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2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2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2(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2.“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俗话反映的是( )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分数:2.00)A.社会文化B.家庭环境C.自然物理D.早期童年经验√解析:解析:3岁和7岁都是人的童年时代。

3.脑功能定位说始于( )和斯柏兹姆提出的颅相学。

(分数:2.00)A.潘菲尔德B.鲁利C.弗罗伦斯D.加尔√解析:解析:脑功能定位说开始于加尔和斯柏兹姆提出的颅相学,加尔检查了颅骨的外部特征,并将这些特征与行为的某些方面联系起来。

4.下列对人的大脑两半球描述错误的是( )。

(分数:2.00)A.右半球略大于和重于左半球B.右半球的灰质多于左半球√C.左右半球的颞叶不对称性与丘脑的不对称性有关D.左右半球的各种神经递质的分布是不平衡的解析:解析:大脑两半球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明显的差异,A、C、D三项都是正确的描述,但左半球的灰质多于右半球。

5.下列有关听觉理论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2.00)A.频率理论强调基底膜不同部位的神经纤维的长度对辨别音调的作用B.共鸣理论认为当声音频率低于400赫兹时,听神经的个别纤维的反应频率是和声音频率对应的C.行波理论认为随着外来声音频率的不同,基底膜最大振幅所在的部位也不同,人耳因而得以实现对不同频率的分析√D.神经齐射理论认为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镫骨按相同频率运动的,振动的频率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解析:解析:选项A是对共鸣理论的描述;选项B是对神经齐射理论的描述;选项D是对频率理论的描述。

6.人们认为月光下的粉笔仍是白色的,这是因为( )。

(分数:2.00)A.错觉B.幻觉C.明度恒常性√D.颜色恒常性解析:解析:照明条件改变,物体的相对明度仍然保持不变,这体现了明度恒常性的作用。

“仍”字体现了照明条件的改变。

注意题干中“月光下”三个字,突出了其照明条件。

7.在再认测验中,个体对低频词的再认成绩比对高频词的再认成绩( )。

(分数:2.00)A.更差√B.一样C.更好D.无规律解析:解析:在再认测验中,单词的使用频率高,对单词的觉察阈限就低,识别单词的时间就短。

相反,单词的使用频率低,对单词的觉察阈限就高,识别的时间就长。

这就是单词识别中的频率效应。

8.有心理学家告诉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避免为了提高孩子的某些行为(如完成阅读、做家务事等)的频次,而对孩子进行物质奖励,因为这有可能会降低孩子参与活动的内在动机。

这种由于外在动机的增加而使得内在动机减少的现象被称为( )。

(分数:2.00)A.附加价值策略B.低球技术C.过度理由效应√D.“登门槛”效应解析:解析:附加价值策略是指,向对方提出一个请求,在对方尚在考虑时马上提供一个小的诱因来使得对方更可能同意自己的请求。

低球技术是指先让对方看到答应后的好处,等对方答应后再让对方得知之后的附加代价。

过度理由效应是由于更具吸引力的外在原因,使得行为者低估了内在原因引发该行为的可能性,降低了行为者的内在动机。

“登门槛”效应是指先提出一个小的要求(先把一只脚放在门槛内),从而使得别人接受较大要求的可能性增大。

9.没去过滕王阁的人,吟诵《滕王阁序》,在脑海里形成一幅美景。

这属于( )。

(分数:2.00)A.表象B.创造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解析:解析:根据定义即可判断这是再造想象。

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上有一个《沁园春.雪》的例子与此类似。

10.( )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分数:2.00)A.动机B.需要√C.意志D.意识解析:解析:这个就是需要的定义。

11.有这么一种现象,当你和很多人在一起的时候,你的表现会比独自一个人的时候好很多。

这个例子与以下哪个选项一致?( )。

(分数:2.00)A.社会比较理论B.社会助长√C.社会交换论D.公平理论解析:解析:当有旁观者在场的时候,个人往往会有超常的表现,这就是一种社会助长效应。

但需要注意的是,社会促进只适应于难度较低的任务,霍桑效应也一样,请联系动机部分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理解。

社会比较指个体利用他人作为比较的尺度进行自我评价。

12.“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这句话体现出人们从众的原因是( )。

(分数:2.00)A.行为参照一定向的需要B.对偏离的恐惧√C.与群体融合的需要D.群体的凝聚力解析:解析:此格言原是比喻才能或品行出众的人容易受到嫉妒、指责。

在此可以引申为个人对群体的偏离,会面临群体的强大压力乃至严厉制裁。

在一些情境中,人们为了被人喜欢和避免被拒绝而选择从众。

13.特瑞斯曼提出的解释注意选择功能的理论是( )。

(分数:2.00)A.过滤器理论B.衰减理论√C.后期选择理论D.多阶段选择理论解析:解析:过滤器理论是英国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根据双耳分听的一系列实验结果提出的,多伊奇等人提出了后期选择理论,约翰斯顿等人则提出了多阶段选择这个较灵活的理论。

衰减理论的提出者则是特瑞斯曼。

14.五岁的小树很好奇,家里的电扇平时看起来有三片叶片,打开时却看到一个整体的圆盘在旋转,这种现象反映的是( )。

(分数:2.00)A.视觉掩蔽B.视觉适应C.运动后效D.闪光融合√解析:解析:本题为视觉基本现象概念的例子,仔细分辨概念之间的区别,留心观察生活,便不难得出答案。

