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节 肾小球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肾小球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第二节 肾小球疾病病人的护理 张靖雯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肾小球疾病 的发病机制、临床 表现及护理措施。
2.熟悉肾小球疾 病的辅助检查、治 疗要点、护理诊断。
3.了解肾小球疾病 的病因、健康史、 心理-社会状况。
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护理 程序对肾小球疾 病病人实施整体 护理。
情感目标
具有关心、爱 护、尊重病人的 职业素质和团队 协作精神。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肾小球疾病的 护理评估。 2.肾小球疾病的 护理措施。
难点
肾小球疾病的护 理措施。
教学内容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护理评估
健康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心理-社会状况;治疗要点
常常见见护护理理诊诊断断//问问题题
体液过多;营养失调;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潜在并发症;知识缺乏
E
• 10.肾病综合征对机体影响最大、典型的临 床表现是( )
A.低蛋白血症 B.大量蛋白尿 C.营养不良 D.高度水肿 E.高脂血症
B
• 11.导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不佳的原因是: A.感染 B.肾功能不全 C.心功能不全 D.动脉粥样硬化 E.肺炎
A
• 12.治疗肾病综合征最有效的药物是( ) A.抗生素 B.降脂药 C.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D.免疫抑制剂 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2.抗血小板药物
双密达莫,小剂量阿斯匹林,以往认为 长期可延缓肾功能衰退,目前研究显示 仅对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膜性 肾病有一定疗效
二、肾病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概念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指由各种肾脏 疾病所致的,以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5g/d)、低蛋白血症 (血浆白蛋白<30g/L)、水肿和高脂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一组 临床综合征。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尿液检查 尿蛋白尿定性+++~++++,
01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测定>3.5g/d
02 血液检查 血清白蛋白低于30g/L
03 肾功能检查
04 肾B超检查
05
肾活检病理检查 明确病理类型、指导治疗 及判断预后
治疗要点
01 利尿消肿
减少尿蛋白
02
03 抑制免疫
炎症反应
04
环孢素A
06
防治并发症
• 感染
– 一旦发生感染,应选择敏感、强效及无肾毒性 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 血栓及栓塞
– 高凝状态时,予以抗凝、血小板解聚药。 – 一旦出现血栓或栓塞时,及早溶栓。
• 急性肾衰竭
– 血液透析治疗。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体液过多: 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致水钠潴留、低蛋
白血症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等有关
4.B超检查 晚期双肾缩小,结构紊乱,皮质变薄。 5.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 可确定慢性肾炎的病理类型。
护理评估
1
健康史
2
临床表现
3
辅助检查
4
心理-社会状况
5
治疗原则
治疗要点
治疗原则为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损 害、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及防治严重并发症。 一般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强调休息,给予优 质低蛋白、低磷饮食,控制血压,预防感染 及避免加重肾损害因素。
长期蛋白尿,肾小管损害
脂质代谢紊乱,系膜细胞细胞增生肾小管 高代谢
肾小管间质持续进展,肾单位功能丧失
护理评估
1
健康史
2
临床表现
3
辅助检查
4
心理-社会状况
5
治疗要点
健康史
询问病人过去有无肾脏疾病病史。发病前1~3 周有无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感染史,近期有 无感染、劳累等诱发因素。询问肾毒性药物使用 情况。
C
• 5.患者,男性,26岁。因慢性肾小球肾炎入 院。患者全身水肿明显,尿蛋白(++++)该 患者的血液检查,可能出现
A.血色素升高 B.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 C.血尿素氮下降 D.血肌酐下降 E.血脂下降
B
• 6.患者,女性,48岁。慢性肾小球肾炎病 史15年,3天前劳累后出现乏力、头痛、 食欲减退、尿液增多。内生肌酐清除率 25ml/分。为了防止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 衡,下列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
护理评估
1
健康史
2
临床表现
3
4
心理-社会状况
辅助检查
心理-社会状况
随着病情发展,症状反复且肾功能 逐渐受损,病人容易出现紧张、烦躁、 悲观、沮丧等不良情绪;当肾功能急 剧恶化或出现眼底病变等严重并 发症时,病人易产生恐惧心理,对治 疗丧失信心。
5
治疗要点
护理评估
1
健康史
2
临床表现
3
4
心理-社会状况
一般治疗: 休息 避免剧烈活动 限盐限制蛋白磷的摄入 补充氨基酸
限制食物中蛋白及磷入量
药物治疗
1.积极控制高血压 靶目标:蛋白>1g/d,Bp125/75mmHg,
蛋白<1g/d,Bp130/80mmHg 2.选择能缓解肾功能恶化有肾脏保护作用
的药物:
1. ACEI或ARB 2. 钙拮抗剂 3. β受体阻断剂 4. α受体阻断剂 5. 利尿剂
护理评估
1
健康史
2
临床表现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辅助检查
4
心理-社会状况
5
治疗要点
临床表现
好发于中青年,男多于女,早期表现 为腰酸背痛,胃纳差. 水肿 高血压,肾功能不全 蛋白尿 血尿
临床表现
好发于中青年,男多于女,早期表现为腰酸 背痛,胃纳差.
