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知识库5-0变量与常数知识库共使用三类变量和两类常数。
三类变量为:整型变量,实型变量和布尔(逻辑)型变量。
两类常数为:整型常数和实型常数。
5-0-1整型变量整型变量由四位16进制数组成。
其中第一(最高)位=8用于表示整型变量;第二、三、四位为整型变量的序号。
整型变量本身的取值范围:0~4095。
整型变量所描述数据的取值范围:0~65535(无符号数据)或-32768~32767(有符号数据)。
5-0-2整型常数整型常数由六位16进制数组成。
其中第一(最高)位和第二位=90用于表示整型常数;第三、四、五、六位为整型常数值。
整型常数的取值范围:0~65535(无符号数据)或-32768~32767(有符号数据)。
5-0-3实型变量实型变量由四位16进制数组成。
其中第一(最高)位=A用于表示实型变量;第二、三、四位为实型变量的序号。
实型变量本身的取值范围:0~4095。
实型变量所描述数据的取值范围:IEEE浮点格式。
5-0-4实型常数实型常数由十位16进制数组成。
其中第一(最高)位和第二位=B0用于表示实型常数;第三至十位为实型常数值。
实型常数的取值范围:IEEE浮点格式。
5-0-5布尔(逻辑)型变量布尔(逻辑)型变量由六位16进制数组成。
其中第一(最高)位和第二位=C0用于表示布尔(逻辑)型变量;第三位用于表示布尔量在整型变量中所处位置(0~F);第四、五、六位为整型变量的序号。
布尔(逻辑)型变量的取值范围:假(=0)、真(=1)。
5-0-6布尔(逻辑)型常数布尔(逻辑)型常数由二位16进制数组成。
其中第一(最高)位和第二位=D1表示“真”,D0表示“假”。
5-0-7 IEEE浮点格式IEEE浮点格式数据由四个字节组成。
其中第一字节的最高位(bit31)表示阶码符号,第一字节的次高位(bit30)~最低位(bit24)联合表示阶码,第二字节的最高位(bit23)表示数据符号,第二字节的次高位(bit22)为尾数的最高有效位,bit22~bit0表示尾数。
例1:用IEEE浮点格式表示整数3。
解答:03 60 00 00。
5-0-8 IBM浮点格式IBM浮点格式数据由四个字节组成。
其中第一字节的最高位(bit31)表示阶码符号,第一字节的次高位(bit30)~最低位(bit24)联合表示阶码,第二字节的最高位(bit23)表示数据符号,bit22~bit0表示除最高有效位外尾数的其余部分。
在IBM浮点格式数据中,尾数的最高有效位被省略。
例1:用IBM浮点格式表示整数3。
解答:02 40 00 00。
5-1加运算(T01KH)代码:01(+),A,B,C;功能:双目算术运算;说明:当第一操作数A为整型时,第二操作数B也必须为整型,和C 为整型;当第一操作数A为实型时,第二操作数B也必须为实型,和C为实型。
5-2减运算(T02KH)代码:02(—),A,B,C;功能:双目算术运算;说明:当第一操作数A为整型时,第二操作数B也必须为整型,差C 为整型;当第一操作数A为实型时,第二操作数B也必须为实型,差C为实型。
5-3乘运算(T03KH)代码:03(×),A,B,C;功能:双目算术运算;说明:第一、二操作数A,B必须为实型,积C为实型。
5-4除运算(T04KH)代码:04(÷),A,B,C;功能:双目算术运算;说明:第一、二操作数A,B必须为实型,商C为实型。
5-5赋值运算(T05KH)代码:05(=),A,B;功能:赋值运算(兼类型转换);说明:1:当源操作数A为整型,目的操作数B亦为整型时,直接将A赋给B;2:当源操作数A为整型,目的操作数B为实型时,先将A转换成实型,再将A赋B;3:当源操作数A为实型,目的操作数B亦为实型时,直接将A赋B;4:当源操作数A为实型,目的操作数B为整型时,先将A转换成整型,再将A赋B。
5:当源操作数A为逻辑型,目的操作数B必须为逻辑型,将A赋B。
5-6“大于”关系运算(T06KH)代码:06(>),A,B,C;功能:“大于”关系运算(1=真,0=假);说明:双目运算,当第一操作数A为整型时,第二操作数B也必须为整型;当第一操作数A为实型时,第二操作数B也必须为实型;结果C为逻辑型变量(1=真,0=假)。
5-7“大于等于”关系运算(T07KH)代码:07(>=),A,B,C;功能:“大于等于”关系运算(1=真,0=假);说明:双目运算,当第一操作数A为整型时,第二操作数B也必须为整型;当第一操作数A为实型时,第二操作数B也必须为实型;结果C为逻辑型(1=真,0=假)。
5-8“等于”关系运算(T08KH)代码:08(==),A,B,C;功能:“等于”关系运算(1=真,0=假);说明:双目运算,当第一操作数A为整型时,第二操作数B也必须为整型;当第一操作数A为实型时,第二操作数B也必须为实型;结果C为逻辑型(1=真,0=假)。
5-9“不等于”关系运算(T09KH)代码:09(<>),A,B,C;功能:“不等于”关系运算(1=真,0=假);说明:双目运算,当第一操作数A为整型时,第二操作数B也必须为整型;当第一操作数A为实型时,第二操作数B也必须为实型;结果C为逻辑型(1=真,0=假)。
