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仁寿县铧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理综11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3道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1.下面图1为某植物育种流程,图2表示利用农杆菌转化法获得某种转基因植物的部分操作步骤。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图1子代Ⅰ与原种保持遗传稳定性,子代Ⅱ和子代Ⅲ选育原理相同B. 图1子代Ⅲ选育显性性状需自交多代,子代Ⅴ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C. 图2中①过程的完成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参与D. 图2中⑥可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并可以同时翻译出多种蛋白质2.下图是基因对性状控制过程的图解,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同一生物的同一细胞中M1、M2不可同时发生B. ①、②过程所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完全相同C. 白化病的成因是酪氨酸酶活性低导致黑色素不能合成D. ③、④性状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中碱基对的缺失3.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着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下列与人体稳态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维持着pH的稳定B. 人体肝脏、肾脏的病变都会影响到内环境稳态的维持C. 某高热病人,体温持续维持在38℃,其原因是产热量高于散热量D. 水、盐代谢的平衡使细胞生活环境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4.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a、b、c、d、e为各个刺激点,①②为电位变化检测位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A. 刺激a点①②有电位变化,刺激e点①②没有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间是单向传递的B. 刺激c点②有两次相反的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C. 剌激b点②有电位变化,①没有电位变化,说明电流表对化学信号无反应D. d位于②两个电极中间,刺激d位点①②指针都没有偏转,原因是相同的5.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Allison)和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TasukuHonjo),以表彰他们在癌症免疫治疗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
恶性肿瘤患者体内T细胞功能往往是被抑制的,这两位科学家发现,T细胞表面的CTLA-4蛋白和PD-1分子会对肿瘤细胞“手下留情”。
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 发生恶性肿瘤与机体免疫功能的缺失密切相关B. 对癌变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C. 人体所有细胞都有CTLA-4基因和PD-1基因D. 注射对抗CTLA-4蛋白和PD-1分子的抗体,激活T细胞,可有效治疗恶性肿瘤6.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D.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7.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 kJ/mol 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2×283.0 kJ/mol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8.某温度下,在一个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进行如下反应:2A(g)+2B(g)3C(? )+D(? )。
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0.6molC,且反应前后压强之比为15∶11(相同温度下测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约为0.043B. 增加C的物质的量,B的平衡转化率不变C. 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D. A的平衡转化率是40%9、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
用K2Cr2O7溶液进行下列实验: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中溶液橙色加深,③中溶液变黄B.②中Cr2O72-被C2H5OH还原C.对比②和④可知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D.若向④中加入70%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10 .常温条件下,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A.CH3COOH溶液与Zn反应放出H2B.0.01mol/L CH3COOH溶液的pH=4C.CH3COOH溶液与NaCO3反应生成CO2D.0.1 mol/L CH3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11.25℃时,在一定体积PH=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当溶液中的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PH=11,若体积可以加和,则V (Ba(OH)2):V( NaHSO4)为()A.1:1 B.2:1 C.3:2 D.1:41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的溶液中:Fe2+、NO3-、Na+、SO42-B.水电离出的c(H+)=10-12 mol/L的溶液中:Ca2+、K+、Cl-、HCO3-C.c(H+)/c(OH-)=1012的水溶液中:NH4+、Al3+、NO3-、Cl-D.c(Fe3+)=0.1 mol/L的溶液中:K+、ClO-、SO42-、SCN-13.常温下某一元碱BOH溶液与0.01mol/L的一元强酸H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为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若BOH为强碱,其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等于0.01mol/L②若BOH为弱碱,其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大于0.01mol/L③反应前,BOH溶液中c(OH)﹣一定是0.01mol/L④反应后,混合溶液中A﹣的浓度等于0.01mol/L.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④二、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4.某电场的电场线如图所示,则同一点电荷放在电场中的A点和B点所受电场力F A和F B的大小关系是()A. F A<F BB. F A>F BC. F A=F BD. 由于电荷的正、负未知,故无法判断F A和F B的大小15.通过电阻R的电流强度为I时,在t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为Q,若电流强度不变,电阻为2R,则在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为__________.A. 2QB. QC.D.16.有两个点电荷,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相距为r,相互作用力为F.为了使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增大为原来的2倍,下列做法可行的是()A. 仅使增大为原来的2倍B. 仅使减小为原来的一半C. 使和都增大为原来的2倍D. 仅使r减小为原来的一半17.如图所示,一个内阻不可忽略的电源,R1为定值电阻,L1和L2是小灯泡,R为滑动变阻器,P为滑片。
若将滑片向下滑动,则在滑动过程中,灯泡L2的亮度及R1消耗的电功率分别()A. 变亮,一直减小B. 变亮,先增大后减小C. 变暗,无法确定D. 变暗,一直增大18.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有位同学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小车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将压敏电阻和一块挡板固定在绝缘小车上,中间放置一个绝缘重球。
小车向右做直线运动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从t1到t2时间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 从t1到t2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从t2到t3时间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D. 从t2到t3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9.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12V,电源内阻为1.5Ω,电路中的电阻R0为1.5Ω,小型直流电动机M的内阻为0.5Ω,电流表内阻不计。
闭合开关S后,电动机转动,电流表的示数为2.0A。
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 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为1.0VB. 电源效率为75%C. 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为12WD. 电源的功率为24W20.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a、 b两点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大小关系是()A. E a>EbB. E a=EbC.电势 Ua>UbD. 无法比较21.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圆周,其圆心为O,直径AB和CD相互垂直,电荷量均为Q正点电荷放在关于CD对称的圆周上,它们所在半径的夹角为1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点O与点C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B. 点C与点D的电场强度大小之比为∶1C. 一电子从D点由静止释放,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D. 将一正电荷沿着圆周从A点经D移至B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第II卷(非选择题)三、实验题(本题共2道小题,第22题6分,第23题12分,共18分)22.某同学要测量一电阻约200 Ω的圆柱体的电阻率ρ。
步骤如下:(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乙所示,则其直径为________ mm。
(2)如图所示,0~3A档电流表读数 A,0~15V档电压表的读数为 V.23.某同学用伏安法测定待测电阻R x的阻值(约为10 kΩ),除了R x,开关S、导线外,还有下列器材供选用:A.电压表(量程0~1 V,内阻约为10 kΩ)B.电压表(量程0~10 V,内阻约为100 kΩ)C.电流表(0~1 mA内阻约为30 Ω)D.电流表(0~0.6 A,内阻约为0.05 Ω)E.电源(电动势1.5 V,额定电流0.5 A,内阻不计)F.电源(电动势12 V,额定电流2 A,内阻不计)G.滑动变阻器R0(阻值范围0~10 Ω,额定电流2 A)(1)为使测量尽量准确,电压表选用_________,电流表选用______________,电源选用______________。
(均填器材的字母代号);(2)在方框中画出测量R x阻值的实验电路图。
待测电阻测量值会____________其真实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共3道小题,第24题12分,第25题14分,第26题18分,共44分)24.(12分)如图所示,两带电平行板A、B间的电场为匀强电场,场强E=4.0×102 V/m,两板相距d=16 cm,板长L=30 cm.一带电荷量q=1.0×10-16C、质量m=1.0×10-22 kg 的粒子沿平行于板方向从两板的正中间射入电场后向着B板偏转,不计带电粒子所受重力,求:(1)粒子带何种电荷?(2)要使粒子恰能飞出电场,粒子飞入电场时的速度v0为多大?25.(14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平行金属板A、B水平放置,两板间的距离d=40cm.电源电动势E=24V,内电阻r=1Ω,电阻R=15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