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的影响及俄罗斯的应对措施

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的影响及俄罗斯的应对措施

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的影响及俄罗斯的应对措

胡仁霞
一金融危机对俄罗斯金融系统的冲击
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线的全球金融危机,于2007年8月蔓延至欧洲,9月俄罗斯也掀起了提高抵押贷款利率、从严审批贷款的风潮,一些银行纷纷退出了抵押贷款市场。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行情恶化,俄罗斯的股市、汇市陆续受到了冲击。

2008年年初,此前一直走高的俄罗斯股市开始出现下跌。

到2008年9月16日,受美国投行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国际油价持续下跌等因素影响,俄罗斯股市大幅下挫,俄罗斯主要证券交易所之一的俄罗斯交易系统(RTS)指数下跌9.06%。

由于降幅过大,被迫宣布暂停交易。

2008年10月6日,当全球主要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时,俄罗斯交易系统(RTS)指数也再遭重创,下跌19.1%,跌至866.39点,这是该指数3年来首次收于900点心理关口之下。

自RTS指数在2008年5月份突破2 400点历史高位后,目前下跌已超过60%。

同样,俄罗斯的汇市也受到冲击。

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很多外商开始把手中的卢布大量转换成美元或者欧元;另一方面,由于担心卢布贬值,俄罗斯本国居民对外汇的需求也增加。

俄罗斯银行间外汇交易所(MICEX)在2008年10月17日这一天的交易量达到了创纪录的194.6亿美元,其中105亿是外汇交易,美元交易超过了60亿。

俄罗斯央行为了对抗资金外逃与捍卫卢布汇价,曾抛售美元干预市场,结果造成国家外汇储备损失严重。

2008年8月8日俄罗斯外汇储备最高峰时接近6 000亿美元,但11月14日就剩下4 850亿美元,短短三个月就损失1 120亿美元。

由于外汇储备锐减,加之央行的干预收效甚微,俄罗斯央行决定放弃干预行动,于是2008年11月11日宣布将卢布汇率交易区间放宽1%,暗示政府已允许卢布贬值。

二金融危机对俄罗斯实体经济的影响
金融危机不仅冲击了俄罗斯金融体系,而且随着危机的深化,对俄罗斯的实体经济也产生了明显影响,危机已经渗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

1.通货膨胀率出现上升趋势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俄罗斯的通货膨胀出现上升趋势,2008年俄罗斯通货膨胀率为13.3%,而2007年俄罗斯通货膨胀率为11.9%。

俄罗斯财政部长库德
林预计在2009年俄罗斯通货膨胀率将达到约13%。

造成通货膨胀率上升的原因是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而采用的宽松的货币信贷政策以及政府预算支出大量增加。

因为联邦预算外资金投入增速大大超过经济增速,自然会造成通货膨胀压力。

近几个月来世界食品价格上涨也造成了俄罗斯物价的上升。

2.金融危机导致失业人数增加
金融危机改变了俄罗斯劳动市场状况,以劳动力为主导的市场开始向以雇主为主导转变。

先是一些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银行和保险公司等金融部门开始出现裁员现象,随后一些企业由于资金短缺以及订货不足,也出现减产和裁员现象。

2008年10月份有1 000多家企业正式宣布裁员,总数达4.6万人。

俄2008年9月的失业率达到5.3%,比8月份增长了0.8%。

失业人数为403万人,比8月增加了3.3万人。

失业率增加,超过正常的季节性波动。

3.石油价格下跌致使出口收入减少
俄罗斯是石油生产和出口大国,石油和能源产品在出口中占一半以上份额。

可以说,油价的波动随时都牵动着俄罗斯经济的神经。

据俄罗斯科学院石油和天然气问题研究所主任德米特里耶夫斯基的测算,油价每桶至少60美元才能保持国家预算平衡。

单桶石油价格每下跌1美元,俄罗斯财政收入就缩水20亿美元。

国际石油价格从2007年7月份的每桶超过140多美元下跌到2008年年底的每桶40多美元。

由于油价一路下跌,致使2008年前9个月俄罗斯石油出口量同比减少5.6%,俄罗斯石油收入自然也相应减少。

4.经济增长率开始下滑
俄罗斯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低于预期的7.8%。

金融危机迫使俄罗斯政府重新审定2009~2011年的经济预测,2008年11月8日正在圣保罗出席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年会时,俄罗斯政府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库德林对媒体表示,受全球经济减速影响,2009年俄经济增长率将从此前预测的5.5%降至3.5%,2010年国家预算中GDP的增长应当不会超过3%,而根据前不久通过的俄2009~2011年3年预算,2010年GDP增长为6.6%。

