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课件:胃食管反流病
减轻下段食道括约肌 压力的食物(脂肪、辛 辣食物、饮酒等)
吸烟
反 流 性 食 管 炎 餐后不活动
15:09
21
▪ 临床表现
典型反流综合征
烧心:剑突下、胸骨后灼热感 反流:胃内物体向上流至口腔或咽喉内 可有夜间发作
非典型症状
胸骨后痛
食管外症状
慢性咳嗽,尤其是夜间咳嗽或哮喘 慢性咽炎
▪ 临床表现
并发症
反流性食管炎的洛杉矶分类
LA A级
1 cm
食管粘膜破损局限 于一处(或多处),病 变长度≤5mm,局 限于2个粘膜皱襞上 层之间,而没有延 伸
LA B级
1 cm
食管粘膜破损局限于 一处(或多处),病变 长度>5mm,局限于 2个粘膜皱襞上层之 间,而没有延伸
LA C级
1 cm
一处(或多处)的 粘膜病损融合了2 个或更多的粘膜皱 襞上层,但累及小 于75%的食管周径
十二指肠 胃
胰腺
5 cm
LES
攻击因子
食管、LES动力障碍
酸、胆汁酸
GERD
发病机制
下食管括约肌 (LES)
食管清除作用
反流性食管炎
膈脚作用 反流物的攻击作用
食管粘膜屏障
15:09
胃运动功能
20
食管裂孔疝
促进反流产生的因素
裂孔疝
药物 • Ca2+ 拮抗剂 • 安定 • 茶碱 • 抗胆碱药 • 阻滞剂
一周2次以上的轻度症状 一周1次以上的中重度症状
和/或并发症
Vakil et al. Am J Gastroenterol 2006;101:1900–20
▪ GERD流行病学
USA
Sweden UK
Spain
China
0.1-5.0% 5.1-10.0% 10.1-15.0% 15.1-20.0%
Dent et al. Gut 2005;54:710–17
病因和发病机制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 力障碍性疾病。 (性质)
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发病机制:
➢ 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 ➢ 食管对反流物清除能力下降 ➢ 食管粘膜屏障功能降低。
静息时LES压为10-30mmHg,为一高压带,防止胃内 容物反流入食管。
吞咽时LES松弛,使食物通过进入胃腔。
正常人餐后有少量胃食管反流,但由于抗反流防御机
制的存在,这种生理性胃食管反流时间短暂,不损害食 管粘膜,常无症状。
生 理 返 流
下列因素可影响LES压:
贲门失迟缓症手术后、某些激素(缩胆囊素、 胰升糖素、血管活性肠肽等),食物(高脂肪、 巧克力等),药物(钙离子拮抗剂、地西泮)等。 腹内压增高(妊娠、腹水、呕吐、负重劳动等) 以及胃内压增高(胃扩张、胃排空延迟等)。
一过性LES松弛(TLESR)
一过性LES松弛(transit LES relaxation TLESR):指非吞咽情况下自发性LES松弛,松弛时
间明显长于吞咽时LES松弛的时间,而且LES压的下降 速率更快, LES 的最低压更低。
TLESR 既是正常人生理性胃食管反流的主要原 因,又是LES静息压正常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主 要发病机制。约90%的GERD由此引起
15:09
10
食管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
➢ 抗反流屏障减弱 ➢ 食管对反流物的清除能力下降 ➢ 食管粘膜屏障功能降低
15:09
11
食管清除作用
✓重力作用 ✓食管蠕动性收缩(包括:自发性蠕动和继发性蠕动性收缩) ✓唾液的中和作用
食管蠕动和唾液产生异常可引起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裂孔疝引起胃食管反流病使食管对酸的清除降低。
15:09
6
GERD: 抗反流屏障
膈食管筋膜
基础压 -6 to -10 mm Hg
膈肌
LES (基础压 +10 to +30 mm Hg)
腹内韧带
CD (肋膈角) 基础压 +6 to +10 mm Hg
LES 胃食管连接部位的平滑肌 CD 膈肌与腹肌共同作用
LES是指食管末端约3-4cm长的环形肌束。正常人
✓ 长期吸烟、饮酒以及抑郁等导致食管粘膜屏 障作用下降。食管粘膜屏障作用下降导致反 流性食管炎。
15:09
消化
食管粘膜屏障功能降低
损伤程度与反流物的质和量及与黏膜的接触 时间、部位有关
15:09
17
Fiber optic catheter pH catheter
胆汁反流 酸反流
食道
胆
Sphincter of Oddi
上消化道出血:食管溃疡,呕血、黑便 食管狭窄 Barrett食管(BE):食管下段鳞状上皮被化生
的柱状上皮所替代
▪ 实验室及其它检查
内镜检查
▪ 临床常见类型
胃镜检查正常: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 NERD) 60-70%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 RE) 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 BE)
15:09
12
食管裂孔疝
食管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
➢ 抗反流屏障减弱 ➢ 食管对反流物的清除能力下降 ➢ 食管粘膜屏障功能降低
15:09
15
食管粘膜屏障:胃食管反流病中仅48%~79%的患
者发生食管炎症。)
✓ 上皮屏障:表面黏液、不移动水层和表面HCO3-、
复层鳞状上皮
✓ 后上皮屏障:黏膜下血液
胃食管反流病 (Gastro- 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
▪ 学习重点
GERD的发病机制 抗反流屏障减弱 食管对反流物的清除能力下降 食管粘膜屏障功能降低
典型症状:烧心、反酸 检查:胃镜,食管24小时pH监测 分为NERD、RE、BE 治疗:抑酸,维持治疗
▪ GERD定义:蒙特利尔全球共识 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 引起主观的不适感觉:烧心、反酸
食管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
抗反流屏障减弱:正常时,胃食管交界的解
剖结构有利于抗反流,称之为抗反流屏障,包 括食管下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LES)、膈肌、膈肌角、膈食管韧带、食管与 胃底间的锐角(His角)等,上述各部分的结构 和功能上的缺陷均可造成胃食管反流,其中最 主要的是LES的功能状态。
LA D级
1 cm
一处(或多处)的粘 膜病损累及至少75% 的食管周径
Lundell et al Gut 45:172180 (1999)
▪ 实验室及其它检查
内镜检查 食管24小时pH监测:判断有无食管酸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