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3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3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3(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2.华生认为心理学应该只把可观察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这种观点与下列关于心理学研究的特点最为吻合的是( )。

(分数:2.00)A.心理学研究是基于事实的、系统的观察√B.心理学与社会历史背景分不开C.遗传和环境共同影响行为D.人类的经验世界是高度主观的解析:解析:行为主义强调心理学的客观性,认为人的所有行为都是由环境的强化而来的,忽略甚至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

华生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用实验的方法,反对内省法。

在华生看来,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而无法对它进行客观的研究,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应该是意识,而应该是可以观察的事件,即行为。

行为主义虽然强调环境对人的作用,但是它所研究的环境是简单的、当前的一些刺激、强化物等,而B项提到的社会历史背景主要指文化因素,这并不是行为主义所考虑的范畴,所以不选。

行为主义只强调环境的作用而否认遗传的作用,故也不选C。

3.采用脑毁损技术用白鼠进行了一系列走迷宫实验的是( )。

(分数:2.00)A.弗罗伦斯B.潘菲尔德C.拉什利√D.波伊劳德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大脑功能整体说的理解和掌握。

19世纪中叶,弗罗伦斯采用局部毁损法,切除动物脑的一部分,发现切除皮层引起的功能丧失会在以后被其他脑区代替。

20世纪初,拉什利采用脑毁损技术用白鼠进行了一系列走迷宫实验。

结果发现,学习活动的效率与大脑皮层受损面积的大小成反比,而与受到损伤的部位无关,从而提出了整体说。

4.下列对大脑机能的定位说描述正确的是( )。

(分数:2.00)A.真正的定位说始于对失语症病人的临床研究√B.定位说主要采用电刺激法C.定位说只是颅相学的延续D.定位说缺少科学依据解析:解析:真正的定位说始于波伊劳德、布洛卡、威尔尼克对失语症病人的研究,其他选项都是片面的。

5.“黑暗”感觉是指( )。

(分数:2.00)A.内脏感觉√B.色觉C.明度D.感觉适应解析:解析:“黑暗”感觉是针对内脏感觉性质不确定、缺乏准确的定位而言的。

6.下列关于形状知觉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2.00)A.图形识别比特征分析更高级B.当客观上不存在刺激的梯度变化时,人们在一片同质的视野中也能看到轮廓C.人对形的识别始于对点、线、面、朝向和运动等的分析与检测D.视觉系统对特征的检测需要触觉和动觉的协同活动以及意识的努力√解析:解析:视觉系统对原始特征的检测是自动的,不需要意识努力,其他选项都正确。

7.让被试进行自由回忆实验时,被试在反复多次的回忆中,有回忆相同单词的倾向。

这表明被试采用了( )的编码方式。

(分数:2.00)A.按语义类别编码B.以语言的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C.主观组织√D.分类法解析:解析:按语义类别编码和主观组织的区别在于:前者记忆材料本身就是有联系的,被试只是做归类;而后者材料本身是没有联系的,被试按照位置等其他非语义的信息对单词进行了归类。

在自由回忆实验中,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选取的单词都是无关联的。

8.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斯腾伯格爱情三元论(爱情三角理论)中的要素?( )。

(分数:2.00)A.激情B.承诺C.亲密D.道德√解析:解析:爱情三元论(爱情三角形理论)的三要素包括亲密、激情、承诺。

9.最先提出“语言定位于大脑额叶”的人是( )。

(分数:2.00)A.威尔尼克B.布洛卡C.潘菲尔德D.波伊劳德√解析:解析:最先提出“语言定位于大脑额叶”的人是波伊劳德。

10.关于味觉和嗅觉的相似之处,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2.00)A.都包含四种基本的味觉或嗅觉B.神经冲动都通过丘脑才到达皮层C.感受到的都是可溶于液体的化学刺激√D.以上都对解析:解析:此处考的是对味觉和嗅觉的认识。

味觉有酸甜苦咸四种,但是很难对嗅觉进行分类。

嗅觉是唯一一种并不需要通过丘脑到达大脑皮层的感觉。

嗅觉是一种远感,即它是通过长距离感受化学刺激的感觉。

相比之下,味觉是一种近感,但是两者感受到的都是溶于液体的化学刺激。

此题也可用排除法。

11.“我一直认为这家餐馆的饭菜很难吃,后来和朋友来了几次之后,才发现这家的菜还是不错的。

”这种说法与以下哪个理论最为符合?( )。

(分数:2.00)A.社会比较理论B.认知失调√C.公平世界偏见D.平衡理论解析:解析:认知失调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点。

中国古代哲学讲究“知行合一”,与认知失调这一理论异曲同工。

当一个人的认知与行为出现矛盾的时候,要么改变态度,要么改变行为,要么引入一个新变量来缓和矛盾,以达到平衡与统一。

12.人们常说“投桃报李”,这体现了人际关系中的( )。

(分数:2.00)A.功利原则B.交互原则√C.自我价值保护原则D.人际吸引水平的增减原则解析:解析:“投桃报李”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形容友谊深厚。

功利原则强调的是人际交往过程中需要保持交换的对等。

交互原则强调的是人际交往行为倾向的相互对应。

自我价值保护原则是指,人为了保护自我价值,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一种防止自我价值遭遇否定的自我支持倾向。