然而,仅仅两个月后,库德林在主持亚洲金融论坛开幕仪式时,又宣称2009年在俄罗斯经济增长可能在0~2%之间。

可见,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化,俄罗斯政府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再次下调了2009年的经济增长的预期。

三俄罗斯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
1.国内反危机措施
(1)成立了专门的反金融危机机构
俄总统梅德韦杰夫2008年10月20日下令成立直属于总统的金融市场发展委员会,由第一副总理舒瓦洛夫牵头,新委员会的职能是协调有关包括关税保护政策在内的商品市场稳定问题,支持本国企业的需求和供应,为受到全球危机影响的各经济领域制定系统性的反危机行动措施。

(2)政府和央行分别向金融市场注资以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
为了消除民众的恐慌心理,维护社会稳定,俄罗斯央行2008年10月20日共向各大商业银行提供了3 877.27亿卢布的贷款,以保证银行储户资金不遭损失。

在莫斯科股市经历“黑色星期一”后,2008年10月7日,俄罗斯政府又宣布向银行提供9 500亿卢布(当时1美元约合26卢布)期限为5年以上的贷款。

2008年10月20日普京总理宣布,政府从2008年联邦预算中划拨2000亿卢布注入国有储蓄保险公司,以确保本国银行稳定运行。

此外,政府还决定修改税收法律法规的内容,其中包括贷款债务可延长至20年分期偿还,有价证券和投资基金股份买卖的收入可免税等。

(3)对失业人员进行援助
俄罗斯政府密切关注劳动力市场的波动状况,从2008年11月起,联邦劳动和就业局向政府汇报企业裁员情况从过去的月报改为周报;同时,政府还大幅度增加就业拨款和失业人员补贴。

从2009年起,失业救济金最高限额从每月3 000卢布提高到5 500卢布;增设咨询站,为即将被辞退的员工提供咨询和指导,发布就业信息;有关部门还将结合紧缺人才清单,对失业者进行相关岗位的职业培训。

(4)刺激国内需求、支持实体经济
俄罗斯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实体经济的举措:如国家采购优先考虑本国产品,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并予以利息补贴等。

国家将力保 1 500家对国民经济具有重大意义的企业,同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目前已公布了国家优先扶持的近300家大型企业名单,包括35家石油天然气企业、32家冶金和采掘企业、30家交通运输企业、35家食品和农业企业以及若干军工、航空、建筑、通信和零售企业等。

俄罗斯政府还计划在2009年共拨出3 260多亿卢布支持实体经济,其中700亿卢布将用于为俄罗斯农业银行和俄农业机械设备租赁公司增加注册资金,500亿卢布用于支持国防企业,437亿卢布用于搞活劳动力市场,另有320亿卢布用于支持航空业,390亿卢布用于支持汽车行业,包括采购政府用车。

还有60亿卢布将用于支持工业产品出口等等。

2.加强国际协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
俄罗斯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俄罗斯经济早已与世界经济接轨,所以加
强国际间的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是必要的。

在区域合作方面,虽然加强独联体国家间的合作是俄罗斯推进区域合作的首要目标,但是由于独联体各国间发展水平和市场化进程存在明显差异、区域内部经济联系逐步减弱,特别是2008年8月格鲁吉亚宣布退出独联体以及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天然气争端等问题的发生,使得在独联体内部全面推进合作难度较大。

所以俄罗斯加强区域合作应对危机,只是与单个国家的双边协作。

总之,为应对金融危机,俄罗斯政府出台了多项涉及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的救援计划,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金融系统、减缓了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

虽然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的影响至今还未结束,但由于俄罗斯现在的经济状况与20世纪90年代已经大不相同,不仅体现在经济总量和国家外汇储备的实力增强,而且还表现在俄罗斯在1991年和1998年那两场金融危机中积累了应对危机的经验,特别是近些年来国家完全控制了战略性的生产部门,所以,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俄罗斯的经济增长速度会因此步伐放缓,但是,金融危机不会动摇俄罗斯经济增长的总体态势。

(责任编辑常玢)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9年第2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