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省属重点高校的办学定位、战略途径、学科特色省内部分高校1.厦门大学办学定位:是一所包括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艺术教育科学和医学科学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战略途径:研究高深学术,养成专门人才,阐扬世界文化,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学科特色:近年来厦门大学按照“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培植特色、加强应用”的思路,坚持“树优势、争一流、创名牌”的理念,逐步构建起基础学科力量雄厚、应用学科前景广阔、交叉学科活跃强劲、新兴学科不断生长,基础巩固、重点突出、交叉融合、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学科体系。
人文社会学科研究实力雄厚,南洋研究、台湾研究、高教研究、经济研究、会计研究等领域居国内领先地位。
2.福州大学办学定位: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福建省属重点大学战略途径:走区域特色创业型强校之路的办学理念,建设我国东南地区强校。
学科特色:坚持理工结合,促进学科协调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开放式办学,与社会紧密结合,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3.福建师范大学办学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主要目标、以培养造就职业市场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方向的教学型大学。
战略途径:把学校建设成服务基础教育、造就优秀专门人才的摇篮,加强科学研究、推动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融入发展大局、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力量,推动对外交流、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窗口学科特色:4.福建农林大学办学定位:教学研究型的综合性大学。
战略途径:到2020年,把学校建设成教学科研并举,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并重,以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为发展重点,立足福建、辐射华东、面向东南亚,优势突出、特色明显、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的综合性大学,成为福建省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知识创新的研究基地、关键技术的攻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綦地,为福建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学科特色:以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为发展重点。
5.华侨大学办学定位:华侨大学是一所以招收华侨、港澳、台湾籍青年为主的多科性综合大学,学校以“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为办学方针,坚持“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办学宗旨和“会通中外、并育德才”的办学理念。
战略途径:以全面发展华文教育、全面建设厦门校区、全面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三大任务为核心,致力于建设成以华文教育为特色、以工程学科为优势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成为海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学科特色:坚持和强化海外华文教育学科特色、工程学科优势,贯彻“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带动整体”的建设思路,发挥以工科为主、理工结合的多学科、跨学科群体优势,立足本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面向学科前沿,使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学科取得较好的学术成就和标志性成果。
6.福建医科大学办学定位:集教学、科研、医疗、预防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省属医科大学。
战略途径:.福建医科大学正大力推进新一轮发展,努力建设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服务的创新药物研究开发平台、基础医学研究创新平台、临床医学诊疗创新平台、公共卫生服务创新平台、医学实验动物服务平台和医学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等六大平台,努力成为海峡西岸医药卫生人才培养中心、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和医疗预防保健中心,跨入国内同类高校先进行列。
学科特色:以医为主,理、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拥有全省优质的医学教育资源,培养的学生在省内、外医疗单位得到广泛认可和肯定。
目前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等医学类及医技类专业已成为我校优势专业。
7.福建中医药大学办学定位:以中医药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
战略途径: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充分利用大学在教育、科研、医疗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在教育方面,突出中医药为主体的办学理念,加强学科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中医药教育质量;在科学研究方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中医临床研究和标准化研究等,加强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尊重中医药自身规律的科学研究,促进中医药继承创新;在医疗保健服务方面,积极参与并适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实施中医药“三名三进”工程,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不断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和服务能力,努力实现中医药教学、科研、医疗等六位一体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中医药特色优势突出的中医药院校,为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学科特色:学校形成了“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带动整体”的学科建设思路,突出中医药优势,凝炼了一批重点学科和学科方向,确定中医学(含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等学科为重点建设学科,并以此带动护理学、心理学、情报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共同发展。
8.漳州师范学院办学定位: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以教育创新为指导,以内涵发展为主题,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努力建设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
