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贵州省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

贵州省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

贵州省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4题;共48分)1. (2分) (2016高二上·江苏期中) 韩非子主张“法不阿贵”“以法为本”。

对他这种思想理解不正确的是()A . 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B . 与当今依法治国有本质的区别C . 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D . 强调法律的至高无上地位2. (2分) (2016高三下·日照模拟) 戊戌变法是在“民族危机迫在眉睫的情势下仓促上阵的向敌人学习的运动,‘自光绪十四年,康有为以布衣伏阙上书,极呈外国相逼、中国危险之状……请厘革积弊,修明内政,取法泰西,实行改革’。

这场改革具有明显的植入性。

”此论旨在说明()A . 变法的舆论动员极不充分B . 改革缺乏内在的社会动力C . 变法目标背离近代化方向D . 改革措施脱离了中国国情3. (2分) (2017高二下·赤峰期末) 下图是根倨《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

该图呈现的发展趋势表明()A . 两汉以前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较小B . 清代统治者最重视妇女的贞节教育C . 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积极塑造D . 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逐渐趋于保守4. (2分)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教授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的发展“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

……(在东亚发展过程中)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材料表明A . 儒家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B . 儒家学说难以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融合C . 西方发展模式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D . 东亚发展既吸取西方文明,又继承儒家文明5. (2分) (2017高二上·泰州月考) 《汉书·艺文志序》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习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在这里,班固说的是()A .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B . 秦末汉初时期儒、道诸说沉渣泛起C . 东汉末年以后儒、释、道三家合流的出现D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混乱局面6. (2分)下图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史上的两位重要人物,他们思想的不同之处是()西汉董仲舒南宋朱熹A . 都促使儒家思想向前发展B . 都是唯心主义观点C . 都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思想D . 是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7. (2分)电视剧《潜伏》使“潜伏”一度成为流行词,而真正说出潜伏真谛的经典台词是:“在特殊的环境下面,什么都可以灵活应变,但是信仰绝不能变。

”历史上的文天祥也如此,他在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铁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句。

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A . 黄老之学B . 佛学C . 程朱理学D . 陆王心学8. (2分) (2019高二下·嘉兴期中) 顾炎武强烈批判“私天下”的君主专制,主张“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国()A . 君主专制走向衰落B . 已有近代民权意识C . 儒学统治地位已动摇D . 儒学出现趋时更新9. (2分) (2018高二下·莆田开学考)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

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之弗贵,而积粟者闭籴,则愈腾其贵。

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之勿贱,而怀金者不雠,则愈益其贱。

”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A . 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B . 发挥市场作用以促进商品流通C . 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D . 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10. (2分)(2016·潍坊模拟) 在中国古代文人学士眼里,小说向来是“街谈巷语”“君子弗为”,被认为“猥鄙荒诞,徒乱耳目”,皆“黜不载”.近代梁启超却认为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这说明()A . 文人学士更加注重诗词歌赋B . 小说仅流行于市井大众阶层C . 维新思潮推动文学形式创新D . 小说通俗易懂利于思想启蒙11. (2分)按照中国古代文字的演变顺序,下面正确的排列是①②③④A . ④①②③B . ④②①③C . ④②③①D . ②④①③12. (2分)(2019·全国Ⅲ卷) 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 经济发展水平B . 绘画技术进步C . 政治权力干预D . 儒家思想影响13. (2分) (2019高二下·湖北期中) 维新派的骨干大多是由封建士大夫向资产阶级转化中的人物,他们如饥似渴地汲取西学营养、宣传介绍西学的同时,却依然怀恋传统的儒学,他们要求改革封建的政治体制,大胆怀疑儒家经典,却依然崇奉孔孟的理论权威。

这体现了维新派()A . 改革指导思想不够明确B . 趋新与恋旧的矛盾心态C . 努力唤醒国人的民主意识D . 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14. (2分) (2018高一下·陕西期末) 《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女人美丽标准的变迁》这一文章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

