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学习物理不仅要掌握物理知识,还要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在下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中,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相同的是A. 甲、乙B. 乙、丙C. 甲、丙D. 丙、丁【答案】B【解析】甲属于实验法,丁属于控制变量法,乙和丙都体现放大的思想,故B正确。
2.在“车让人”交通安全活动中,交警部门要求汽车在斑马线前停车让人。
以8 m/s匀速行驶的汽车,当车头离斑马线8 m时司机看到斑马线上有行人通过,已知该车刹车时最大加速度为5 m/s2,驾驶员反应时间为0.2 s。
若驾驶员看到斑马线上有行人时立即紧急刹车,则A. 汽车能保证车让人B. 从开始发现情况到车停下来汽车通过的距离是6.4 mC. 从开始发现情况到车停下来汽车运动的时间是1.6 sD. 在驾驶员反应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距离是1 m【答案】A【解析】【分析】反应时间内汽车匀速运动,求解此过程汽车运动的距离,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减速到零的时间,然后求出位移,判断是否超过停车线。
【详解】若驾驶员反应时间为t 1=0.2s ,反应时间的位移:x 1=8m/s×0.2s=1.6m ;刹车的距离2228 6.4225v x m a ===⨯,刹车的时间:281.65v t s s a === 则车前行最短距离为x=x 1+x 2=1.4m+6.4m=7.8m<8m ,车运动的时间为t=t 1+t 2=1.8s ,故该汽车能保证车让人,故BCD 错误,A 正确;故选A 。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速度位移公式、位移时间 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同时要注意刹车的末速度可能是0。
3.如图所示为一俯视图。
其中甲只能在圆心为O 的圆形路径a 上移动,乙只能在沿半径方向的路径b 上前后移动。
路径a 的圆心O 处有一个轻小物体B ,三条橡皮轻绳拴着B ,其中一条的一端固定在墙壁上的A 点,其他两条的一端分别在甲、乙手中。
现甲开始沿路径a 逆时针缓慢移动,同时乙在路径b 上配合移动,以使B 能位于O 点处。
已知甲乙二人都用水平力拉动橡皮绳,且甲在移动中发现只有两个位置处能使B 处于O 点。
则与之相应的两次乙的位置中,离圆心O 更近的是A. 第一次B. 第二次C. 两次一样近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详解】对B 受力分析,在水平方向受到三条橡皮对其作用,设这三个力分别为AB F 、a F 、F b ,由于使B 能位于O 点处,所以则有AB F 大小方向不变,F b 的方向不变,a F 大小不变,方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所以可作以力AB F 的首为圆心,以a F 为半径的圆与F b 的延长线相交两点,作图如图,即甲在移动中只有两个位置处能使B 处于O 点,所以与之相应的两次乙的位置中,离圆心O 更近的是第二次,故选项B 正确,A 、C 、D 错误。
4.“蹦极”是一项体育运动。
某人(视为质点)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点自由下落,如图所示。
图中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b是人静止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人在从P点落下到最低点c 的过程中A. ab段,人处于失重状态B. 在a点人的速度最大C. 在bc段,人处于失重状态D. 在c点,人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答案】A【解析】【详解】在ab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受到的合力向下,有向下的加速度,人向下做加速运动,处于失重状态,随绳子的拉力的增大,向下的合外力减小,所以向下的加速度逐渐减小;在bc段绳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人受到的合力向上,有向上的加速度,人向下做减速运动,处于超重状态,而且加速度随绳子的拉力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在ac段人的速度先增加后减小,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加,在b点人的速度最大,在c点,绳的形变量最大,绳的拉力最大,向上的加速度,人的速度为零,故选项A正确,B、C、D错误。
5.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形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有质量相同的小球A和B,沿着筒的内壁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A的运动半径较大,则A. A 球的线速度必大于B 球的线速度B. A 球的角速度必大于B 球的角速度C. A 球的运动频率必大于B 球的运动频率D. A 球对筒壁的压力必大于B 球对筒壁的压力【答案】A【解析】【详解】A 、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对小球受力分析,小球受力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mg mv F tan rθ==,解得线速度的大小:v =A 的转动半径较大, A 球的线速度必大于B 球的线速度,故选项A 正确;B 、根据v r ω=可得角速度大小为:v r ω==,A 的转动半径较大, A 球的角速度必小于于B 球的角速度,故选项B 错误;C 、周期为22T πω==,A 的转动半径较大,A 的周期大于B 的周期,所以A 的频率小于B 的频率,故选项C 错误;D 、由受力分析图可知,球受到的支持力N mg F sin θ=,由于质量相同和角度θ相同,则筒壁对A 、B 两球的支持力相等,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两球对筒壁的压力相等,故选项D 错误。
6.如图所示,长为L 的轻杆,一端固定有一个质量为m 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水平转轴O 上,杆随转轴O 在竖直平面内匀速转动,角速度为ω,某时刻杆对球的作用力为F ,方向恰好与杆垂直,此时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tan θ=g/(ω2L)B. sin θ=ω2L/gC. θ=0D. F=mg/cos θ【答案】B【解析】 【详解】小球所受重力和杆子的作用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mgsin mL θω=,解得2 L sin gωθ=,故选项B 正确,A 、C 、D 错误。
