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

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

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
营养相关疾病是由于长期的营养素缺乏或营养失调造成失衡不仅造成身体功能的改变,而且逐步发展成为疾病状态,如营养素缺乏病、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或者其他不良病症。

一、营养缺乏病
长期缺乏一种或多种营养素可造成严重的营养不良并出现各种相应的临床表现或病症,称为营养缺乏病。

生长发育不良或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缺蛋白质、能量摄入不足。

甲状腺肿或克汀病,缺碘引起;
佝偻病、骨质疏松,缺维生素D和钙;
异食症或生长发育不良,缺锌;
贫血,缺铁或铜;
夜盲症,缺维生素A;
维生素B1缺乏病(脚气病),缺维生素B1;
口腔阴囊炎症,缺维生素B2;
癞皮病,缺烟酸或维生素PP;
维生素C缺乏病(坏血病),缺维生素C。

二、营养与肥胖
我国肥胖的标准:体质指数(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

WHO则为(BMI)≥25为超重,(BMI)≥30为肥胖。

(BMI)=体重(kg)/身高(m)2
1、肥胖的危险因素
肥胖的发生来自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的综合作用。

其中遗传因素对肥胖的形成作用仅占20%~40%。

遗传因素:许多研究表明肥胖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如果父母都是肥胖者,其
中遗传子女有70~80%发生肥胖。

膳食因素:高能量、高脂肪和低膳食纤维的“富裕型”膳食结构和暴饮暴食、
偏食、喜食油腻和甜食、爱吃零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都有可能增加肥胖的危险性。

(3)体力活动过少:可导致能量消耗减少,多余的能量就被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

(4)社会因素:家庭经济收入的增加和现代化紧张的生活节奏,使在家就餐日益减
少,在外就餐的频率增多。

2、肥胖防治的营养知道原则
(1)严格限制总能量的摄入:建议糖类占总能量的60%,蛋白质占15%,脂肪占25%,提倡高蛋白质、低糖类和低脂肪的膳食结构。

(2)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优质蛋白质可占总蛋白质的50%左右。

(3)控制脂肪的摄入:尤其是动物性脂肪的摄入,每日烹调用油应低于15g。

(4)多吃蔬菜和水果:每日膳食中蔬菜摄入应不少于500g。

(5)保证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摄入量:以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免疫力。

(6)禁止饮酒。

(7)烹调方式:以煮、炖、拌、烩、蒸为主,尽量少用油煎炸。

(8)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分配一日三餐的进食量,做到“早吃好,午吃饱,完吃少”;改掉暴饮暴食、好吃零食和甜食、偏食等不良习惯。

适当增加体育锻炼也是预防和控制肥胖的有效措施。

学龄前期是塑造饮食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成年后的健康生活大有裨益,预防肥胖应从小做起。

三、营养与高血压
1、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1)遗传因素:有高血压家族史者更易患高血压。

(2)膳食营养因素:高盐饮食、大量饮酒,膳食中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可使血压升高,而膳食低钾、低钙、低动物蛋白质可加重钠对血压的不良影响。

