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速度素质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体现“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结合本区初中阶段学生参加升中考试的需要以及本校的实际情况组织安排教学内容。
授课时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自练、自学能力,旨在增强学生体质和健康,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水平四(七到九年级)教材——快速跑。
内容为途中跑技术。
快速跑属于初中阶段体育与健康最基本的教材内容。
它不仅是发展灵敏、速度、力量等体能的有效手段,而且是培养学生自信、果敢等良好心理品质的有效手段。
同时,它作为人类的基本活动能力之一,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进行一些积极性身体活动或躲避灾难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为初三(4)班学生,学生身体素质一般,下肢力量较差,在200米测试中大部分学生步幅较小,在初三级12个班中200米成绩排名中等偏下水平。
因此,本着体育教学大纲的精神,这堂课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主,着重提高学生步幅为主。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们形成正确的技术概念,85%的同学基本掌握途中跑技术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复习改进途步跑的动作技术,增大步幅,提高奔跑能力能力,并通过素质练习提高综合
体能。
3、情感目标:在一次次的反复练习中能克服心理障碍,体会成功的喜悦。
4、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良好的竞争意识和体育道德精神。
五、重点难点
重点:站立式起跑身体重心超越起跑线;加速跑时重心前移上体前倾,后蹬有力。
难点:站立式起跑身体重心超越起跑线,加速跑时都用前脚掌跑,依靠加快跑频率来提高速度。
重点难点的设置是根据技术动作中学生学习过程中较难掌握的部分。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阶段
(二)激情引入阶段
(三)体验、探索、掌握阶段
(四)体验成功阶段
(五)身体健康阶段
七、课的预计
接力跑教材时;估计练习密度为40--45%左右。
八、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