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版数学三上图形的周长教案

青岛版数学三上图形的周长教案

《图形的周长》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感知一个图形周长的含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各种图形周长的长短,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材分析:《周长》这个教学内容是我们数学教学中非常传统的一个内容,旧教材对周长概念的建构不够重视,而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上.而山东版教材中对周长概念的教学就是整整一节课,它非常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在充分地操作活动中建构对周长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周长,引出课题.1.一摸。

师:我们校园可美了,今天,老师就把我们校园中最美丽的一角给大家带来了,赶快欣赏一下吧。

(播放课件:各种形状的花坛依次出现。

)师:你有什么感受?生:这些花坛太美了,太漂亮了!……师:花草树木美化了我们的环境,我们要怎样对待它们呀?生:要保护它们。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来保护它们?生1:在花坛里立上一个木牌子,上面写上:爱护花草树木。

生2:给每个花坛按上护栏。

生3:找几个人看花坛,进行监督。

……师:刚才有学生提到给每个花坛按上护栏,那护栏应按在哪儿呢?生:按在花坛四周。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花坛的图片,(出示花坛图片)如果我们给这个花坛按上护栏,你能指出护栏应按在什么地方吗?他指的时候其他同学要看清楚他是怎么指的。

(一生到图片前指) 师:他是怎么指的?生1:他沿着花坛边顺时针转了一圈。

生2(边比划边说):他是这样转的。

师(边指边说):你看,刚才那位同学从花坛边的一个地方开始指,转了一圈又回到这个地方.一圈又叫什么呀?板书:一周.2.二摸。

师:谁能用指花坛边的方法,指一指黑板面的边吗?(生到前面去指)师:他是怎么指的?生:从黑板边的一个地方开始,沿着黑板边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开始的地方。

……3.三摸。

师: 生活中,很多物体的面上都有边线,你还会摸其他物体面的边线吗?(会)师:选择自己身边的物体,找一个面摸一摸它的边。

(全班同学先自己指一指,然后指三名学生上台分别指出了数学课本封面、文具盒上面和钉子板一周的边线。

)师:刚才三位同学摸的边一样吗?(不一样)师:摸的方法一样吗?(一样)师:谁来说说都用了什么样的方法?生1:都从一个地方开始指,转了一圈,然后又回到开始的地方。

生2:都沿着物体一个面的边转了一周。

……师:那你们知道这一周的长度,在数学上叫什么吗?生1:我觉得叫“边长”比较好。

生2:我认为应该叫“周线”。

生3:我想应叫“厘米”。

师:这一周的长度,在数学上叫周长.板书:周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新朋友---周长。

(把板书补充完整:认识周长。

)二、在活动中自主体验“周长”的意义。

1.描一描。

师:你会用我们刚才指边的方法把图形一个面的边线描下来吗?(会)师:把课本翻到第65页,完成第一题。

(学生在书上描图形的边线,描完后在展台上订正、质疑。

)师:描完这些图形的边线,你发现了什么?生1:这些边线都拐弯。

生2:这些边线都有直的,也有弯的。

生3:这些边线都围了一个圈。

……师引导:我们刚才所描每个图形一周边线的长,正好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2.指一指,说一说。

师: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这样三个漂亮的花坛,大家看一下。

(课件出现正方形、圆形和扇形花坛),它们的周长分别是指哪一部分的长度呢?谁愿意指一指,说一说?(学生面有难色,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

)师:正方形花坛的周长是指哪一部分的长度呢?生1:它的周围是周长。

生2:它的周长是四条边。

师:正方形花坛的周长是它四边的总长度,谁能完整的说一说。

(生回答后电脑描正方形花坛的周长。

)师:那圆形花坛和扇形花坛的周长分别是哪部分的长度呢?(学生回答后电脑描。

)3.找一找。

师:在我们的教室里,你能找出哪些物体面的周长?(生边找边说)生1:屋顶上灯的周长是四条边的总长度。

生2:课桌面的周长是四边的总长度。

生3:墙上钟表面的周长是……4.迁移类推,自主感知平面图形的周长。

师:刚才我们指的、说的,都是物体表面的周长,其实,这些物体都可以把它们看作相应的平面图形。

像这三幅,就可以把它们看作这样的三个平面图形。

(电脑抽象出正方形花坛、圆形花坛和扇形花坛的平面图形,并闪动图形的边线)师:闪动红线的长度就分别是这三个图形的周长.师:像这样的平面图形,你也能找出它们的周长吗?(能)师:那好,你们拿出钉子板,用钉子板围一个你喜欢的平面图形,指一指、说一说你所围图形的周长。

(生围图形,然后四名同学分别指出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三、周长测量策略探究,内化周长的意义1.引出测量的必要性。

师:刚才,我们已知道了花坛的护栏应按在哪儿了,要给每个花坛按上合适的护栏,还需要知道什么?生:还要知道每个花坛的护栏有多长。

师:花坛那么大,你有办法知道每个花坛需要多长的护栏吗?生1:先用步量一量,再量量一步有多长,然后数一数有几步,算出来就知道了。

生2:用米尺量一量。

生3:先用线围一围,再把线拉直,量一量线有多长就知道了。

……师:同学们的方法都不错!可花坛那么大,我们不可能把花坛搬到教室里来量,有这么多听课的老师,咱们也不可能到外面去量,但我们这节课又必须学会测量花坛的方法,谁有高招?生1:先在纸上画各种形状的花坛,我们量一量。

