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轴深井泵检修工艺教学提纲

长轴深井泵检修工艺教学提纲

长轴深井泵检修工艺
深井泵检修工艺
一、深井泵检修工艺
1.型号说明:举例
300 RJC 185——12 * 3
级数:即叶轮的个数
单级扬程(m)
设计流量m3/h
泵系列号(长轴深井泵)
井径(口径)
2.主要检修项目
3.水泵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3.1.拆卸前必需准备好工器具:承重梁两根、夹板两付、深井泵冲筒、钢丝
绳、管子钳两把、钳工工具一套、枕木若干、游标卡尺、夹板螺栓、电动扳手一套。

3.2.材料及备品准备:黄油、砂布、钢丝刷、锉刀、防锈漆、煤油、滑石粉、
橡胶轴承、轴承、青壳纸垫、白厚漆、橡胶轴承、轴承润滑脂。

3.3.检修前应检查专用工具与吊具的完好性,存在缺陷的禁止使用,吊具的选
用应满足起重量要求。

4.检修工艺与质量标准
4.1.拆除水泵润滑水管及出水管连接螺栓。

4.2.拆开电动机上部端盖,用深度游标卡尺测量调整螺帽的位置尺寸,并作好
记录,松掉调整螺帽,取下电机止逆盘。

4.3.松掉电动机与泵座连接螺栓,吊出电动机,拆除水泵地脚螺……
4.4.整体将泵体吊上适当高度,在井口放好承重梁,上好专用工具夹板,将泵
落下,使夹板落在承重梁上。

4.5.拆除扬水管与泵座的连接螺栓,吊出泵体,放在忱木上。

4.6.用管子钳松掉联轴器,拆下最上的一根传动短轴。

检查轴承支架应无裂纹
或损坏,橡胶轴承磨损严重的应进行更换,拆卸时橡胶轴承禁止接触油类,防止变质、变形。

4.7.提起一定高度,上好另一组夹板。

使水泵的重量落到专用工具夹板上,拆
除扬水管与扬水管的连接螺栓,吊出扬水管,用管子钳松掉传动轴连接套,并取下其上一节传动轴。

4.8.按上面顺序依次将扬水管和传动轴拆下,直到吊出泵体的工作部件和滤
网。

4.9.扬水管及传动轴分解时应进行编号,对有特定装配关系的配件,分解时应
做记号,并做详细记录。

拆下的扬水管与传动轴应分别存放,泵轴不得相互叠压和承压重物,泵轴螺纹应做好防碰撞保护措施,拆下的扬水管应水平排放整齐,拆下的电动机应采取措施保管,防止受潮或异物掉入。

5.水泵工作部件的拆卸
5.1.拆卸水泵进口处过滤网和吸水。

5.2.测量叶轮的串动量,拆卸下壳部分,将专用冲筒套将固定叶轮的锥形套松
掉,从轴上抽出叶轮。

5.3.取出锥形套、取下泵壳,并测量铜轴承有无严重磨损并决定是否更换。

5.4.用上述方法拆除所有的叶轮和其它泵壳,在拆卸的过程中,不要将锥形套
打坏,同时按拆卸的顺序放置,叶轮和叶壳应作好顺序记号,特别注意要保护好水泵轴,不使它产生弯曲、变形和碰击划伤。

5.5.将工作部件清扫干净。

6.水泵各部件的检查和测量
6.1.检查叶轮口环、壳体的密封环,所有轴承衬套和传动轴镀铬处的磨损情
况。

(1)叶轮口环处的配合间隙和水泵轴与轴套的配合间隙,单边一般为0.35~
0.49mm,不能超过0.5mm,若超过0.5mm,壳体的密封环和轴套必须更
换。

若叶轮口环偏磨严重,则将偏磨部位车圆后,压入铜套。

(2)传动轴与轴承衬套的配合间隙,单边超过0.5mm时,轴承衬套应报废,重
新更换。

传动轴镀铬层有脱落或磨损时,将传动轴调头,使镀铬层完好的一端与轴承结合。

6.2.传动轴必须检查其弯曲情况,要求两端用“V”形铁架起时,用千分表检
查中部跳动,不得超过0.4mm否则应仔细校直。

6.3.检查扬水管止口和结合面腐蚀情况,若不能保证密封时,必须更换。

6.4.所有零件检修完后,用煤油或汽油清扫干净,涂防锈油漆或油脂。

7.水泵工作部件的装复
7.1.在装配之前将水泵轴校直,叶轮和壳体的配合面涂防锈漆与油脂,非配合
面刷防锈漆,橡胶轴承衬套涂滑石粉(切勿与油接触)。

先将第一级叶轮用锥形套固定在水泵轴上,第一级叶轮打紧后,将它连同水泵轴放入下壳中,使叶轮口环端面与下壳密封环端面接触,再将中壳装上并用螺栓与下壳把紧,依此方法,将全部叶轮、叶轮壳装完。

工作部分在装配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工作地点一定要清洁,待装零件的配合面及止口不允许有泥沙或异物混
入,否则影响装配精度。

