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列尾培训教案

列尾培训教案

列尾作业安全培训教案一、培训内容1.列尾设备及其作用;2.列尾作业人员职责及上岗资格要求;3.列尾装置使用基本要求;4.列尾装置电池充电规定;5.列尾主机的测试规定;6.列尾装置使用注意事项规定;7.列尾主机故障处理程序;8.列尾主机故障应急处置;9.列尾主机故障信息反馈;10.其它。

二、培训范围及形式各车站管理人员、车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列尾作业员)、调车长、连结员各车站集中培训三、培训时间20XX年X月XX日—X月XX日四、培训效果1.作业人员通过培训,能正确掌握列尾作业本职岗位规定;正确使用列尾相关设备。

2.通过培训,使作业人员能够清楚列尾作用,正确掌握列尾设备使用、保管规定;按规定处理列尾故障及应急汇报。

五、列尾作用列尾装置由固定在机车司机室内的司机控制盒和安装在列车尾部的列尾主机及附属设备组成,是重要的行车安全设备,具有标示列车尾部标志、检查风压、排风制动、主管风压非正常自动报警等功能。

即:(1)作为列车标志,提示列车整列到达。

(2)自动反馈列车制动与缓解状态。

(3)对列车尾部风压、制动主管泄露、制动软管断裂、折角塞门意外关闭实施全程监控。

(4)防止机车错挂。

六、列尾作业员的职责1.列尾作业员由车站安排胜任人员担当,负责与车站值班员联系作业有关事宜和列尾主机的安装、摘挂、制动软管的摘结(无列检作业时)、与机车乘务员的作业联系及列尾主机与机车控制盒建立“一对一”关系、填记有关薄册等工作。

2.负责列尾主机的保管、交接、日常维护、检测、电池充电等工作。

七、列尾作业员岗位资格公司《列尾装置运用、管理、维修实施办法》明文规定:为确保列车安全和加强列尾装置的使用操作,各单位对使用操作设备的人员定期进行业务培训,新转岗人员要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

因此,列尾作业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人员。

八、列尾装置使用基本要求1.使用列尾装置的列车,其列车尾部最后一辆不得编挂车辆主管通风不良或无法安装列尾装置的车辆。

2.列尾主机的安装与摘解以及制动软管的摘解由车站列尾作业员负责;制动软管的连结,有列检作业的列车,由列检人员负责;无列检作业的列车由车站列尾作业员负责。

3.列尾装置主机的钥匙只准列尾作业员使用,一把由列尾作业人员使用,一把存放在各站行车室备品箱内,须认真交接、保管。

4.使用无线列调的人员不得压台(强占列调信道通话),以免干扰出发机车检查风压和建立“一对一”关系,影响正常运输组织秩序。

5.配备机车号确认仪的车站,由车站列尾作业员使用机车号确认仪与列尾主机确立“一对一”关系,未配备机车号确认仪的车站和作业点由车站列尾作业员通知司机使用司机控制盒确立“一对一”关系。

6.在配备机车号确认仪的车站,车站值班员于发车前20分钟将出发列车车次、出发时分、股道及本务机车号码通知列尾作业员,列尾作业员使用机车号确认仪进行列尾主机和机车号“一对一”确认,并对列尾主机检查风压。

发车前,挂好列尾主机后列尾作业员用无线列调手持台通知司机:“××××机车司机,请检查×××××号列尾主机风压”。

本务机车乘务员接到通知后,检查风压。

7.未配备机车号确认仪的车站,车站列尾作业员将主机通电后,司机听到:“×××××号等待确认”语音,随后司机核对列尾所报主机号码与车站列尾作业员通知的列尾主机号码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司机按下控制盒上“确认键”(黑键)进行确认,听到“XXXX确认完毕”,即建立了司机控制盒与列尾主机“一对一”关系。

