,当采伐带内已更新 起来,再伐保留带。 带状连续皆伐:每一个新伐区紧靠前一个伐区设置。 块状皆伐: 地形变化大或异龄林分片状混交时,可块状采伐。
29
4.后伐
全面解放林下更新幼树的采伐。
受光伐后3~5年,幼树接近或达到郁闭状态,不需要老树的保护。 后伐必须及时进行,一方面为保证幼树的生长需求;另一方面, 幼树越高, 在伐木、集材过程中受害越大。
30
31
二、渐伐的种类
伐区排列方式不同,分为均匀渐伐、带状渐伐和群状渐伐。 1.均匀渐伐 uniformed method 在预定要进行渐伐的全林范围内,同时均匀地进行预备伐、 下种伐、受光伐和后伐。 2.带状渐伐 strip-shelter wood method 将伐区分成若干带,在各带上顺次进行各个步骤的渐伐。 3.群状渐伐 group-shelter wood method 将生长有幼苗幼树而上层林木稀疏的地段作为基点,先进 行采伐,然后向四周逐渐扩大到全林,至最后老林伐尽时, 出现许多金字塔形的新林树群。
18
四、皆伐的种类
带状间隔皆伐,带状连续皆伐
19
五、皆伐的评价
优点: 简便易行,利于机械化作业,成本低,便于人工更新 缺点: 对环境改变剧烈,天然更新相对困难,不利于保持水土, 削弱森林稳定性
20
云南思茅松的“剃光头”
/bbs/thread-6051-1-1.html
择伐:单株或群状采伐掉成熟林木,形成并始终保持异龄林。 过程: 1、每次在林中有选择性的伐去一部分成熟木,林地上始 终保持着多龄级林木。 2、森林的天然更新是连续进行的,择伐后更新的林分仍 是异龄复层林。
39
一、择伐更新的过程及其特点
特点:
符合森林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 疏开林冠; 改善环境作用强 更新一般有保障
42
三、择伐的种类
1.集约择伐法 (3)集约择伐的技术要点 采伐强度——采伐量与林木净生长量平衡。 采伐木的选择 “采大留小、采劣留优” 。 集约择伐技术要求高。
43
三、择伐的种类
2、粗放择伐(extensive selection felling) 着重于木材的利用,取 材是主要目的,忽视今后森林的产量与质量。
41
三、择伐的种类
1.集约择伐法 (2)群状择伐(group selection felling),是小团状的采伐成熟木, 每块可包括两株或更多的林木,块的最大直径可达周围树高的 2倍。 特 点: 择伐地块大小依树种对光照的要求确定,喜光树种大些; 择伐地块由同龄的树木所组成,但全林仍是异龄的。 一般采用天然更新,更新不良时,用人工更新加以辅助。
采伐方式与更新方式相对应 皆伐迹地或没有天然更新条件的地方,采用人工更新。 渐伐和择伐迹地和有天然更新条件的地区,可利用天然更新,
必要时辅以人工更新;
7
如何选择适宜的主伐方式 ?
1)林种的差异
如水源涵养林分,不易皆伐。
2)林分的结构
如异龄复层林,中小径木为珍贵树种者 ( 如阔叶红松林 ) , 则采用择伐与天然更新; 杨、桦、栎等次生阔叶林,往往采用皆伐。
8
如何选择适宜的主伐方式 ?