(2)在装配时,不允许水泵轴串动,为此应将水泵轴的下端与下壳固定。

(3)每级叶轮在用锥形套打紧以前,必须保证口环端面与壳件密封环端面靠
紧,并且已装好的壳体应当对称把紧。

(4)壳体之间的结合面应加一层0.12mm的青壳纸垫,以保证密封性能。

(5)锥形套一般用冲筒连续冲撞三次,即可保证打紧。

(6)装配完毕后,应拧动水泵轴是否转动均匀,检查水泵轴上由壳伸出的长度
是否与检修前一至。

8.水泵总体安装就位及调整
8.1.将滤网与吸入管用螺栓把紧,然后用专用夹板卡在吸入管上端,用准备好
的起吊设备将吸水管吊起,放入井内,夹板落在井口上的两根枕木上,再用另一付专用夹板卡在工作部件上壳的法兰处(将夹板的挡铁朝下,在上壳法兰下部垫两根长铁块),然后把短轴与水泵轴上端的联接器拧紧,将工作部分吊起,垂直置于井口上方,再缓慢下落与吸入管法兰接触,用螺栓把紧,再稍稍吊起,将下部的夹板卸下,将工作部分放入井内,直至夹板落在井口上的枕木上。

8.2.扬水管的安装:装好传动轴拧紧联轴器,传动轴螺纹联轴器连接时,两轴
端面应结合紧密,两轴旋入联轴器的深度应基本相等。

然后用用专用夹板将扬水管吊起,让传动轴穿过扬水管,然后将扬水管法兰与工作部分的上壳法兰用螺栓把紧,扬水管连接法兰螺栓的拧紧力矩应对称均匀。

凡有螺纹、止口和接合面的部位,在安装时必须均匀地涂一层黄油,橡胶轴承应涂滑石粉,不能与油类接触。

8.3.稍稍吊起已装部分,拆下底部的夹板,将扬水管放入井中,在安装下一根
扬水管之前,先将轴承支架装入已放入井中的扬水管端部,然后用相同的方法,依次将所有应下井的扬水管安装在井内。

吊装时,被吊装的部件切勿与地面及其它硬物碰撞,保证已清洗干净的零部件不碰撞、不被划伤,不沾有泥沙或其它脏物。

8.4.管路安装过程中,应将扬水管管口用胶皮或毛毡盖好,防止工具、杂物等
掉入扬水管中。

8.5.每根扬水管安装完后未装支架前,应检查泵轴是否与扬水管同心,若偏斜
较大时,应查找原因,或更换扬水管、传动轴来保证。

8.6.每安装完3-5根扬水管后,应及时检查泵轴伸出的长度是否有变化,若泵
轴伸出长度变化很显著时,应查明原因,进行调整。

8.7.将电动机传动轴与最后一根传动轴用联轴器联接好,同时将泵座与最上面
的扬水管(短管)用螺栓把紧以后,垂直吊起,使电动机传动轴通过泵座的填料函孔伸出,将两扬水管用螺栓把紧。

泵座与扬水管连接后应放在基础上,当泵座底面与基础上平面不平行时,应用垫片调整。

8.8.最后将立式空心轴电动机安放在泵座上,电动机传动轴通过空心轴伸出到
电动机的上部,在电动机传动轴上放入钩头键,并拧上调整螺栓,把润滑水管和水泵出水管连接好,到此水泵安装完毕。

8.9.电动机与泵座应结合紧密,其间不得加垫,当电动机轴与电机空心轴不同
轴时,应在泵座与基础间加垫调整,使两轴保持对中。

防松圈、销紧环以及其它螺纹联接部位一定要拧紧。

8.10.装配完毕后,所剩下的零件均是所带的备件和工具,应妥善保管,切勿丢
失。

二、深井水泵试验
1.启动前检查
1.1.水泵串动量的调整。

调整的方法如下:旋转传动装置轴上的调整螺母,使
传动轴提升,一般在工作状态时,叶轮口环端面离壳体密封环端面2--
3mm为宜,由于传动轴在自由状态时是受压缩的,且有一定的弯曲,在用
调整螺母的同时,应转动水泵传动轴,当水泵传动轴由转动较沉变为转动较轻时,则可以认为叶轮端面与壳体刚刚脱离开,此时作为调整串动量的零点,从这一点开始往上调的量即是水泵的串动量。

由于水泵在工作时,要受到水推力的影响,传动轴将再一次受到拉伸,所以提上来的量要比要求叶轮脱开的间隙大一些,一般从零点开始向上调整4--6mm,然后拧紧锁锭螺母。

1.2.水泵底座水平调整合格,基础螺栓已紧固,盘根填料压盖螺栓松紧合适。

1.3.防倒转装置灵活有效,手动盘车检查应转动灵活,无蹩劲。

1.4.电动机轴承润滑油合格,充足。

1.5.水泵出口阀门开启。

1.6.深井泵试验前须检查润滑水系统工作正常,并加水预润滑橡胶轴承,水泵
启动上水后停止供应润滑水。

2.启动抽水试验
2.1.电动机与泵转向为从电动机向下看为逆时针,与铭牌箭头方向相吻合,水
泵无异常振动和声响。

2.2.电动机与泵传动装置的润滑应正常,电动机轴承部位温度不应大于70。

2.3.盘根填料处温升正常,漏水均匀。

2.4.扬水管各法兰面把和紧密,无渗漏现象,出水口压力表指示正常。

2.5.泵在额定负荷下连续运行时间不应小于2小时。

2.6.在投入运转过程中,有下列情况,必须停泵检查:
(1)电流表波动较大或电流超过额定值时。

(2)水泵有明显的振动时和明显声音异常。

(3)电动机或其它传动装置上的轴承部位温度超过75℃时。

(4)水泵、电动机或其它传动装置有异常现象时。

2.7.试运转以后,应停机检查,若无异常现象,既可投入正常运行。

3.典型故障原因及处理: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