机车乘务员未得到列尾作业员通知进行确认前,不准操作司机控制盒确认键。

8.列尾主机的安装:列尾作业员确认始发列车的股道、机车号及出发时刻无误后,将列尾主机安装锁固在待发车列尾部最后一辆车辆的钩提杆上,安装好后应试动一下,防止假锁,并取下列尾装置钥匙。

如车列尾部车辆无钩提杆或钩提杆破损、弯曲不具备安装条件时,列尾作业员通知车站值班员编挂一辆钩提杆齐全的车辆在车列尾部。

9.列尾主机风管与列车尾部车辆制动软管连结后要确认可靠无误,并打开尾部车辆折角塞门。

遇车辆钩提杆是下提式时,须将列尾装置风管在钩提杆上缠绕1至2圈,再与车辆制动软管连结,保证连结后的风管连接器高于轨面(至少20厘米)。

10.在中间站换挂列尾作业时,必须先解除原列尾主机与司机控制盒的“一对一”关系(摘掉风管、原列尾主机断电),然后用需换挂的列尾主机与机车建立“一对一”关系,再连结风管。

11.在同一站场同一时间遇两台以上机车均需建立“一对一”关系时,负责列尾作业的助理值班员应先关闭其他主机,按发车时间次序逐次建立对应关系。

九、列尾装置电池的充电规定列尾装置电池的充电工作由列尾作业员负责。

充电时,充电器指示灯亮黄灯后再浮充l一2小时即可,新电池要保证三充三放。

列尾装置电池要求每隔三个月放电一次。

放电时按充放电器操作说明办理。

电池容量大于6000mAh,可继续使用;如小于6000mAh,停止使用该电池。

在开机使用之前对使用过的电池用充电器检查电压,如电池电压大于7.4V,电池可继续使用,如小于7.4V时应充满电。

十、列尾主机的测试规定列尾装置到达作业站后,由列尾作业员进行测试,测试应填记《测试记录》。

列尾装置由车站列尾作业员负责安装、摘取、充电、测试等工作,列尾作业员由经培训考试合格的人员兼任。

车站未经培训考试合格的人员不得从事列尾作业员工作。

列尾作业站应认真填记《列尾装置到达使用登记表》(附件4)。

列尾装置情况纳入车站作业人员交接班内容,交接时使用《列尾装置到达使用登记表》交接,交接双方在现场检查核对列尾装置数量、状态,确认无误后办理交接。

十一、列尾装置使用注意事项规定1.在列尾主机与司机控制盒建立“一对一”关系的过程中,车站作业人员应注意列尾主机上的机车号码,是否与需建立关系的机车号码一致;本务机车司机注意听语音提示,是否与列尾作业员所报的列尾主机号码一致,如号码有一方不一致,需对列尾主机断电后重新建立“一对一”关系。

2.车站人员携带列尾主机时,只允许手提列尾装置握手,禁止提拉列尾主机风管、天线。

3.司机在站内听到“注意,注意,××机车电量不足”的报警后,应报告所在车站,由所在车站更换已充好电的列尾主机电池,如所在车站无充好电的列尾主机电池,由所在车站报告列车调度员,列车调度员安排在前方列尾作业站更换已充好电的列尾主机电池。

司机在区间听到“注意,注意,××机车电量不足”的报警后,应报告列车调度员,列车调度员安排在前方列尾作业站更换已充好电的列尾主机电池。

4.列尾主机在车站保存时,列尾主机电池开关必须断开(充电时除外)。

5.安装及拆卸主机应注意事项:(1)严禁野蛮拆装。

(2)电池安装务必落槽到位并锁牢。

6.列尾作业员在列尾主机需进行“一对一”关系确认时,方可接通列尾主机电源,不得提前接通列尾主机电源而使其一直处于等待确认状态,造成通讯干扰。

7.列尾主机检测时,应在专用具有屏蔽效果的房间内进行,以免对周边正常列车造成干扰,引起误判。

十二、列尾主机故障处理程序1.车站值班员得到机车与主机建立不上“一对一”关系或查询不到尾部风压汇报后,应立即通知列尾作业人员(助理值班员或列尾作业员),列尾作业人员接到处理故障的通知后,如车站有备用列尾主机,应携带一台及胶圈赶赴现场查看处理。

