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页 共5页 高二 12 月月考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吕氏
春秋·去私》中“
墨者必须服从巨子(
墨
家
领
袖
)
的
领
导A.
与法家思想本质相同 B.主张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C.力图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
D.充满强烈的社会实践精神 2.汉武帝一方面选派董仲舒出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让其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另一
方 面又重用张汤,鼓励其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
材料主要反映了汉武帝时期( )
A .法家思想的重新崛起
B .儒、法思想并行发展
C .封国威胁了专制皇权
D .诸侯王问题得到解
决 3.下列评价与《战争与和平》不相符的是
①时代的史诗
②近代的《伊利亚特》
③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④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4.梭伦改革后雅典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 ( )
A .战神山议事会
B .四百人议事会
C .公民法庭
D .公民大会
5.商鞅变法是历史上著名的变法运动之一,它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
商鞅变法发
生 在下列哪个时段 ( )
A .公元前 4 世纪前期
B .公元前 4 世纪后期
C .公元前 4 世纪中期
D .公元前 3 世纪中
期 6.战国时期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国国君是( )
A .秦孝公
B .秦惠文王
C .秦昭襄王
D .秦王嬴政
7.商鞅变法内容涉及社会各个领域,下列哪个属于政治措施()
A.实行军功爵制B.奖励耕织C.严格刑罚D.统一度量衡、货
币8.北魏政权的建立者鲜卑族的拓跋部发源于我国的哪一个地区()
A.西域地区B.滇川一带C.北方大漠D.东北大兴安岭北段
9.北魏孝文帝改革体现了民族融合的特点。
这次改革的实际决策者冯太后是哪个民
族( )
A.鲜卑族B.汉族 C.女真族D.蒙古族
10.王兴祖是汉代的一名太学生,性格刚直不阿,在其一生中可能( ) A.学习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B C.抨击高官的贪污行为 D.兴办冶铁业发财致富
11.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土地制度,即国家把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
府缴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均田制创立于下列哪个历史时期()
A.商鞅变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唐朝武则天时期
D.北宋王安石变法
12.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下列哪一种局面( )
A.积贫积弱B.战乱纷争C.政局动荡D.财政困
难13.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争议最大的是( )
A.农田水利法B.方田均税法
C.青苗法和募役法D.均输法和市易
法14.电影、电视艺术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B.科学技术的发展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文学艺术的发展
15.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是16 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两个著名的领导人物,他们的共同
点( )
《基督教原理》B.先定论
《九十五条论纲》D.因信称义
16.在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英国也进行了宗教改革,1534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哪个法
案( )
第4页共5页
第4页 共5页
《权利法案》 17.在 16 世纪的英国,下列哪个君主首先宣布与教皇决裂 (
) A .亨利七世 B .亨利八世 C .伊丽莎白一世 D .伊丽莎白二世
“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 教伦
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 一手指向未来……这就是为什么儒学……虽然于变革动 荡
的
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
到
新社会秩序巩固
后又
被捧
上独
尊地
位“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存天理,灭人欲”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19.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领导这次改革的是哪一位
人物 ( )
A .彼得一世
B .亚历山大一世
C .亚历山大二世
D .尼古拉二
世 20. 结合俄国农奴制改革,你认为下列哪一项说法是不符合实际的( )
A .农民通过购买获得的土地完全归农民所有
B .农民摆脱了地主的奴役,却受到村社的束缚
C .改革后不久俄国曾发生过严重的农民暴动
D .在城市杜马选举中,凡是纳税人不论出身和有无封号,一律有选举权和被选举
权 21.1517年推翻了埃及马木路克王朝的是下列哪一个帝国( )
A .罗马帝国
B .查理曼帝国
C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D .俄罗斯帝
国 22.下列哪一次改革和中国近代发生的洋务运动最为接近 ( )
A .彼得一世改革
B .俄国农奴制改革
C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D .日本明治维新
23.袁隆平培育的杂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②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农业领域获得重大突破
③袁隆平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
④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已经解决了世界性饥饿问题
第4页 共5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4.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下列属于统治阶级的是 ( ) A .农民阶级 B .地
25.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改革派是从哪个阶级中分化出来的( )
A .农民阶级
B .武士阶级
C .资产阶级
D .地主阶
级 26.下列哪个不属于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 ( )
A .废藩置县
B .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
C .推行殖产兴业政策
D .颁布“解负令”
27.明治维新时期,在日本政府“求知识于世界”的开放政策下,进步知识分子大量介绍西
方情况和各种学说,涌现出一些优秀思想家,其中被称作“东方的伏尔泰”的是 ( ) A .福泽谕吉
B .吉2
8
.1889 年日本颁布的《大日本帝国C
.
《人
权宣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9.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的
共同点是 ( ) A .迁都洛阳 B .移风易俗
C .奖励耕战
D .促进了当时社会的封建化进程
3
0.谭其骧在 1994
A
.三
个代表 ““四美” C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D .三个面向 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
31.(20 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公元前 7 世纪,希腊的君主制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是贵族集体当政的国家体制,雅典
的贵族政治也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
但贵族政治是少数贵族集体的统治,普通民众没有权力 参
与政府的运作,由于缺少民众的监督和有效制约,雅典贵族大肆侵吞平民的土地财产,激 化社
会矛盾。
至公元前 7 世纪末,农民抵押土地的记债碑在雅典四郊比比皆是,失去土地的 农
民愤愤不平,下层平民与上层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平民准备以暴力推翻庇护债权人的贵 族政
府,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机。
第4页 共5页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梭伦改革的必要性及特点(10 分)
(2) 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有什么意义?(10 分)
3
2
.
(2
分
)
阅
读
下
列
材
料
并
回
答问
题———谭嗣同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戊戌变法运动产生的背景(10 分)
第4页 共5页
(2) 结合史实,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10 分)
历史月考答案
1-5 CBADC
6-10 ACDBC
11-15 BACCD
16-20 BBDCA
21-25 CCADB
26-30 DABDC
3
1
.(1)必要性: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平(2) 梭伦的经济改革使平民的人身自由得到法律的保障,摆脱了沦为 奴隶的命运,为雅典民
主的形成打下了牢固的阶级基础(5;其 政32.(1) 民族危机严重,特别是甲午战败造成的强烈冲击,使国人认 识到救亡图存迫在眉
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西(2)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旧势力的反对和镇压,如戊戌政变;维新派力 量弱小,不掌握实际权力
,
如
维
新
派
依
靠
的
光
绪
皇
帝
没
有实
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