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摘要 (II)ABSTRACT (III)引言 (1)1、大学生消费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消费方式超前化、网络化、电子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消费行为多元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人情消费”大众化 (1)2、大学生从众消费心理产生的原因 (3)2.1消费心理的需要 (3)2.2消费心理的行为个性 (4)2.3受所处群体的影响 (4)2.4缺乏主见和自信 (5)3、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刺激大学生过度消费 (5)3.2引诱大学生攀比炫耀的消费心理 (5)3.3大学生不良消费的催化剂 (6)4、大学生从众消费心理矫正策略 (6)4.1鼓励个性发展,避免盲从 (6)4.2提高对大学生消费问题的关注和重视程度 (7)4.3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 (7)4.4学校相关部门应重视和配合, 形成合力, 齐抓共管 (7)4.5在学生中开展消费道德教育 (8)5、结束语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论从众心理对学生消费的影响摘要“从众”是现代社会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人们基本上会具有“从众”心理。
当代大学生在所处群体影响下的从众行为表现在学习、生活和消费等各个方面。
研究大学生从众消费的现象,对于优化群体结构,利用大学生从众消费的积极影响,防止其消极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从众心理影响下的大学生消费的分析,就大学生从众消费的表现、从众消费的原因以及影响进行分析,为大学生行为提供正确消费取向,树立正确消费观念。
关键词:从众心理;大学生消费;消费观念On the herd mentality student consumptionABSTRACT"Herd" is a relatively common phenomenon of social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it is generally a herd mentality.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n which the group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herd behavior in all aspects of learning, living and consumption. Students herd consumer phenomenon, ha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for optimizing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students herd positive impact on consumption, to prevent its negative effects.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the herd mentalit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consumption, the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herd consumption, causes, and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Conformity Consumption, consumer orientation for students' behavior, to establish a correct concept of consumption.Keywords:Herd mentality; university students' consumption; consumer attitudes引言“从众”的概念是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并且在自己的判断、知觉、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大部分人群的行为方式。
《史记》上记载有这么一句话:曾参虽贤,其母虽信,然三人之疑,其母惧。
这句话是从众心理一个很好地反映。
学者阿希曾进行过从众心理实验,结果发现在测试人群中只有1/4到1/3的人之前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保持了独立性。
由此可以发现从众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现象。
在大学校园中,从众现象更是普遍。
处于青春期的当代大学生一方面由于自我意识急剧膨胀,对生活充满着热情,敢于做一些新颖的事情,常常以标新立异的装束和独特的言谈举止表达自己与别人是不同的;但是另外一方面,他们的独立性、意志力及分辨是非的能力是比较弱的,往往会陷入焦虑、困惑和迷茫之中,这就会引起行动上随波逐流,思想上迷失自我,这样的不成熟行为和心理就极易导致心理趋同即从众的倾向,大学校园的从众行为,有消极方面,当然也有积极的一面,分析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的成因,研究大学生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并提出矫正从众消费的一些策略,利用从众行为的积极影响,防止其消极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消费现状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同学基本上还是可以做到理性消费,他们能够根据家庭情况以及自身的实际条件进行合理消费。
在消费时会经常考虑到自身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的大小、自己应该对社会承担责任的多少以及大学生应有的社会形象,在消费时能够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消费行为。
但是,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也确实还存在着强烈的消费欲望与理性消费的矛盾心理,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与自身和家庭经济状况的矛盾,这一现实,使得一些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与行为出现一些偏颇。