生2:先测量一些小物品的周长。

……师:你们的意思是,我们先测量小物体的周长,只要学会了测量的方法,就是再大花坛的周长我们也会量了,是吗?2.选择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测量。

师:那好,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些小物品和一张”智慧小手测量单”,先看一看.(智慧小手测量单如下:)估计长度测量长度长方形纸的周长三角尺的周长1元硬币的周长手腕的周长你们小组把信封里的东西倒出来,商量一下要测量它们的周长,需要什么测量工具?(小组讨论或汇报)小组1:我们需要卷尺。

小组2:我们需要直尺、卷尺和绳子。

……师:同学们想到了这么多测量工具,老师也给每个小组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测量工具,从大信封里把这些测量工具倒出来,先估后测,把结果填在测量单上,看哪个小组完成的又快又好!(小组合作测量,教师指导。

)3.汇报测量方法。

(学生测量后请一小组汇报, 其他小组有不同方法随时补充。

)第一小组:我们用线围了长方形纸片一圈,量得纸片一周的长是28厘米。

第四小组:我们也是用线围的,但只围了一条长与一条宽,再将线翻过来,就得到了纸片的周长,也是28厘米。

师:咿?这个办法不错!那你能说说你们这样做的道理吗?生:因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只要量出一条长与一条宽的长度,再把这条线对折不就是四条边的总长吗?师:好极了,第四小组能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第一小组的方法也不错,他们能根据周长的意义量出一周的长度。

第五小组:我们用尺量出四条边的长9+5+9+5=28厘米。

第六小组:我们小组也是用直尺量的,但只量出长是9厘米、宽是5厘米,然后用9×2+5×2算出来的。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第四小组:我们用围的方法测量了一元硬币的周长,用线绕1元硬币1圈,再拉直量得1元硬币的周长是8厘米。

第一小组:我们是用直尺量出硬币的周长。

师:直尺是直的,硬币是圆的,怎么量它的周长?第一小组能为我们具体说一说吗?第一小组的学生边演示边说:将1元硬币的“1”字对准0刻度,紧贴直尺,滚动一周,“1”对准的刻度就是硬币的周长。

师:太棒了!(三角尺和手腕周长测量方法的汇报略)师:对照你的估计结果和测量结果,看看你们小组的估计能力怎样?(请估计的准的小组介绍估计的方法。

)4.总结激励。

师:你们在活动中探索出了这么多种测量的方法,这与自己的聪明才智的发挥和每个小组的团结是分不开的,祝贺你们!如果你们学校的花坛也想按护栏的话,我会首先向你们学校领导推荐你们,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很好的完成这项任务。

四、创设生活情境,解决实际问题。

1.裤子问题。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周长,就可以解决生活中许多与周长有关的数学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做裤子时,裁剪的师傅要给我们量哪儿的长度吗?生1:量裤长。

生2:量腰一圈的长。

师:腰一圈的长就是腰围,谁会给老师量腰围?(一生用卷尺量得老师的腰围是78厘米)前几天,我在商场里选中的一条裤子,(出示标有半周长是40厘米的一条裤子),这条裤子我穿合适吗?生1:不合适。

生2:合适。

师:能说说原因吗?生1:因为78比40大,你的腰粗,裤子的腰细,你穿不上这条裤子。

师:可不是嘛,老师穿这条裤子也太瘦了。

生2:他说的不对,裤子腰围的一半是40厘米,裤腰是两片,裤子的全腰围是80厘米,老师能穿上这条裤子。

裤腰还多出2厘米,扎上腰带正好。

(在相互辩论中,学生认为生2说的有道理。

)师:谢谢大家的帮助,我明天就把那条裤子买回来。

正是因为你们理解了周长的真正含义,才帮助我解决了这个难题。

但是,对于不理解周长的人来说,就会遇到很多麻烦,甚至还会闹出一些笑话。

大家看,小蚂蚁遇到了什么麻烦?2.赛跑问题。

边播放课件师边解说:有一天,两只小蚂蚁想比赛赛跑,它们请来了小狗当裁判,小狗给每个运动员用相同的火柴棒设计了不同的跑道,(1号运动员的跑道是用8根火柴棒摆成的长方形跑道,2号运动员是用8根火柴棒摆成的正方形跑道)小狗要它们各绕跑道跑一圈,两位运动员上场了,小狗宣布比赛开始,可两只小蚂蚁却吵开了,它们都说自己跑的路多?到底谁跑的路多呢?你有办法解决吗?生:它们跑的路一样多,因为它们的跑道都是由8跟火柴棒搭成的……。

师:那你们想对两只小蚂蚁说些什么呢?生1:小蚂蚁,你们跑的路一样多。

生2:小蚂蚁,你们太粗心了,你们只看跑道的样子,不数一数火柴棒有多少。

……师:大家看,1号运动员绕长方形跑道跑一圈,跑的长度正好是这个长方形的什么?(周长)2号运动员跑的长度就正好是正方形的什么?(周长),由此,你发现了什么?生: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相等。

师:对,虽然它们的形状不同,但周长是相等的。

五、全课总结,拓展延伸.师:通过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生畅所欲言)师:生活中还有很多问题与周长有密切的关系,同学们要留心观察,想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然后再一块交流,好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