水肿 高血压,肾功能不全 蛋白尿 血尿
水肿:下行性
血尿
Hematuria 肉眼血尿 镜下血尿
A.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B.限制蛋白质和磷的摄入
C.给予螺内酯利尿
D.限制钠盐摄入
E.补充钙、铁、锌
C
• 7.患者,男性,32岁,慢性肾小球肾炎。 为减轻肾小球的高灌注压、高滤过状态, 护士为患者选择的饮食为( )
A.低蛋白、低磷饮食 B.低蛋白、低磷、低盐饮食 C.高蛋白、低磷、低盐饮食 D.高蛋白饮食 E.高蛋白、低磷饮食
病情观察
•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体重、腹围、出 入液量,观察水肿情况;观察有无腰 痛、下肢疼痛、胸痛、头痛等
• 定期测量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等, 监测血脂及血液粘稠度,判断有无发 生血栓,是否发生肾衰竭
预防感染
1、保持病房环境清洁,定时开窗通风 2、尽量减少探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3、出现感染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使用
护理措施
体液过多;营养失调;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潜在并发症;健康教育
概念
肾小球疾病是一组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 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肾脏疾病。
临床分型
1.急性肾小球肾炎; 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3.慢性肾小球肾炎; 4.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5.肾病综合征。
病理类型
1.轻微性肾小球病变; 2.局灶阶段性病变; 3.弥漫性肾小球肾炎; 4.未分类的肾小球肾炎。
内容
【护理评估】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护理措施】
(一)病因
• 大多数病因不明。 • 少数由急性肾炎直接迁延或临床痊愈后
若干年再发而来。
机制:循环免疫复合物沉 积,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
非免疫非炎症因素,共同 作用
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
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
三高:高压,高灌注,高滤过致肾小球硬 化
健康教育
2. 药物指导:(一定要遵医嘱用药) 掌握利尿剂、降压药等药物的使用方法 避免使用肾损害的药物。
• 1.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屏障中作用最重要的 是( )
A.内皮细胞层 B.基底膜层 C.上皮细胞层 D.系膜细胞 E.系膜基质
B
• 2.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正确的描述 ()
A.病毒直接感染 B.超负荷蛋白饮食所致 C.代谢紊乱所致 D.高血压所致 E.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
护
理
诊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大量蛋白尿至
血浆蛋白丢失、摄人减少及吸收障碍有关
断
3.有感染的危险: 与皮肤水肿、营养失调、应用糖皮质
激素等药物有关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2.病情观察 3.预防感染 4、用药护理 5.心理及健康指导
(1)休息与活动 慢性肾炎病人
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适度活动
辅助检查
5
治疗要点
辅助检查
1.尿液检查 多数尿蛋白+~+++,尿蛋白定量为1~ 3g/d。尿中有多形性红细胞+~++,以及红细胞管型和颗粒 管型等。
2.血常规检查 早期血常规检查多正常或轻度贫血。晚期红 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明显下降。
3.肾功能检查 肾功能不全者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下降, 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增高。
抗生素
用药护理
1、利尿剂 2、ACEI 3、血小板解聚药 4、环孢药 5、糖皮质激素
护理措施
四、心理护理: 1、针对病人的顾虑给予确认,解
释或指导,减轻病人紧张,心理 不安和恐惧。 2、尽量主动满足病人生理,心理
需求,让病人对医护人员产生 信任感。
健康教育
1. 疾病知识指导:向病人及家属 讲解本病的特点、常见并发症及预 防方法;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指导病人根据病情适度休息与活动, 避免肢体血栓等并发症 )
肾病综合征
严重水肿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坐卧位 水肿减轻后,进行简单的室内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