战略途径: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博学、明理、砺志、笃行”校训,始终坚持“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教师教育理念,根植闽南,立足福建,面向全国,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以生为本,分流培养,面向社会”的育人指导思想,形成了“传承与创新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与培训衔接,服务与引领并行”,实现与中小学互动发展,共同培育基础教育师资的鲜明办学特色。
学科特色:以教师教育专业为基础和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
省外部分高校1.宁波大学办学定位: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战略途径:实施“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的创新人才管理模式。
努力提升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朝着建设具有区域特色和海外影响的国内一流的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目标前进。
学科特色:以应用海洋生物工程学科为优势和特色学科,以理论物理学科为强势学科。
把学科建设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凝炼学科研究方向,建立完善具有地方特色的学科体系,在融入地方中逐渐形成学科特色和亮点,在服务地方中不断获得学科资源,在与地方合作中快速提高学科建设水平。
2. 安徽大学办学定位:安徽大学是省属重点大学,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211”工程大学,是以培养本科人才为主的教学科研型综合大学。
战略途径:立足本省、服务地方,面向全国,培养‘三基(基本素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并重,全面发展’的各领域专门人才。
学科特色:学校拥有汉语言文字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等2个国家重点学科。
建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国家计量认证中心。
是全国首批15个大学科技园建设单位之一,33个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并被列为84所接收公费留学生高校之一和22个国家华文教育研究基地之一。
3. 南昌大学办学定位:南昌大学是一所“文理工医渗透、产学研结合”的综合性大学,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国家和江西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
战略途径:坚持"育人为本、教研并重、兼容并蓄、致善致用"的办学理念和"崇德尚能,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研究生教育为龙头,以狠抓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不断推进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努力培养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科特色:学校拥有材料物理与化学、食品科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
4. 上海大学办学定位: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国家重点建设的“211”高校之一。
学校的办学定位是建立与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地位相适应的高层次人才教育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成为国内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战略途径:建构绿色、文明、平安、信息化校园,培育自强不息、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兼容并蓄、和谐向上的上海大学校园文化,营造国际化的校园氛围,满足全校各类学生在科学、文化、体育、艺术等各方面素质发展的需要。
学科特色:上海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始终坚持钱伟长校长提出的关于“拆除四堵墙”和“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的办学理念,在学校一系列重大措施上,始终坚持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放在第一位。
5. 北京工业大学办学定位: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
战略途径:坚持“立足北京,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宗旨,秉承“不息为体,日新为道”的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全面推进育人质量的提高,努力将北京工业大学建设成为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大学,为“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学科特色:材料学、光学、结构工程等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6. 扬州大学办学定位:扬州大学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的办学定位是教学科研并重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战略途径:合并办学10多年来,学校走过了一条“联合—合并—调整—提高”的改革发展之路。
构建了扁平化的组织体系,减少了管理层次,理顺了内部关系,提高了运行效益,为学科、专业建设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发展空间。
在新的征程中,扬州大学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内涵建设,大力推进由“规模大校”到“内涵强校”的转变,由“改革名校”到“质量名校”的转变。
学科特色:预防兽医学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江苏省首批建设的省级重点学科、农业部重点学科,在首席学科带头人刘秀梵院士带领下,经过多年的建设,本学科已形成特色鲜明的四个研究方向和体系,在畜禽主要传染病流行规律和防制对策、畜禽重要疫病病原体生物学特性、畜禽主要传染病发病机理和免疫机理以及转基因动物与实验动物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并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认可。
7. 大连海事大学办学定位:大连海事大学(原大连海运学院)是交通运输部所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航海学府,是被国际海事组织认定的世界上少数几所“享有国际盛誉”的海事院校之一。
战略途径:践行“学汇百川,德济四海”的校训,传承“坚定、严谨、勤奋、开拓”的海大精神,弘扬“同舟共济,艰苦卓绝,科学航海,爱国为根”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承载使命,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学校建设成世界一流的高等航海学府,并向着具有鲜明航运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努力奋斗!学科特色:大连海事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航运特色的大学,在近百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的发展脉络始终沿着一条具有鲜明航运特色的探索路线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