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理论》
实验报告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号:1406111
学号:1140610217
姓名:田晨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验中心二零一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实验五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
一、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MATLAB 绘制控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2、研究二阶控制系统中 、 对系统阶跃响应的影响
3、掌握系统动态性能指标的获得方法及参数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二、 实验设备
Pc 机一台,MATLAB 软件。
三、实验内容
1、已知二阶单位反馈闭环传递函数系统: 求:(1)当 及 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曲线。
(2)从图中求出系统的动态指标: 超调量M p 、上升时间t p 及过渡过程调
节时间t s 。
(3)分析二阶系统中 、 的值变化对系统阶跃响应曲线的影响。
4.0=n ω,3
5.0=ξ,P M =0.31,s t =27.5S,p t =3.48S 4.0=n ω,5.0=ξ, P M =0.16,s t =20.2S,p t =4.1S ξ越大,超调量越小,调节时间越短,上升时间越长
2.0=n ω,35.0=ξ,P M =0.31,s t =54.9S,p t =6.95S 6.0=n ω,35.0=ξ,P M =0.31,s t =18.3S,p t =2.33S n ω越大,上升时间越小,调节时间越小,超调量不变
2、已知三阶系统单位反馈闭环传递函数为
求: (1) 求取系统闭环极点及其单位阶跃响应,读取动态性能指标。
闭环极点:1234,1,1S S i S i =-=-+=--
1.03, 3.64,0.27p s P t S t S M ===
改变系统闭环极点的位置
(1) 将原极点 S=-4 改成 S=-0.5,
使闭环极点靠近虚轴,观察单位阶跃响应和动态性能指标的变化。
S t S t s p 84.7,12.4== 无超调
(2) 改变系统闭环零点的位置
将原零点 S=-2 改成 S=-1,
观察单位阶跃响应和动态性能指标的变化。
0.504, 3.35,0.84p s p t t M ===
(3)分析零、极点的变化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极点距虚轴越近,超调量越少,上升时间和调节时间越大。
零点距虚轴越近,超调量越大,上升时间越大,调节时间越小。
实验六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使用MATLAB 绘制控制系统根轨迹图的方法;
2、掌握根据根轨迹法对控制系统进行性能分析方法。
二、 实验设备
Pc 机一台,MATLAB 软件。
三、实验内容
1、已知一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求:1)绘制根轨迹。
2)选取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并确定系统稳定的根轨迹增益K 的范围。
3)确定分离点的超调量及开环增益K 。
4)用时域相应曲线验证系统稳定的根轨迹增益K 的范围 5) 分析根轨迹的一般规律。
(1)
(2)系统稳定时根轨迹增益,0.451<K<12 (3)分离点超调量Mp=0,开环增益K=0.451 (4)
Step Response
Tim e (sec)A m p l i t u d e
K=12
K=0.451
2、.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求:1)绘制系统的根轨迹,
2)选择系统当阻尼比 =0.7时系统闭环极点的坐标值及增益K 值。
3)分析系统性能。
(1)
012
34
567
0.10.20.30.40.50.60.70.80.9
1Step Response
Time (sec)A m p l i t u d e
Real Axis
I m a g i n a r y A x i s
(2)坐标值为(-0.162,±162)、(-0.322,±0.322),增益K 值为0.267,3.77。
(3)在虚轴左侧,系统一直稳定。
3、已知开环系统传递函数
)
2)(1()(++=
S S S K
S G
求:1、根轨迹及其闭环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Real Axis
I m a g i n a r y A x i s
2、比较增加一个开环极点s=-3 后,观察根轨迹及其闭环单位阶
跃响应的变化。
系统变得更稳定,无超调,稳定时间增长
4、已知开环系统传递函数)
1()(+=
S S K
S G
求:1、根轨迹及其闭环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2、比较增加一个开环零点s=-2 后,观察根轨迹及其闭环单位阶跃响应的变化。
Root Locus
Real Axis I m a g i n a r y A x i s
实验七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绘制控制系统Bode 图及使用对数稳定性判据的方法;
2、掌握绘制控制系统Nyquist 图及使用Nyquist 稳定性判据的方法。
二、 实验设备
Pc 机一台,MATLAB 软件。
三、实验内容
Root Locus
Real Axis
I m a g i n a r y A x i s
1、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求:(1)绘制当k=10及100时系统的bode 图;
(2)分别求取当k=10及100时的相角裕度及增益裕度;
(3)分析系统稳定性,并用时域响应曲线验证。
(1)K=10
K=100
(2)k=10相角裕度27 增益裕度8.71 k=100相角裕度-21 增益裕度0.23 (3)k=10稳定性高于k=100。
K=10 K=100
Bode Diagram
Gm = 9.54 dB (at 2.24 rad/sec) , P m = 25.4 deg (at 1.23 rad/sec)
Frequency (rad/sec)
10-2
10-1
100
101
10
2
P h a s e (d e g )
M a g n i t u d e (d B )
Bode Diagram
Gm = -10.5 dB (at 2.24 rad/sec) , P m = -23.7 deg (at 3.91 rad/sec)
Frequency (rad/sec)
M a g n i t u d e (d B )10
10
10
10
10
P h a s e (d e g )
2、已知某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求:(1)令,分别绘制 时系统的Nyquist 图;比较分析系统开环增益k 不同时,系统的
Nyquist 图的差异,并得出结论。
K=1
K=2
K=10
Step Response
Time (sec)
A m p l i t u d e
Step Response
Time (sec)
A m p l i t u d e
Nyquist Diagram
Real Axis
I m a g i n a r y A x i s
Nyquist Diagram
Real Axis
I m a g i n a r y A x i s
结论:随着K 的增大,奈奎斯特曲线与实轴的交点向负半轴移动,当交点在(-1,j0)的右侧时,系统不稳定;当交点在(-1,j0)的左侧时,系统稳定。
故而可以通过增大系统的前向增益K 使系统稳定。
(2)令,分别绘制,时系统的Nyquist 图;比较分析不同时,系统的Nyquist 图的差
异,并得出结论。
v=1
v=2
Nyquist Diagram
Real Axis
I m a g i n a r y A x i s
Nyquist Diagram
Real Axis
I m a g i n a r y A x i s
V=3 v=4
-200-150-100-50050
Nyquist Diagram
Real Axis
I
m
a
g
i
n
a
r
y
A
x
i
s
Nyquist Diagram
Real Axis
I
m
a
g
i
n
a
r
y
A
x
i
s
x 104
Nyquist Diagram
Real Axis
I
m
a
g
i
n
a
r
y
A
x
i
s
结论:
V=1时,
V=2时,
V=3时,
V=4时,
实验八线性系统的Simulink仿真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使用Simulink搭建系统模型的方法;
2、学习使用Simulink进行系统仿真及观测稳定性及过渡过程。
二、实验设备
Pc机一台,MATLAB软件。
三、实验内容
1.
(1)v=1,k=1,2,10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2)k=1,v=1,2,3,4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2
(1)
搭建系统模型如下:
示波器显示波形如下:
(2)
搭建系统模型如下:
示波器显示波形如下:
(3)
搭建系统模型如下:
示波器显示波形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