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

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


声与光传播过程对比 传播条件 声 需要介质,不能 在真空中传播 不需要介质,可以 在真空中传播 传播速度 15℃空气中: 340 m/s 真空中: 3×108 m/s 传播特点
v固>v液>v气

v固<v液<v气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声音 的特性
概念
音调 高低 声音的____
响度 声音的 强弱 _____ ①发声体的 振幅 ______,振幅 越大,响度越 大 ________; ②距发声体 远近 的________
例题分析
[解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 都在振动,故选项A正确;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 种类和温度有关,即使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温度 不同,声音传播的速度也不同,故B错误;声音在真 空中不能传播,故C错误;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都听 不到,故D错误。
例题分析
点评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是历届中考必考的 知识点,常以填空、选择等方式考查,考查时往往 还要涉及声速、声波等知识,并且可能与电磁波进 行对比考查。
点评:控制噪声是有关环保的热门话题,也是近几年 中考考查的热点,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搜集生活中有关环保 的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环保意识。
转换法在声现象中的应用
将不易直接观察的微小现象,通过某种方式把它形象 、直观地呈现出来,这种方法叫转换法或现象放大法。如 图1-2所示,通过观察微小物体是否被弹起及弹起幅度的 大小,来探究“声音的产生”和“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例题分析
例3 [2011·广州] 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如图2-1所示, 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 D ) A.防止车辆产生噪声 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图2-1
例题分析
[解析] 控制噪声有三个途径,即防止噪声的产生—— 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由题图知,这种 下凹道路的设计相当于道路两旁的隔音板,是在声音的传 播过程中来减弱噪声的,故正确选项为D。
例题分析
类型二 声音的特性 命题角度: (1)声音三个特性的区分; (2)声音特性在生活现象中的应用; (3)辨别自然界中的超声波和次声波; (4)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2 [2012·桂林] 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 响度 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判断的;戴着耳机 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听音乐时,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 音色 大了声音的________,若长此以往会导致听力下降。(均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拓展] 乐器的三种主要类型:
①打击乐器:以鼓为例,鼓皮绷得越紧,振动越快, 音调越高;击鼓力量越大,鼓皮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②弦乐器:长而粗的弦振动较慢,音调低;短而细 的弦振动较快,音调高。绷紧的弦音调高,松弛的弦音 调低。弦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③管乐器:管乐器内都包含一段空气柱,吹奏时空 气柱振动产生声音。长的空气柱振动较慢,音调低;短 的空气柱振动较快,音调高。
图1-2
日常 描述
“闻其声知 其人”、“区 分乐器”都是 利用音色这一 特性
相关 说明
频率 ①物体振动的快慢用________ 来表示,单位是 赫兹(Hz) ________。 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 低于________的次声 20Hz 波,高于 20000Hz ________的超声波,人耳都不能听见; ②音调变高,响度不一定变大;音色只与发声体本身有关, 不受音调、响度的影响
例题分析
[解析] 不同的人说话时,音色不同,所以根据音 色来区分熟人的声音;增大音量是增大声音的响度。
点评:声音的特性包括响度、音调和音色,中考常 以生活现象或小实验为情境,考查三个特性的区别及影 响因素。
例题分析
类型三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命题角度: (1)对生活中的噪声污染的认识;
(2)控制噪声的途径和方法。
音色 声音的品质
决定 因素
发声体振动 的________。 频率 频率越高,音 高 调越________
发声体的材料、 结构等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①俗称音量 的“大”、 ①俗称声音 “小”; 的“粗”、“细”; ②“震耳欲 ②同一音阶中的1、2、3、4、 聋”、“引吭 5、6、7音调逐个升高 高歌”、“声 音洪亮”均指 响度大
第3节 声音的利用
信息 1.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 应用:回声测距、B超检查、双耳效应等。 能量 2.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 应用:声波洗涤、超声碎石等。
第4节
噪音的危害和控制
无规则 物理学 发声体做___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 角度 音 定义 环境保 护角度 来源 休息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________、 学习 工作 ________和________的声音,以及对 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噪声主要来源于工业、交通和生活
2、声音的传播 介质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一切固体、液 真空 条件 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________不能传声 传播 形式 回声 声音在介质中以________的形式向周围传 波 播,称为________ 声波
声速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大的障碍物而被 反射 ________回来,形成回声 温度 种类 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________及________有 关。①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 影响 气体 固体 般情况下,________传声最慢,________传声 因素 最快;②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________ 340m/s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
第二章 声现象 复习
枫树中学: 钟美宏
2014/1/7
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的产生 发声 正在______的物体。固体、液体、气体都 可以作为声源 振动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振动停 停止 止,发声也________ ,但声音不一定消失
声源 产生
原因
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第4节
噪音的危害和控制
分贝 人们以______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符号 dB 是________。0 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30-40 ________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证休息和睡 50 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dB;为了保证工作学习,声 音不能超过________dB;长期生活在________dB以上的 70 90 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声源 ①在________处防止噪声的产生,如排气管上加消 声器; 传播 ②在________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如加隔音设备 以及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 人耳 ③在_______处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朵,如戴耳塞
等级 划分
控制 途径
例题分析
类型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命题角度: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3)声波的描述; (4)人耳感知声音的两个途径; (5)声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题分析
例1 [2012·安顺]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 是( A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D.声音中人们听不到的声音只有超声波
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点拨] (1)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 朵的时间比原声晚 0.1 s 以上。因此人与障碍物的距离超 过 17 m 时,人才能听见回声, 否则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 使原声加强。 (2)回声测距:如测海深或障碍物距发声体有多远,测 量原理: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