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体格检查一般检查教学讲义ppt
最新体格检查一般检查教学讲义ppt
手指稍微抬起,勿与体表接触;右手指自然弯曲, 用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末端指关节处或第二指 骨的远端。
检查肝区和肾区叩击痛:医师将左手手掌平置 于被检查部位,右手握成拳头状,并用其尺侧叩 击左手手背,询问或观察病人有无疼痛感。
间接叩诊法要领
• 1)左中指第二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他 手指不接触体表;
• 局部视诊:皮肤黏膜颜色的变化、头颈、 胸廓、腹形、四肢、骨骼和关 节外形的异常等。
触诊 palpation
• 是医师通过手接触被检查部位时的感觉
进行判断的一种方法。 • 是对视诊的核实与补充,可进一步明确
视诊没能明确的异常征象和体征 。 • 以腹部触诊最为重要。 • 手指指腹对触觉较为敏感,掌指关节部
• 2)叩诊方向与体表垂直; • 3)叩诊时以腕关节与掌指关节活动为主,
避免肘、肩关节参与; • 4)叩击后右手中指立即抬起,以免影响对
叩诊音的判断; • 5)同一部位可连续叩击2-3下,如未能
获得明确印象,可再连续叩击2-3 下,不宜不间断地连续地快速叩击。
叩诊
二、叩诊注意事项: • 环境应安静,以免影响叩诊音的判断。 • 叩诊胸部可取坐位或卧位,叩诊腹部常取仰卧
多、弹性减弱。
浊音
• 为音调较高、音响较弱、振动时间较短的 叩诊音。除音响外,扳指所感觉到的振动 亦弱。
• 是叩诊被少量含气组织覆盖的实质器官时 产生的叩诊音。
• 生理情况下见于心肝被肺覆盖的部分。 • 病理状态下见于肺炎,因肺组织含气量减
少,叩诊时常表现为浊音。
实音
• 为音调较浊音更高,音响更弱,振动持续 时间更短的叩诊音。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基本方法
视诊 触诊 叩诊 听诊 嗅诊
视诊
• 视诊在体格检查是重要的第一步
• 视诊适用的范围广泛,可提供重要 的诊断资料。
• 视诊必须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 床经验作为基础,否则往往会出现视 而不见的情况。
视诊
• 全身视诊:发育、营养、体型、意识、 面容、表情、体位、姿势和 步态等。
掌面对震动较为敏感,手背皮肤对温度 较为敏感,检查时多用这些部位。
一、触诊方法:
1、浅部触诊法 (light palpation)
将一手放在被检查 部位,用掌指关节和腕 关节的协同动作以旋转 或滑动方式轻压触摸。
可触及的腹部深度 约为1㎝。
多用于检查腹部有 无压痛、抵抗感、搏动、 包块及肿大脏器等。
一、触诊方法:
2、深部触诊法(deep palpation):
(1)深部滑行触诊法(deep slipping palpation): (2)双手触诊法(bimanual palpation): (3)深压触诊法(deep press palpation): (4)冲击触诊法(ballottemen):
2、深部触诊法
(1)深部滑行触诊法: 医师用右手并拢的
二、三、四指平放在腹 壁上,以手指末端逐渐 触向腹腔的脏器或包块 ,在被触及的脏器或包 块上做上下左右滑行触 摸。
用于腹腔深部包块和 胃肠病变的检查。
2、深部触诊法
(2)双手触诊法: 用左手置于被检查腹腔脏器或包块
的后部,并向右手方向托起,右手置于 被检查部位,使被检查的脏器或包块位 于双手之间,并更接近体表,有利于触 诊。
清音
• 为频率约100-128次/秒,振动时间较长的音 响。
• 是正常肺部的叩诊音。提示肺组织的弹性、 含气量、致密度正常。
鼓音
• 如同击鼓声,在扣击含有大量气体的空腔 器官时出现。
• 正常情况下见于左侧前下胸部的胃泡区及 腹部叩诊时。
• 病理情况下见于肺内巨大空洞、气胸、气 腹等。
过清音
• 介于鼓音与清音之间的一种音响。 • 正常成人不出现。 • 生理情况下相对过清音可见于儿童。 • 病理见于肺气肿,是由于肺组织含气量增
用于肝脾肾和腹腔肿物的检查
2、深部触诊法
(3)深压触诊法:
用一个或两个并 拢的手指逐渐深压腹 壁被检查部位,用于 探测腹腔深在病变的 部位或确定压痛点。
检查反跳痛时,在 手指深压的基础上迅 速将手抬起,并询问 病人是否感觉疼痛加 重或察看面部是否出 现痛苦表情。
2、深部触诊法
(4)冲击触诊法: 又称浮沉触诊法。检查时用右手
位;确定有无少量腹水时,可嘱病人取肘膝位。 • 叩诊时注意对称部位的比较与鉴别。 • 叩诊时要注意叩诊音响的变化及不同病灶的震
动感的差异。 • 叩诊操作要规范,用力要均匀,叩诊力量应根
据不同的检查部位、病变组织性质、范围大小 及位置深浅等情况而定。
诊
三、叩诊音(percussion sound): • 清音(resonance) • 鼓音(tympany) • 过清音(hyperresonance) • 浊音(dullness) • 实音(flatness)
• 正常情况下见于扣击无肺组织覆盖区域的 心脏或肝脏,谓之心或肝脏的绝对浊区。
• 病理情况下见于大量胸腔积液和肺实变。
第四节 听诊(auscultation)
一、听诊方法: • 直接听诊: • 间接听诊:是应用听诊器进行听诊的方法。是心
肺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 二、听诊注意事项: • 听诊时环境要安静、温暖、避风。 • 切忌隔衣听诊,听诊器与患者皮肤接触力应适度。 • 应根据病情和听诊需要,嘱病人采取适当的体位。 • 正确使用听诊器。
并拢的2、3、4三个手指取70~90゜ 角,放置于腹壁相应部位,作数次急 速而有力的冲击动作,在冲击腹壁时 指端下会有腹腔脏器或包块浮沉的感 觉。
只用于大量腹水时肝、脾及腹腔 包块难以触及者
二、触诊注意事项:
• 1、医生手应温暖轻柔 。 • 2、病人通常取仰卧位,双手置于体侧,双腿稍
屈, 腹肌尽可能放松。 • 3、边检查,边观察被检查者的反应与表情。 • 4、熟悉脏器的正常位置和大小,注意其正常变。 • 5、检查下腹部时,嘱病人排空尿液。
叩诊
一、叩诊方法: 1、直接叩诊法(direct percussion):
是用右手中间三指并拢,用其掌面直 接拍击被检查部位,借助于拍击的反响和 指下的震动感来判断病变情况的方法。
适用于胸部和腹部范围较广泛的病变, 如胸膜粘连或增厚、大量胸水或腹水及气 胸等。
叩诊
一、叩诊方法:
2、间接叩诊法(indirect percussion) 用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