(3)肥胖:超重和肥胖者高血压发病率增加。

(4)吸烟:烟雾中的有害成分可引起血管痉挛,直接或间接引起血压升高。

(5)心理因素:高度集中注意力工作、长期精神紧张、性情急躁易怒、心胸狭隘者、长期受环境噪音及不良视觉刺激者,及多次经受强烈挫折者均易患高血压。

2、高血压的营养指导原则
(1)控制总能量的摄入。

(2)严格限制钠盐摄入:轻度高血压或有高血压家族史者,每日食盐量3~5克;中度高血压每日1~2克(折合酱油5~10ml);重度高血压,应给予无盐(无钠盐)膳食。

(3)摄入足量的钾和钙:摄入充足的钾和钙可以防止血压升高。

含钾高的食物如菠菜、油菜、紫菜、海带、竹笋、马铃薯、花生等。

含钙多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虾皮等。

(4)供给充足的蛋白质:尤其应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肉、鱼、蛋、豆类蛋白等。

(5)降低脂肪摄入总量。

(6)多吃富含多种维生素及膳食纤维的绿叶蔬菜和新鲜水果。

四、营养与高脂血症
血浆种的脂类物质主要包括甘油三酯、胆固醇、胆固醇酯、磷脂和游离脂肪酸。

当空腹血浆中脂质浓度超过正常参考值,称为高脂血症。

如单纯胆固醇升高,称为高胆固醇血症。

饮食营养指导因血浆种升高的脂质种类略有不同侧重。

影响血清总胆固醇的主要营养成分是饱和脂肪酸及膳食胆固醇,以及因膳食能量的摄入与消耗不平衡而导致超重和肥胖。

因此膳食治疗的主要内容是降低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量,以及控制总能量摄入和增加体力活动来达到能量平衡,同时为防止高血压还应减少食盐摄入量。

对于高甘油三酯血症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过低者的治疗应以控制体重为主要目标,因为它们常是代谢异常综合症(或称胰岛素抵抗综合症)的一部分。

控制体重除应限制膳食中的高能量食品如脂肪、甜食等之外,还应增加体育锻炼。

血清甘油三酯增高的超重肥胖者除按照上诉治疗方案外,还应适当控制主食,即吃”八分饱”。

五、营养与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有遗传倾向的慢性代谢紊乱性疾病,主要症状是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发力,即“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

糖尿病的饮食营养治疗原则:合理控制总能量的摄入是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首要原则。

1、糖类的食物选择糖尿病病人应当忌食富含单糖、双糖的食物,如蔗糖、糖果、蜜饯、蜂蜜及其他甜食;应选用吸收较慢的多糖类如薯类、豆类和谷类,以根茎类、鲜豆类蔬
菜替代部分主食,注意适当增加粗粮和面食的比例,这类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较低;增加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摄入。

2、蛋白质的食物选择糖尿病病人应强调食物种蛋白质的质量,营养价值较高的动物性蛋白质和豆类几期制品至少应占蛋白质摄入量的1/3。

3、脂肪的食物选择严格控制总脂肪的摄入量,占总能量的30%一下。

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释放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严格控制胆固醇的摄入量。

4、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糖尿病病人应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尽量减少食盐的摄入量;适当增加钙的摄入量;注意补充铬和锌。

5、其他建议糖尿病病人不饮酒;摄取营养平衡的膳食,注重食物的多样化;养成合理的进餐习惯,每日至少进食三餐。

而且是定时定量;预防低血糖反应。

六、营养与肿瘤
食物种存在着许多致癌物,如N-亚硝基化合物、黄曲霉毒素、多环芳烃族化合物、杂环氨类、农药等。

1、常见营养相关性肿瘤
(1)食道癌:与食物中长期缺少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缺少钼、锌、
镁、硒等微量元素有关,还与进食腌制和霉变食物,饮酒同时吸烟有关。

(2)胃癌:与熏烤食物、粮食种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高、腌制食品、霉变食品、
酗酒等有关。

(3)肝癌:与食物种的黄曲霉毒素、酗酒有关。

(4)结肠、直肠癌:与高脂肪膳食、膳食纤维不足有关。

(5)乳腺癌:与高脂肪、高能量膳食有关。

2、肿瘤的营养防治世界癌症基金会提出14条建议,包括:
(1)食物多样化;
(2)维持适宜体重;
(3)保持体力活动;
(4)多吃蔬菜和水果;
(5)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6)不提倡饮酒;
(7)限制动物性食品的摄入;
(8)限制高脂食物的摄入;
(9)限盐;
(10)防霉;
(11)防腐;
(12)限制食物添加剂的使用;
(13)注意食物加工方法,不吃烧焦,烧烤食品;
(14)营养补充剂的合理选用,一般人不必食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