1900~1919年女人美丽标准出现变化的原因是()①西方文化的传入②资产阶级政治、文化运动的影响③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④妇女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A . ①②④B . ①②③④C . ②③④D . ①②③15. (2分)围绕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高二(1)班学生展开评论。

你认为哪一评论是不妥当的A . 体现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理性认识B .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C . 有积极作用也有一定片面性D . 本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16. (2分)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说:“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近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

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

”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 国人最先引进的是西方政治思想B . 国人觉醒的主要障碍是传统伦理C . 国人引进西方政治制度是成功D . 国人最后觉悟要引进马克思主义17. (2分) (2018高二上·南宁期中) 陈独秀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时,敏锐地意识到“当下的革命阻力已不再是表面上的制度与体制是否与现行的社会政治形势相一致,而是体制层面的价值体系是否符合民众之心理”。

陈独秀强调的是()A . 辛亥革命完成了政治革命的任务B . 民主共和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C . 提高国民觉悟是政治变革的前提D . 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生态优化18. (2分) (2017高三上·湖北开学考) 1876年清政府派员参加美国费城国际博览会,1905年清政府商部奏准《出洋赛会章程》共20条,指明凡有国际博览会,即咨行各省督抚,晓示商人劝谕参加。

这表明清政府()A . 彻底放弃重农抑商B . 放宽民间设厂限制C . 力图扩大对外贸易D . 极力垄断对外贸易19. (2分) (2016高二上·黑龙江月考) 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于192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突破逻辑严密的传统心理描写方法,运用自由联想、内心独白等手法,直接展示人物潜意识,再现当前、过去情景,或对未来的想象,不受时空和逻辑限制,貌似紊乱,实则高度真实。

这部小说的创作风格是()A . 浪漫主义B . 现实主义C . 印象主义D . 现代主义20. (2分)(2016·凉山模拟) 这些新知识分子都是转型时期的产物——他们都深深植根于中国古典文化,然而同时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实用主义、科学与民主给他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他们充当了中国文学和知识分子人格转换的发酵剂。

他们有关对“国粹”进行批判性重估与引介西方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呼吁,燃起了一场思想革命。

由此可知这些新知识分子()A . 推动中国实现了社会转型B . 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C . 思想体现了批判继承与引介相结合的特点D . 全盘学习西方文化21. (2分)伯利克里说:“在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

但在公家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

这是因为这种精神深使我们信服。

”这段话表明古代雅典A . 保护雅典人合法权利B . 尊重雅典公民个人意志C . 遵循法律至上原则D . 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22. (2分) (2016高三下·临沂模拟) 陈独秀说:“近世欧洲历史为‘解放历史’——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求女权之解放也。

”其中“宗教之解放”体现在()A . “人是万物的尺度”B . “人生而平等”C . “与上帝直接对话”D . “主权在民”23. (2分) (2019高二上·湖州期末) “科学理论的发展往往并不意味着新理论摧毁旧理论,而是限制和缩小旧理论的作用范围,把旧理论作为新理论的某种特例包含在其中。

”下列选项能论证此观点的是()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②进化论和经典力学③经典力学与相对论④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A . ①②B . ②③C . ①④D . ③④24. (2分) (2017高二上·阜宁月考) “要勇于探索未知!要有勇气运用你的头脑!”主张这种观点的是()A . 文艺复兴B . 宗教改革C . 启蒙运动D . 新文化运动二、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40分)25. (10分) (2018高二上·黄陵期末) 材料一: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情况材料二:《全球通史》一书中曾列出古代中国传播给西方并对其造成影响的诸多发明:钻井技术1126年传入欧洲;冶金鼓风机1200年传入欧洲;铸铁1300年传入欧洲;1340年在意大利的法布里亚诺建立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活塞风箱,1500年传入欧洲;旋转风扇1556年传入欧洲……材料三:新中国的科技成就:(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说明了什么?16世纪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西方科技地位发生逆转。

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2)材料三表明20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科技发展的重心有何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6. (15分) (2019高一下·相城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武帝曰:“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董仲舒答曰:“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皆积善累德之效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