人际吸引水平的增减原则是指,我们会更加喜欢那些一开始对你评价差、后来对你评价好的人。

13.煤块在日光下看上去仍是黑的,这属于( )恒常性。

(分数:2.00)A.知觉B.明度√C.颜色D.形状解析:解析:我们看到的物体的明度或视亮度,并不取决于照明条件,而是取决于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

当照明条件改变时,物体的相对明度保持不变,叫作明度恒常性。

注意题干中“目光下”三字突出其“照明条件”。

14.晚上十点,学生们都在各自宿舍里做各自的事情。

突然,大家被楼道里响起的狗叫声吸引,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

(分数:2.00)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前注意D.随意后注意解析:解析:明晰概念就可轻易找到答案。

但要注意的是,并没有选项C这种类型的“注意”。

15.小明采用反证法证明几何命题,这属于( )策略。

(分数:2.00)A.手段一目的分析B.逆向工作法(逆向搜索) √C.计划法D.联想法解析:解析:逆向工作法就是从问题的目的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

反证法就是根据结论去逆推原因产生的过程。

16.两条向远方延伸的平行线看起来趋于接近,这是( )。

(分数:2.00)A.对象重叠B.空气透视C.纹理梯度D.线条透视√解析:解析:这属于线条透视。

17.记忆的SPI论试图将记忆系统和记忆过程统一到一个更综合的框架中,它是由( )提出来的。

(分数:2.00)A.拉什利B.布洛卡C.图尔文√D.艾克尔斯解析:解析:图尔文1995年提出记忆的SPI理论。

该理论试图将记忆系统和记忆过程统一到一个更综合的框架中。

18.人们在交谈中提到黄山时,脑海中重现迎客松的形象,这是( )。

(分数:2.00)A.回忆B.重现C.表象√D.想象解析:解析:提到黄山,人脑海中重现迎客松的形象属于表象的特点,判断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重现”二字。

19.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 )。

(分数:2.00)A.模仿能力B.创造力C.液体能力√D.晶体能力解析:解析:液体能力(液体智力)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取决于个人的禀赋较少依赖文化和知识的内容。

20.司马紫衣非常钦佩蔡元培先生,所以也非常喜爱北京大学。

这种态度可以用哪种态度形成理论解释?( )。

(分数:2.00)A.学习理论√B.情感理论C.认知理论D.文化理论解析:解析:A项主要与联结、强化和模仿有关,柯尔曼则认为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与三个社会化过程(服从、认同和内化)有关,司马紫衣的现象可以用联结和认同解释;B项主要强调价值观和感觉反应;C项的认知理论强调对行为结果的认识和评价对态度的影响,强调社会压力;D项则强调文化对态度的影响。

21.以下词语中,反映情感的是( )。

(分数:2.00)A.怒气冲冲B.灰心丧气C.忠心耿耿√D.呼天抢地解析:解析:情绪有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表现;情感比较内隐,多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存在。

A、B、D项都是情绪,只有C项是情感。

22.在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型中,“符号”属于哪个维度?( )。

(分数:2.00)A.内容√B.操作C.产品D.都不是解析:解析:三个维度分别为:内容,指智力活动的对象或材料,包括听觉、视觉、符号、语义、行为;操作,指智力活动的过程,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评价;产品,指智力活动的结果,包括单元、类别、关系、体系、转换、蕴含。

二、多选题(总题数:6,分数:12.00)23.若一个人的丘脑受到损伤,可能发生的情况主要有( )。

(分数:2.00)A.有人大声地叫他的名字,他却充耳不闻√B.前面有一堵墙,他却视而不见√C.走过一个飘香的蛋糕店,他却不闻其香D.大家共进午餐,其他人都认为菜肴味道鲜美,他却觉得索然无味√解析:解析:丘脑的主要功能是作为中转站来传递感觉信息,如果丘脑受到损伤,可能导致失明、失聪或者其他感觉的缺失。

但嗅觉信息不经过丘脑,而是直接被传递至大脑皮层进行加工处理。

因此,丘脑受伤并不影响嗅觉。

24.在做完形填空时,对空格的知觉加工过程为( )。

(分数:2.00)A.直接加工B.间接加工√C.自下而上的加工D.自上而下的加工√解析:解析:直接知觉过程是知觉者从环境中获得信息并直接对其进行反映。

间接知觉过程是知觉者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来对环境事物进行反映。

完形填空需要应用自己的知识进行解答,所以是间接知觉。

自上而下加工是指人在知觉时,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概念来加工当前信息的过程,因此也是正确选项。

25.下列属于原型启发的例子有( )。

(分数:2.00)A.瓦特看到水开时蒸汽把壶盖顶起来,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B.牛顿看到苹果掉到地上,由此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C.阿基米德洗澡时觉得身体受到水的浮力,由此发现了浮力定律√D.鲁班被带齿的丝毛草划破了皮肤,由此发明了锯子√解析:解析:注意区分以下几个概念。

原型启发是指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某种事物中看出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或途径的现象。

定势指先前解决问题的方法影响了后来同种问题的解决。

功能固着是指人们只了解物体的主要用途,限制将物体移作他用。

26.根据伊扎德的情绪理论,情绪有哪几个维度?( )。

(分数:2.00)A.愉快度√B.紧张度√C.激动度√D.确信度√解析:解析:根据伊扎德的情绪理论,情绪由愉快度、紧张度、激动度、确信度四个维度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