5-10“小于等于”关系运算(T0AKH)代码:0A(=<),A,B,C;功能:“小于等于”关系运算(1=真,0=假);说明:双目运算,当第一操作数A为整型时,第二操作数B也必须为整型;当第一操作数A为实型时,第二操作数B也必须为实型;结果C为逻辑型(1=真,0=假)。
5-11“小于”关系运算(T0BKH)代码:0B(<),A,B,C;功能:“小于”关系运算(1=真,0=假);说明:双目运算,当第一操作数A为整型时,第二操作数B也必须为整型;当第一操作数A为实型时,第二操作数B也必须为实型;结果C为逻辑型(1=真,0=假)。
5-12逻辑“与”运算(T0CKH)代码:0C(∩),A,B,C;功能:对两整型或两逻辑型操作数实现按位逻辑“与”运算;说明:双目运算,当第一操作数A为整型时,第二操作数B也必须为整型,结果C为整型;当第一操作数A为逻辑型时,第二操作数B也必须为逻辑型;结果C为逻辑型(1=真,0=假)。
5-13逻辑“或”运算(T0DKH)代码:0D(∪),A,B,C;功能:对两整型或两逻辑型操作数实现按位逻辑“或”运算;说明:双目运算,当第一操作数A为整型时,第二操作数B也必须为整型,结果C为整型;当第一操作数A为逻辑型时,第二操作数B也必须为逻辑型;结果C为逻辑型(1=真,0=假)。
5-14逻辑“非”运算(T0EKH)代码:0E(-),A,C;功能:对单整型操作数实现按位逻辑“非”运算;说明:单目运算,当操作数A为整型时,结果C为整型;当操作数A 为逻辑型时,结果C为逻辑型(1=真,0=假)。
5-15逻辑“异或”运算(T0FKH)代码:0F(⊙),A,B,C;功能:对两整型或两逻辑型操作数实现按位逻辑“异或”运算;说明:双目运算,当第一操作数A为整型时,第二操作数B也必须为整型,结果C为整型;当第一操作数A为逻辑型时,第二操作数B也必须为逻辑型;结果C为逻辑型(1=真,0=假)。
5-16 IF运算(T10KH)代码:10(IF),A,B;功能:软件流程控制。
IF+逻辑型变量A+偏移量B,当逻辑型变量为假(=0)时,流程跳过偏移量;说明:操作数A必须为逻辑型,偏移量B取值范围:-32768~32767。
5-17 ELSE运算(T11KH)代码:11(ELSE),A,B;功能:软件流程控制。
ELSE+逻辑变量+偏移量,当逻辑型变量为真(=1)时,流程跳过偏移量;说明:操作数A必须为逻辑型,偏移量B取值范围:-32768~32767。
5-18 WHILE运算(T12KH)代码:12(WHILE),A,B;功能:软件流程控制。
WHILE+逻辑型变量+偏移量,当逻辑型变量为假(=0)时,程序跳过偏移量B;说明:操作数A必须为逻辑型,偏移量B取值范围:-32768~32767。
5-19 WHILE END运算(T13KH)代码:13(WHILE END),B;功能:软件流程控制。
程序跳过偏移量B;说明:偏移量取值范围:-32768~32767。
5-20平方根运算(T14KH)代码:14(√),A,B;功能:平方根计算;说明:操作数A必须为实型,结果B为实型。
5-21 10的指数幂运算(T15KH)代码:15(POWER),A,B;功能:10的指数幂计算;说明:操作数A必须为实型,范围为0~7.9999,结果B为实型。
5-22上升沿触发微分运算(T16KH)代码:16(DIFU),A,B;功能:当且仅当逻辑变量A从“0”到“1”跳变时B为真(持续到DIFU 再一次被执行);说明:操作数A为逻辑型变量,结果B为逻辑型变量。
5-23下降沿触发微分运算(T17KH)代码:17(DIFD),A,B;功能:当且仅当逻辑变量A从“1”到“0”跳变时B为真(持续到DIFD 再一次被执行);说明:操作数A为逻辑型变量,结果B为逻辑型变量。
5-24 100毫秒定时器运算(T18KH)代码:18(TIMEA),A,B,C,D;功能:实现1~255个0.1秒的有条件定时;1:定时条件为假时,TIMEA停止定时,输出为假;2:定时条件为真时,若TIMEA处于停止定时状态,则装入定时常数,正式启动定时器,输出为假;3:定时条件为真时,若TIMEA处于定时进行中状态,则保持定时工作状态,输出为假;4:定时条件为真时,若TIMEA处于定时完成状态,则输出为真(持续到TIMEA再一次被执行)。
说明:1:操作数A为逻辑型变量,指示定时条件;2:操作数B为整型常数,表示定时器序号(0~127);3:操作数C为整型常数或整型变量,表示定时常数(1~255个0.1秒);4:操作数D为逻辑型变量,指示定时器输出状态。
5-25秒定时器运算(T19KH)代码:19 (TIMEB),A,B,C,D;功能:实现1~255个1秒的有条件定时;其它参考TIMEA。
5-26分定时器运算(T1AKH)代码:1A(TIMEC),A,B,C,D;功能:实现1~255个1分钟的有条件定时;其它参考TIMEA。
5-27单向计数运算(T1BKH)代码:1B(CNT),A,B,C,D,E;功能:CNT是具有清除控制的单向计数器,当且仅当计数到时,CNT 输出为真(=1),并且持续到CNT再一次被执行;CNT为真后,当计数条件B为真(=1)时,CNT自动装入计数常数。
说明:1:操作数A为逻辑型变量,用于清除控制;2:操作数B为逻辑型变量,用于计数控制;3:操作数C为整型变量或整型常数,用于计数器初值;4:操作数D占两个字节(=FFFF);5:操作数E为逻辑型变量,指示计数器输出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