须在查明情况后汇报列车调度员。

2.列尾作业人员使用确认仪重新输入本务机车号码,按压查询键监听主机风压反馈语音,现场核对列尾主机显示的风压和机车号码。

3.若语音反馈正常,即刻通知机车乘务员重新确认列尾主机及查询尾部风压,当机车仍查询不到尾部风压时,通知机车乘务员间隔15秒再次按压司控盒进行查询。

4.若无法听到反馈风压语音时,列尾作业人员应立即关闭故障列尾主机电源,更换备用列尾装置主机,并通知司机重新建立“一对一”关系,如更换备用列尾主机确认不上(无备用列尾主机时),通知司机向前稍行移动,再次确认。

5.列尾作业人员重新安装列尾装置并进行“一对一”关系建立。

具体步骤如下:(1)关闭列车尾部折角塞门;(2)摘开列尾主机与列车连接的制动软管,将主机内余风排净;(3)将列尾装置电池取出断电,30秒后重新插入安装好;(4)使用确认仪重新输入本务机车号码,建立“一对一”关系。

无列尾确认仪的车站,通知本务机车司机重新建立“一对一”关系;(5)司机与列尾作业人员确认“一对一”关系建立;(6)连接好风管并打开折角塞门。

6.助理值班员(列尾作业员)在得到机车与主机“一对一”关系建立或风压反馈正常的报告后,立即通知车站值班员组织发车。

十三、故障应急处置1.若车站地处山区,列尾在确认过程中存在盲区,当使用确认仪查询、司控盒进行确认或查询尾部风压和更换列尾主机(使用确认仪能查询到风压时,不宜更换列尾主机)后,确认仪均能听到主机风压反馈语音和主机正常显示风压、机车号码,而机车仍建立不上“一对一”关系或查询不到尾部风压时,助理值班员(作业员)及时汇报车站值班员。

2.当使用确认仪查询、司控盒进行确认或查询尾部风压和更换列尾主机(使用确认仪能查询到风压时,不宜更换列尾主机)后,确认仪均能听到主机风压反馈语音和主机正常显示风压、机车号码,而机车仍建立不上“一对一”关系或查询不到尾部风压时,列尾作业员及时汇报车站值班员。

3.车站值班员立即通知司机、列尾作业员组织列车向前移动,在得到机车与主机“一对一”关系建立或风压反馈正常的报告后,车站值班员即可组织发车。

如仍建立不了“一对一”关系或查询不到风压时,车站值班员通知车站值班站长赶赴现场组织处理,并报告列车调度员。

4.组织列车移动时,原则上只允许组织列车在本线内移动。

在不影响其它列车接发的情况下,行车室人员采取单操道岔或排列调车进路的方式将该列车停留线路两端道岔开通该线路并关闭防护信号后,方可组织列车移动。

列车移动过程中不准越过线路两端防护信号机。

十四、信息反馈列尾装置发生失去风压查询和控制功能、发生泄露等故障以及运行途中列尾主机丢失时,不论是否处理后恢复正常,均应及时将故障信息上报车务段调度室及车站值班管理人员。

车站值班管理人员要准确了解、掌握信息概况,并将概况及处理经过于2小时内书面报车务段调度室。

十五、其他要求1.各车站必须重视列尾装置使用安全,加强安全关键点和关键人的卡控力度,加大现场检查力度。

2.严格列尾装置主机及附属设备管理,搬运列尾主机时要轻拿轻放,严禁提拉主机风管。

要加强列尾主机电池管理,存放有备用列尾主机电池的车站,列尾主机电池必须循环使用不得积压存放。

3.遇列尾装置主机故障时,车站在处理故障过程中,要准确记录主机显示窗口显示内容。

昼间无法确认列尾主机窗口显示内容时,应用双手将主机显示窗口完全遮盖,使其避光后,再次进行确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