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工作设计与工作研究
第二节 工作设计
一、工作设计的概念及内容 工作设计是对工作进行周密的、有目的的计划
安排,包括工作本身结构设计和与工作有关的 社会的各方面因素的考虑,以及对员工的影响。
工作设计的内容
目标: 提高效率 高满意度
工作设计
1、工作内容 确定
约束条件: 工艺设计 机器设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工作方法 确定
3、工作地布 置
月工人平均在册人数
(三)按人员范围计算的劳动生产率 1、工人劳动生产率
工业总产值(或总产量) 工人劳动生产率= ——————————————
全体生产工人平均人数 2、全员劳动生产率
工业总产值(或总产量) 工人劳动生产率= ——————————————
全体职工平均人数
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一)劳动工具 企业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所必须的生产技术和
这种团队是为了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达到一 个具体目标而建立的。他们有权力对建议或方 案进行实施。
(三)工作丰富化
工作丰富化:是指工作的纵向扩大,即给予 职工更多的责任,更多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机会。 工作丰富化可以给人带来成就感,责任心和得 到认可的满足感
如独立性很强的工作:
1.任务组合,把现有零碎的任务结合起来,形成范围较大的 工作,增加技能多样性和任务完整性。
2.构成自然性的工作单元,使员工能从事完整的工作,从而 看到工作的成果,看到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
第三章 工作设计与工作研 究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劳动生产率 工作设计 工作研究 劳动组织设计
第一节 劳动生产率
一、劳动生产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 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 1、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2、创造人类更多的自由时间
(一)按不同表现形式计算的劳动生产率
某种产品的实物产量 1 实物劳动生产率(实物单位/人)= ———-----------———————
生产该种产品的工人平均人数
2、按价值量计算的劳动生产率
工业总产值(元) 工人劳动生产率(元/人)= ———————————
生产工人平均人数
3、按定额工时计算的劳动生产率
2、工作职务轮换的优点 第一,有利于安全生产 第二,改善作业现场的人际关系 第三,促进了知识与技能的扩大与积累 第四,提高了作业人员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五)团队工作方式
1、解决问题式团队
这种团队的重要任务是研究和解决工作中遇 到的一些问题,他们只提出建议和方案,但并 没有权利决定是否实施。
2、特定目标式团队
务完成
二、工作设计的主要方法 (一)工作专业化
工作专业化:是指一个人工作任务范围的宽 窄,所需技能的多少。 1、工作专业化程度高的优点 ①工作人员只需较少的时间就可掌握工作方法和 步骤; ②工作速度较快,产出高;
③对工作人员的技能和受教育程度的要求较低, 因此人员来源充分,工资水平也不高。
2、工作专业化程度高的缺点
生产设备的技术水平,科学的操作方法的制定 (二)劳动者 操作者的心理需求和情感变化 (三)劳动对象
人力资源着手
1、人力资源的经济投入
2、人员的合理组织和配置
3、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
4、人员激励
5、企业文化建设
(一)积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二)不断改进操作方法 (三)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四)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熟练程度 (五)采用先进合理的劳动组织形式 (六)巩固和加强劳动纪律 (七)实行科学管理
设施布局 其他
4、工作环境 设计
有关数据:
人的生理数据
人的心理数据
疲劳与劳动强 度关系数据
温度、湿度、 通风、照明、 噪音、污染等 标准数据
工作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1、明确生产任务的作业过程 2、通过分工确定工作内容 3、明确每个操作者的工作责任 4、以组织的形式规定分工后的协调,保证任
总产量的定额小时 工人劳动生产率(定额小时/人)= —————————
生产工人平均人数
(二)按不同时间单位计算的劳动生产率 1、小时劳动生产率
产品产量 工人小时劳动生产率= ———————
工人实作工时 2、日劳动生产率
产品产量 工人日劳动生产率= ————————
工人实作工日 3、月劳动生产率
产品产量 工人月劳动生产率= ———————————
3.与客户建立联系,从而增加工作的技能多样性、自主性、 反馈度。
4.纵向扩充工作负荷,赋予员工一些原本属于上级管理者 的职责与控制权,以此缩短工作的“执行层”与“控制层” 之间的距离,增加自主性。
5.开放反馈的渠道,使员工不仅知道自己的绩效,也知道 是否是进步、退步或没有变化。最理想的是让员工在工作中 直接受到反馈,而不是有上司间接转达。这可以增加自主性, 减少被监督意识。
(四)工作职务轮换
定期可以是小时、天、日或数月提供更丰富的工作内容
1、工作职务轮换的主要形式 (1)定期调动:指以若干年为周期的工作场所的变动,
职务内容、所属关系、人事关系都发生变化。
(2)班内定期轮换:根据情况而进行的班内变动,所 属关系、人事关系基本不变。
(3)岗位定期轮换:以2—4小时为单位的有计划的交 替作业。
①工作任务的细分化不容易作得完美,从而会导 致工作的不平衡,工作人员忙闲不均;
②由于工作环节增多,不同环节之间要求有更多 的协作,物流、信息流都较复杂;
③工作的重复性强容易导致诸如效率低下,质量 降低等不利的行为结果。
工作设计中的技术理论观点
泰罗的观点:
工作细分化、单纯化、标准化,每一个人必须 按照标准去做,忽视了人社会性和精神层面, 对于发挥人积极性和能动性不利
只注重个人工作方法的改善和最优,忽视了团 队工作,集体协调的重要性。
追求一种最优的方法,实际上不存在最优,只 有更优
工作设计中的行为理论观点:
人的工作动机有多种:经济需要、社会需要、 成就需要等
应该强调工作设计中人的个性发展,注重激发 人的积极性和劳动效率。
(二)工作扩大化
工作扩大化:是指工作的横向扩大,即增加 每个人工作任务的种类,从而使他们能够完成 一项完整工作(例如,一个产品或提供给顾客 的一项服务)的大部分程序,这样他们可以看 到他们的工作对顾客的意义,从而提高工作积 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