3) 林分与树种的更新特点
林下更新较好,采用不同强度的择伐与渐伐; 目的树种为阳性,种子易飞散、成苗(如落叶松、马尾松), 宜采用皆伐; 主伐与更新统一计算成本
4) 最佳经济效益
5) 经济和生态上的可持续 持续高产,结构稳定,多功能发挥
9
第一节
皆伐与更新
第二节 第三节
渐伐与更新 择伐与更新
10
第一节
皆伐与更新
一、皆伐迹地环境条件特点 二、皆伐迹地天然更新 三、皆伐迹地人工更新 四、皆伐的种类 五、皆伐的评价
11
12
一、皆伐迹地环境条件特点
地表温度升高,湿度降低; 更新苗易发生霜冻、日灼危害和病虫害; 新皆伐迹地杂草灌丛少,后期阳性杂草侵占,根系盘结。
采用径级择伐。确定采伐木的标准主要是径级,即根据对 木材的要求,决定最低的采伐径级。凡在最低采伐径级以 上的林木才采伐。 目前东北林区均采用集约择伐。
44
三、择伐的评价
1.优点
① ②
择伐作业保持森林的整体性、连续性、再生性 改善林分卫生状况,促进更新过程
③ 林生态系统具有最高的生物多样性 ④ 择伐林的环境保护(温、湿、通气)作用最好 ⑤ 伐后形成的异龄复层林,抗风倒、风折与病虫害的能力较强 ⑥ 更新有保障,更新费用降低 ⑦ 美学价值维护好
林地环境
气候条件
15
二、皆伐迹地的天然更新
通常采取的3个更新措施: 1.保留母树 补充更新种子的来源; 2.采伐迹地清理和整地 清理——清除杂草、灌木 整地——增加种子与土壤接触机会。 3.保留前更幼树 前更幼树在皆伐后,光照充足,生长迅速。 保留可提前郁闭,缩短培育周期。
16
三、皆伐迹地的人工更新
13
二、皆伐迹地的天然更新
皆伐迹地的天然更新通过天然下种和萌芽更新实现。 (一)种子来源 1.邻近林分 种子主要靠风播于全伐区。 2.采伐木 当采伐作业为种子年时,更新种子可来自采伐木。 3.地被物 森林土壤和枯枝落叶层中储存 —— 种子库。
14
二、皆伐迹地的天然更新
(二)实现天然更新的措施 良好的天然更新,应有足够的种源,有适于种子发芽与幼苗 生长的林地环境和气候条件,称为天然更新三要素。 种 源
3
森林主伐:
对成熟林分或部分成熟林木进行的采伐。 使森林成为永续利用的资源。
主伐的目的: 不仅是获取木材,更重要的是保证森林更新,
4
主伐方式的分类
主伐方式基本可以分为3种类型。 皆伐:短期内一次采伐全部林木,人工更新或天然更新恢复森林。 渐伐:在较长期间内(不超过1个龄级期)分数次采伐掉伐区上的成 熟林木。 皆伐和间伐后一般均形成同龄林。 择伐:单株或群状采伐掉成熟林木,形成并始终保持异龄林。
46
THE
END
47
45
三、择伐的评价
2.缺点 ① 成本高 由于采伐强度小、间隔期短,采伐分散,除采伐老 龄木外,还兼顾抚育中、小径木,因此采伐集材都比较费工, 生产成本高。 ② 对保留木破坏严重 ③ 技术条件高。 ④ 不利于喜光树种的更新与成长。不形成大的林隙。 伐倒木很容易砸坏中小径木与幼树,在 10%左右。当用机械集材时,破坏更为严重。
21
22
23
24
大小兴安岭将全面停止主伐 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全面启动。从2010年开 始,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将全面停止林木主伐生产,恢复 荒山造林,加大人工中幼龄林和天然次生林的抚育。
25第Leabharlann 节渐伐与更新一、渐伐更新过程及其特点 二、渐伐的种类 三、渐伐的评价
26
一、渐伐更新过程及期特点
采伐成熟木代替自然枯死和
伐去部分上层木,改善林内光照,提高土 保留有较多的林木,森林环境条件好,有
壤温度和养分有效性;
助于种子发芽与幼苗幼树的生长。
40
二、择伐的种类
择伐就其经营的集约程度,分为集约择伐与粗放择伐。 1.集约择伐法 (1)单株择伐(single-tree selection felling),是在林地上伐去单株 散生的成过熟和劣质的林木。 特点:采伐后,形成的林隙地面积较小,对森林环境的影响不 大。更新林木受毗邻树木的压抑,只有较耐荫的树种才能得到 更新。
5
主伐方式和森林更新 森林更新:指天然林或人工林经过采伐、火烧或因其它自然灾 害而消失后,在这些迹地上自然或人为重新恢复森林的过 程。 人工更新要求: 在采伐后的当年或者次年内必须完成更新造林任务。
更新方法:人工更新,天然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根据更新时间,则可分为伐前更新和伐后更新。
6
主伐方式和森林更新方法的联系:
渐伐:在较长期间内(不超过1个龄级期)分数次采伐掉 伐区上的成熟林木。
渐伐一方面保留母树促进结实与更新,同时保留母树对幼苗 的保护作用。 典型的渐伐可以分为 预备伐、下种伐、受光伐和后伐4个步骤 但是并非每个步骤都是必须的。在整个过程,郁闭度逐渐降 低,生长环境对种子萌发,幼苗、幼树生长越来越有利。
32
带状渐伐 示意图
33
群状渐伐 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