根据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的消费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消费方式超前化、网络化、电子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条件不断提高,人们消费水平也慢慢上升,消费方式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单一,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各种各样的形式不断出现。
其中大学生是在这股新消费浪潮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单一的现金交易,到现今的现金、信用卡、支付宝、银联卡、支票等等多种交易方式。
人们的交易方式变得更加灵活方便,生活节奏也变得更加快捷。
当代大学生们也也很快接受了这些快捷的消费方式。
从调查结果不难看出,现代社会的许多大学生正在向“刷卡族”转变,例如交纳学费、宿舍费用的银联卡,以及食堂的饭卡,图书馆借阅图书的图书卡,甚至一些没有稳定工作没有经济收入的大学生的也可透支信用卡。
他们沉浸在“刷卡”消费带来的消费快感中,在他们眼里,“刷卡”不知不觉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时尚,是现代人的标志。
但是,在享受刷卡带来的快感的同时,大学生在银行的不良记录也在不断攀升,这无疑为他们日后步入社会工作、创业以及生活埋下了深重的隐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超前化消费越来越多的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
这里所说的超前消费是指用超过暂时收入能力而将今后的收入提前到当前支出,通俗的说就是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理性的超前消费还是值得提倡的一种消费方式,因为这种消费方式不仅可以带动新的消费热点,而且还可以扩大市场需求,进而使市场消费结构更加合理,同时还可以促进生产的增长,使生产与消费始终保持良性的循环,并且增加资金的利用率。
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条件水平不断提高,网络消费作为一种新型的消费方式,迅速被广大青年人和部分中老年人欣然接受,然而在这些人当中中国当代大学生则成为了网络消费大军的绝对主力。
网络消费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要消费方式,什么淘宝、天猫、聚美各式各样的网购平台也相继出现。
消费方式的网络化不仅仅使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也使得大学生在新经济时期达到“多赢”效果的理想模式。
(二)消费行为多元化根据调查报告得出,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日益多元化不仅体现在日常所必须的学习、生活消费,在人情社交、娱乐、恋爱、手机电话、电脑及相关电子产品、健身、旅游、美容化妆等众多社会消费领域也有所涉及。
手机是大学生的必备社交工具之一,也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支出之一。
我们可以从调查报告得出结果:手机话费,每月消费50元以下的45.0%,在50元到100元之间的占到总人数的48.0%,而100元以上的则占7.0%;另外,网络消费以其价格便宜、方便快捷又颇为时尚等特点被大学生的广泛热衷。
网上购物如今已经成为现在大学生几大重要消费途径之一,在我们抽样调查的大学生中,每月平均消费在30元以下的占32.0%,30元--60元的占55.7%,而60元以上的占12.3%。
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有过网络购物的经历,这就促使一个相当庞大的网上购物群体的逐渐形成,虽然他们中的每个人的个体消费金额并不是很高,但是总数加起来,其数目之大令人难以想象。
在大学生主要的消费支出中,为了谈恋爱而作出的消费占据到了第三位。
每月消费100元以下的占10%,100元到200元的占41%,200元到300元的占31%,而300元以上的则占到了19%。
我们在调查的过程中,当被问到“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你最渴望做什么事情”时,绝大部分男同学的选择是“买更高配置的电脑”,而女同学则会选择“买服装或手机”,这一调查结果反映出了大学生具有融入社会,渴望高质量生活的意愿。
(三)“人情消费”大众化中国历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讲究“礼尚往来”。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能力不断增强,人们的交往观念不断更新,交往方式多种多样,交往的目的各自不同,这对大学生也有很大的影响。
许多学生都意识到他们朝夕相处的这些同学,在未来社会的各行各业都将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是不可或缺的社会资源,因此必须有一定的投入,为现在和未来积蓄“人脉”。
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采用了请客、送礼等方式来营造自己的社会关系网,人情消费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费内容。
这几年来,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人情消费在高校已然成风,并呈现出一种快速上升的趋势。
调查显示,在人情消费(包括同学、朋友聚会等)方面,大学生每月消“请客”、费50元以下的占 50.7%,50元-100元的占35.3%,100元以上的占14.0%。
“送礼物”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最热门的人情消费。
从同学过生日、得奖学金或助学金、各种节假日到发展党员、各种评优等,都能成为消费的理由。
人情消费不仅带有比较浓厚的功利色彩,而且也增加了学生的经济负担。
二、大学生从众消费心理产生的原因(一)消费心理的需要依据心理学家的需求理论,消费者需求也可以分为五种, 即: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大学生从众消费心理,是符合心理学需要层次理论,把这一上升过程看作是大学生消费行为在不同发展阶段反应就可概括为: 生理、社会、象征、认知等四个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