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莱特五升六讲义
莱特1+1思维教育辅导讲义
课题
定义新运算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知识点梳理
基本概念:定义一种新的运算符号,这个新的运算符号包含多种基本(混合)运算。
基本思路:严格按照新定义的运算规则,把已知的数代入,转化为加减乘除的运算,然后按照基本运算过程、规律进行运算。
关键问题:正确理解定义的运算符号的意义。
注意事项:1、新的运算不一定符合运算规律,特别注意运算顺序。
例3对两个自然数a和b,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约数的差,定义为a☆b,即a☆b=[a,b]-(a,b)。比如,10和14的最小公倍数是70,最大公约数是2,那么10☆14=70-2=68。
(1)求12☆21的值;
(2)已知6☆x=27,求x的值。
例4对任意的数a,b,定义:f(a)=2a+1,g(b)=b×b。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知识点梳理
经验总结:在配比的过程中存在这样的一个反比例关系,进行混合的两种溶液的重量和他们浓度的变化成反比。
溶质:溶解在其它物质里的物质(例如糖、盐、酒精等)叫溶质。
溶剂: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例如水、汽油等)叫溶剂。
溶液:溶质和溶剂混合成的液体(例如盐水、糖水等)叫溶液。
基本公式:溶液重量=溶质重量+溶剂重量;
练习:
1、求下列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2、计算下列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3、如图,正方形ABCD中,BD是20厘米,另外C又在以A为圆心的圆周上,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4、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5、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求环形面积。
莱特1+1思维教育辅导讲义
课题
浓度与配比
例题4:求下面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例题5:如图,以小正方形四角的顶点为圆心,边长的一半为半径,作四个圆,在四圆外作一正方形,每边都与其中两个圆各有一个接触点,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例题6、以正方形ABCD的顶点A为圆心,以边长为半径,画一个圆(见下图)。已知正方形面积为16平方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溶质重量=溶液重量×浓度;
浓度=×100%=×100%
理论部分小练习:试推出溶质、溶液、溶剂三者的其它公式。
经验总结:在配比的过程中存在这样的一个反比例关系,进行混合的两种溶液的重量和他们浓度的变化成反比。
以盐水为例,像盐这样能溶于水或其他液体中的纯净物质叫做溶质;像水这样能溶解物质的纯净液体叫做溶剂;溶质与溶剂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质在溶液中所占的百分比叫做浓度,又叫做百分比浓度。
例2定义运算:a⊙b=3a+5ab+kb,其中a,b为任意两个数,k为常数。比如:2⊙7=3×2+5×2×7+7k。
(1)已知5⊙2=73。问:8⊙5与5⊙8的值相等吗?
(2)当k取什么值时,对于任何不同的数a,b,都有a⊙b=b⊙a,即新运算“⊙”符合交换律?
分析:首先应当确定新运算中的常数k,再根据新符号计算。
莱特1+1思维教育辅导讲义
课题
求和巧算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知识点梳理
今天我们重点和同学们研究求和的速算与巧算。在整数运算中有不少巧算的方法。如,利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以及和、差、积、商变化的规律进行巧算,使计算简便。这些简单规律和方法,同样适用于今天研究的内容,下面我们共同研究几例。
分析:要运用公式直接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是行不通的,因为阴影部分的图形是不规则图形,可以运用转化的方法。
例题2:已知正方形面积为12平方厘米,阴影部分是一个内切圆,求圆的面积。
分析:我们把圆心的圆周与正方形的切点连起来,正好连成一个小正方形,小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圆的半径r。
例题3: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AB是圆的直径,并且AB=20厘米,如果阴影1的面积比阴影2的面积大17平方厘米,那么BC的长度是多少?
2、每个新定义的运算符号只能在本题中使用。
教学内容
例1已知a※b=(a+b)-(a-b),求9※2的值。
分析:这是一道很简单的题,把a=9,bபைடு நூலகம்2代入新运算式,即可算出结果。但是,根据四则运算的法则,我们可以先把新运算“※”化简,再求结果。
由例1可知,如果定义的新运算是用四则混合运算表示,那么在符合四则混合运算的性质、法则的前提下,不妨先化简表示式。这样,可以既减少运算量,又提高运算的准确度。
教学内容
例题1.计算:
分析:这道题若按照常规方法,先通分后再求和,计算起来很繁杂,但是我们可以发现
例题2.计算:
分析:直接利用约分的方法求和看来是行不通,如果能把问题简化,结果是很容易算出来的。
所以,像这类题可总结出如下的公式:
例题3.计算:
分析:先将同分母分数相加,然后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计算。
例题4、
4.设m,n是任意的自然数,A是常数,定义运算m⊙n=(A×m-n)÷4,并且2⊙3=0.75。试确定常数A,并计算:(5⊙7)×(2⊙2)÷(3⊙2)。
5、对于任意的自然数a,b,定义:f(a)=a×a-1,g(b)=b÷2+1。
(1)求f(g(6))-g(f(3))的值;
(2)已知f(g(x))=8,求x的值。
分析:把和里的每个加数作恒等变形。
例题5、
分析:此题需要用连续自然数求和公式;
复习:怎么求 =?
等差数列:相邻两项的差为同一个数。
公式:(首项+末项) 项数 2
练习:
1、
2、
3、
4、
5、
6、
7、
8、
9、
10、如果
那么
莱特1+1思维教育辅导讲义
课题
图形与面积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知识点梳理
在图形面积的计算问题中,一般包括简单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面积的计算和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1)求f(5)-g(3)的值;
(2)求f(g(2))+g(f(2))的值;
(3)已知f(x+1)=21,求x的值。
练习:
2.定义两种运算“※”和“△”如下:
a※b表示a,b两数中较小的数的3倍,a△b表示a,b两数中较大的数的2.5倍。比如:4※5=4×3=12,4△5=5×2.5=12.5。计算:[(0.6※0.5)+(0.3△0.8)]÷[(1.2※0.7)-(0.64△0.2)]。
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同样需要观察图形的特点,必要时还要把图形做些变形来考虑,通过解答这类题目,可以使同学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这类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内容
课前复习:面积公式计算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梯形:圆形:平行四边形:
例题1:甲、乙都是正方形,a等于12厘米,b等于10厘米,求阴影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