15.小明为了记住“书桌”“巧克力”这两个词,而在这两个词中间加上一些词语,使它成为“书桌上放着一块巧克力”这样的易记语句,他运用的记忆策略是( )。

(分数:2.00)A.注意策略B.复述策略C.精细复述策略√D.对偶策略解析:解析:复述分为机械性复述和精细复述,精细复述包括联想编码、组织编码、心象编码等,能帮助个体更有效地记住所接受的信息。

在进行词汇学习时,个体需要对词汇进行精细复述,小明采用的策略属于精细复述里的联想编码。

(顺便一提,编这道题的人叫小明,是华南师大的研究生。

)16.一个戴过眼镜的人换了一副新眼镜后,刚开始会觉得不舒服,过了不久,不舒服的感觉就消失了,这属于( )。

(分数:2.00)A.知觉的理解B.知觉恒常性C.知觉适应√D.深度知觉解析:解析:这属于知觉适应。

当视觉输入发生变化时,我们的视觉系统能够适应这种变化,使之恢复到变化前的状态。

17.为了暂时记住朋友的电话号码以便拨号,最适宜的记忆策略是( )。

(分数:2.00)A.复述策略√B.组织策略C.精加工策略D.生成技术解析:解析:只是为了拨号,信息并不需要进入长时记忆,最好的策略是复述。

18.一种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被称为( )。

(分数:2.00)A.理想B.表象C.再造想象D.幻想√解析:解析:区分幻想和理想这两个概念。

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

当人们依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想象未来时,这种想象叫理想。

19.詹姆斯一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认为( )。

(分数:2.00)A.情绪的生理机制不在外周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B.认知在情绪的发生中起着决定性作用C.情绪与动机有密切的联系D.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解析:解析:该理论认为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

20.很多学生认为香港的黑帮很盛行,香港的警察很厉害。

这种社会判断主要来自于( )。

(分数:2.00)A.多元性忽视现象B.记忆偏差C.对他人的间接印象D.媒体扭曲√解析:解析:A项和B项是针对第一手信息的,A项指个体对其他人的情况做出了虚假、错误的猜测;B项指对第一手信息在记忆中的扭曲和重组;c项和D项都是对二手信息产生的现象;C项指通过问接途径获得的一些信息不一定是正确的;而人们对香港黑帮和警察的印象其实大部分来自电影,因此D项更准确。

21.人的快乐情绪主要是通过( )表达出来的。

(分数:2.00)A.眼睛B.前额C.脸颊D.口部√解析:解析:艾克曼(1975)的实验证明,人在表达快乐与厌恶时,口部最重要。

22.在PASS模型中,哪一个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基础?( )。

(分数:2.00)A.注意系统√B.同时性加工系统C.继时性加工系统D.计划系统解析:解析:PASS模型包含三层认知系统:注意系统、信息加工系统和计划系统。

注意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基础;信息加工系统包括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处于中间层;计划系统处于该认知系统的最高层次。

二、多选题(总题数:6,分数:12.00)23.联络神经元主要存在于( )。

(分数:2.00)A.脊髓√B.肌肉C.腺体D.脑√解析:解析:人们根据神经元的形态和功能特征,将其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

联络神经元又称中间神经元,他们只存在于脑和脊髓之中,将来自感觉神经元的神经冲动传递给其他中间神经元或运动神经元,其主要功能是联结传人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的神经冲动。

24.如果某人一只眼睛受到了永久性伤害,他还能利用哪些线索来进行深度知觉?( )。

(分数:2.00)A.调节√B.对象重叠√C.相对高度√D.运动视差√解析:解析:A项是双眼和单眼都可以产生的深度知觉,B、C、D项为单眼线索,单眼线索是指用一只眼睛就能感受的深度线索。

25.下列情形属于定势表现的有( )。

(分数:2.00)A.把13放在英文字母中间会把它读成B,而把它放到阿拉伯数字中间会把它读成13 √B.老师对某位同学印象好,阅卷时会不自觉地多给他几分√C.我因为有个人和我的朋友长得很像,就把这个人当成了我的朋友D.天气预报说明天下雨,我早晨带着伞去上班解析:解析:定势的定义: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26.根据施洛伯格的情绪理论,情绪有哪几个维度?( )。

(分数:2.00)A.愉快一不愉快√B.确信度C.激活水平√D.注意一拒绝√解析:解析:根据施洛伯格的情绪理论,情绪由愉快一不愉快、激活水平、注意一拒绝三个维度组成。

确信度是伊扎德的情绪理论里的维度。

27.态度的测量有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下面哪些方法属于间接测量?( )。

(分数:2.00)A.问卷法B.自陈C.反应时测量√D.生理指标测量√解析:解析:A项和B项是直接测量,可以直接了解被试的态度;C项和D项不能直接了解被试的态度。

28.在下列选项中,可以用好坏进行评价的是( )。

(分数:2.00)A.气质B.性格√C.认知风格D.认知能力√解析:解析:气质是先天的,无好坏之分;性格是后天的,有好坏之分;认知风格是认知方式,是典型行为;能力是成就水平,是人们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有高低或好坏之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