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脏腑之间关系PPT课件
病理
心气不足
心——心胸憋闷、刺痛。
心阳不振 血行不畅,血瘀气滞,肺气宣降失职 肺——咳嗽、气促、喘息。
心气虚
↑↓ 心肺气虚 心气虚——心悸气短、动则尤甚。
肺气虚
肺气虚——咳喘无力、声低气怯。
心血载气并维持肺之呼吸
(主血)心
(宗气)
.
肺气助心行血
肺(主气)
3
心肺关系示意图
心主行血,有助肺的呼吸
心
宗气
第
关之脏
一 节
间
脏 腑
杨 阳
系的腑 四
.
1
【学习目标及考核要求】
➢ 1.识记掌握
➢ (1)脏与脏之间生理关系的要点和主要内容。
➢ (2)心肾相交(水火既济)、肝肾同源(乙癸同源)、精血同源 的概念。
➢ (3)六腑以通为用的生理病理意义。
➢ (4)脏与腑关系的要点及主要内容。
➢ 2.领会理解
➢ (1)五脏之间的病理关系。
心
主
肝
藏
血
生
互 资
血
舍
神
调 控
魂
.
9
4.心与肾
主要表现:称为“心肾相交”。
心位居上,心火必须下温于肾,以助肾阳,使肾水不寒 水升火降 水火既济 肾位居下,肾水必须上济于心,以滋心阴,使心火不亢 互济互制。
生理:心肾相交 精神互用
心藏神——神能驭精,神清则精固 心神肾精,相互为用。
肾藏精——精能生神,精充则神全
肺司呼吸 脾主运化 肺通调水道 脾运化水液
吸入自然界 清气
吸收水谷之 精气
输布排泄水液
.
吸收输布水液
聚于
生成
胸中
宗气
水液代谢正常 14
肺与脾的关系示意图
水液输布: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肺司宣降,输布水液
脾
肺
宗气生成:脾化水谷之精, 化气上输肺,与吸入清气合
.
15
6.肺与肝
主要表现:在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
➢ (2)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等脏腑表 里关系失调的病理表现。
➢ 3.一般了解
➢ (1)腑与腑之间关系:分工协作,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 和排泄过程。
➢ (2)脏与腑相合的根据和意义。
➢ (3)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
2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
主要表现:在血液运行与呼吸之间的协同调节关系(实际上就是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关系)。
心
君相安位
君火在上,心火明著,为一身之主宰 相火在下,命火秘藏,为神明之基础 各安其位,上下交济。
与
肾
水亏火旺
心火亢于上 肾水亏于下 水不制火
心悸心烦、失眠多梦; 腰膝酸软、男子遗精、女子梦交。
病理:心肾不交 水气凌心
心阳虚 ↑↓ 肾阳虚
阳虚水泛,上凌于心 心悸、面白、喘促、 畏寒、水肿、尿少。
精亏神逸
心火
肾精亏损 ↑↓
心血不足
精亏血少,神失所养——头昏耳鸣、健忘、失眠多梦。
下上 降济
肾水
心肾水火相济
.
心肾相交
(水火既济)
10
心肾相交示意图
水火既济
心
精神互用
肾
君相安位
.
11
心肾水火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心火不亢 心阳
下 温
肾阳
温煦 推动 兴奋 凉润 宁静 抑制
温煦 推动 兴奋 凉润 宁静 抑制
.
心阴
推动血行
贮藏调节血量
心烦失眠、急躁易怒。
血液运行正常
心主神志 肝主疏泄
主管精神活动
.
调节情志活动
维持精神情志 7
活动正常
心与肝的关系示意图
促进血液运行:心主行血,肝主疏泄藏血 (病理上:心肝血虚证,心肝血瘀证)
心
肝
调控精神情志:心藏神,肝调畅情志 (病理上:心肝气郁证,心肝火旺证)
.
8
心肝神魂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与 脾
水液代谢 脾主运化水液——水液正常生成与输布 协调配合维持 肺主通调水道——水液正常输布与排泄 津液正常代谢。
气 病理
湿
脾气虚(母)——体倦、食少、腹胀、便溏 虚 肺气虚(子)——面白、少气、咳嗽、气喘 母子相及,肺脾两虚。
脾失健运,水湿不化,生痰成饮——脾为生痰之源。 滞 痰浊停肺,肺失宣肃,痰嗽喘咳——肺为贮痰之器。
心与脾的关系示意图
心主行血,促进脾的运化功能(火生土)
心
病理:心脾两虚
脾
脾主运化,为血液生化之源,使心有所主
.
6
3.心与肝
主要表现:在血液运行与精神情志两方面。
心主血
心有所主——主持推动血液运行
血液运行 肝藏血 血液充足 肝有所藏——贮藏调节血量分配 血运通利
生理
心
精神情志
心主神志,主宰精神情志 肝主疏泄,调畅精神情志 相互协同,调节精神情志。
与
心血不足,肝无所藏,肝血虚——眩晕、视物模糊、爪甲色淡、肢麻筋挛。
肝
心肝血虚 肝血亏虚,心无所主,心血虚——心悸怔忡、面色不华、舌淡脉细。
病理 心肝气郁
心神不宁,心气内郁——肝气郁结 肝气郁滞,疏泄失职——心气不畅
精神恍惚、情绪抑郁。
心肝火旺
心主血 肝藏血
肝火炽盛,母病及子——心火上炎 心火亢盛,子病及母——肝火内盛
肺
肺主呼吸,推动心的行血
.
4
2.心与脾
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和运行的相互协同关系。
生理 心
血液生成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 心主心脉,心阳化赤以生血 心脾协同 脾气健运,化源充足——心血自充 心血脾气 心血旺盛——脾得濡养,健运不息 相互促进
血液化生充足。
与 脾
心行血,推动血液运行不已 血液运行 脾统血,统摄血液不逸脉外 协调配合,血运正常。
肺主气,肺气助心行血——气为血之帅
心主血,心血载运肺气——血为气之母 气与血互根互用关系
生理
贯心脉而行气血
宗气 走息道而行呼吸 强化心之行血与肺之呼吸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
心
与 肺
肺气虚弱,宗气虚少——行血无力
气虚——胸闷咳嗽、气短乏力。
肺失宣降,肺气壅滞——气不行血 心血瘀阻 血瘀——心悸、唇青、舌紫暗。
病理
脾气虚
生化无源 统血无权
心血不足
心血不足,血不养脾——脾气虚弱
面黄肌瘦体倦、食少腹胀便溏, 心脾两虚 心悸、头晕、舌淡、脉细无力,
精神萎靡、失眠、多梦、健忘。
劳神思虑过度——伤心血、损脾气
心血滋养维持脾运
(主血)心
脾(主运化)
脾运化水谷精微化生心血
心主血 脾统血
推动血行
.
血行脉道
血液运行正常 5
肺 与
肺在膈上 生理:气机升降
肝在膈下
其气以肃降为顺(肺从右降畅(肝从左升) 维持全身气机调畅。
制约并调节肺气肃降
肝 肝火犯肺 肝气火上逆——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胁痛 木火刑金
上 济
肾阴 肾水不寒
12
精神互用示意图
心
主血
生 调 化养
行摄
生
气
神
驭
生
肾
藏
精
摄 生
摄
.
13
5.肺与脾
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两方面。
肺主呼吸而吸纳清气 在肺中结合为宗气。 气的生成 脾主运化而化生谷气
肺 生理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得充养——脾为生气之源 肺脾协同。
肺气宣降,谷精谷气,输布全身——肺为主气之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