7.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x -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1时刻甲车从后面追上乙车B. t 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C. t 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D. 0到t 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等于甲车的平均速度【答案】D【解析】【详解】AB 、甲乙两车在同一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由图知在1t 时刻前,甲车在乙车的前面,经过时间1t 位移又相等,可知在1t 时刻乙车刚好从后面追上甲车,两车相遇,相距最近,故选项A 、B 错误;C 、在1t 时刻,乙图象切线的斜率大于甲的斜率,所以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选项C 错误;D 、0到1t 时间内,甲乙两车位移相等,根据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可知0到1t 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等于甲车的平均速度,故选项D 正确。
8.如图所示,ACB 是一个半径为R 的半圆柱面的横截面,直径AB 水平,C 为截面上的最低点,AC 间有一斜面,从A 点以大小不同的初速度v 1、v 2沿AB 方向水平抛出两个小球,a 和b ,分别落在斜面AC 和圆弧面CB 上,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初速度v 1可能大于v 2B. a 球的飞行时间可能比b 球长C. 若v 2大小合适,可使b 球垂直撞击到圆弧面CB 上D. a 球接触斜面前的瞬间,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答案】B【解析】【详解】A 、两个小球都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由x =v 0t 得知t 相同时,水平位移越大,对应的初速度越大,则知初速度v 1一定小于v 2.故A 错误.B 、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由212h gt =,得g h t 2=,若a 球下落的高度大于b 球的高度,则a 球的飞行时间比b 球长;故B 正确.C 、根据平抛运动的推论:平抛运动瞬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交水平位移的中点,作出b 球垂直撞击到圆弧面CB 上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与AB 的交点一定在O 点的左侧,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不可能通过O 点,所以b 球不可能与CB 面垂直,即b 球不可能垂直撞击到圆弧面CB 上,故C 错误.D、由几何知识得知AC面的倾角为45°,运用与C项同样的分析方法:作出a球接触斜面前的瞬间速度反向延长线,可知此瞬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大于45°.故D错误.故选B.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9.关于曲线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B.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一定是恒力C. 曲线运动可能是匀变速运动D. 做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都可能保持不变【答案】ACD【解析】【详解】A、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改变,故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故选项A正确;B、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和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合力不一定是恒力,例如匀速圆周运动,受到的合力指向圆心,不断发生变,故选项B错误。
C、曲线运动可能是匀变速运动,如平抛运动,故选项C正确;D. 做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都可能保持不变,例如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故选项D正确。
10.“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2017年4月20日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它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前,在距离地面约380km的圆轨道上飞行。
已知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约为36000km。
关于“天舟一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线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B. 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C. 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加速度D. 周期小于地球自转周期【答案】BD【解析】【详解】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2GMm mv r r=,解得v =,将“天舟一号”与地球同步卫星比较,由于“天舟一号”的轨道半径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所以“天舟一号”的线速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故选项A 错误;B 、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最大的运行速度,知其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选项B 正确;C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GMm ma r =,解得2GM a r =,将“天舟一号”与地球同步卫星比较,由于“天舟一号”的轨道半径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所以“天舟一号”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加速度,故选项C 错误;D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224GMm m r r Tπ=,解得g R T mr 22324π,由于“天舟一号”的轨道半径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所以“天舟一号”的周期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即“天舟一号”的周期小于地球自转周期,故选项D 正确;11.如图所示三个装置,(a )中桌面光滑,(b )、(c )中桌面粗糙程度相同,(c )用大小为F=Mg 的力替代重物M 进行牵引,桌面上的物体质量为m ,悬挂物理质量为M ,其余均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