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意象意境练习题教师版

(完整版)意象意境练习题教师版

学习卷科目:语文设计者:张文娜高三年级班学生姓名
意象意境练习题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长相思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以景写情是这首词最大的特色,“夜深千帐灯”历来被人称道,请写出这句词丰富的意蕴。

(4分)
出征将士野外扎营场面壮观,透着灯光的营帐漫山遍野;
夜深了,出征将士丝毫没有睡意,他们在思乡怀亲。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天涯羁旅最易引起共鸣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漂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信手拈来不显雕琢,难怪王国维评价“容若词自然真切”。

这首词更可贵的是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

一句“夜深千帐灯”不愧“千古壮观”。

感知理解纳兰性德推崇南唐李煜,词风清丽自然,缠绵悱恻,反映到这首《长相思》上,虽然写旅途思乡,也写得悠长动情。

词的上片从“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来说明身离故乡之远。

下片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渲染作者此时孤寂情怀。

风雪打断了他思乡之梦,懊丧之余,他更加怀念故园的宁静详和,作者于清丽哀婉之中又不乏边寨之雄奇风情的描述,这两者结合到一起,就升华了羁旅怀乡的主题。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有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人抓住了哪些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来描写西湖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抓住了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景物,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好风的喜爱之情。

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本诗的颈联写得很传神,请你从意境方面进行赏析。

意境: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
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针。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十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

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断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

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

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上片描写的是超然台下“春未老”之景;下片抒发的是春虽未老,人却在无奈之中的思乡之情。

这首词因景生情,情景交融。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题李世南画扇①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

②蔡肇(?一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

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③瓮:这里指水瓮。

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

这样一幅面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 画面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

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

这画面里呈现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6、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5分)
山居即事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

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7、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1))小题。

(11分)
题画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

不第后赋菊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1)概括两首诗中所描绘的菊花特点有何不同。

(5分)
参考答案:郑诗中的菊花自甘寂寞、坚贞不屈、孤傲绝俗;黄诗中的菊花威武、香透长安、辉光耀目、豪气冲天。

解析:要抓住两首诗描写的景物的特点概括。

可以根据郑诗“不并百花”“独立疏篱”“宁可枝头抱香死”概括其特点;黄诗可从菊花开放的时节、香气、颜色以及诗歌中透露的情感基调概括。

8、(‘14南京一模)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10分).
临江仙送王叔济
[宋]张元干
玉立清标消晚暑,胸中一段冰壶。

画船归去醉歌珠。

微云收未尽,残月炯如初。

鸳鹭行间催阔步,秋来乘兴凫趋。

烦君为我问西湖。

不知疏影畔,许我结茅无。

(2)“微云收未尽,残月炯如初”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分)
渲染友人离去后凄清、空寂的氛围;表达了对朋友依依不舍和自己孤寂失落之情。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8分)
怨王孙李清照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蘋花汀草。

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全词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境?(4分)
全词描写的景物清新、澄澈、宁静、美好;展现了词人平静、愉悦、闲适的心境,但又有着一丝淡淡的伤感。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渔家傲朱服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

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际,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

寄语东阳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词上片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情感的。

(5分)
上片即景抒情(1分)。

写暮春时节,纤风细雨,烟笼杨柳,郁郁葱葱,万家屋舍,掩
映在杨柳的青烟绿雾中;(2分)水流花落,春光将尽,惹人愁思,借湿花恋树寄寓人的恋春惜春,表现了诗人不舍春离去的感伤情绪。

(2分)
11、(2015年高考语文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9分)
雨过至城中苏家宋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
尘土涤净紫烟渐散雨过日丽红花沾雨柳色葱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