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诊断学基础体格检查一般检查PPT课件

诊断学基础体格检查一般检查PPT课件

正确而熟练地掌握体格检查方法,是每个医护 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
2
体检的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项
基本方法 :视、触、叩 、听、 嗅. 注意事项: 一、仪表端庄、要关心体贴病人,亲切和蔼耐心 二、要说明检查目的及被检者需配合的事项,争取被检者
的合作。检查医师应站在被检者的右侧,充分暴露 被检 部位。 三、室内光线充足、温度适宜,操作要轻巧、细致、准确、 熟练、有序。 四、操作有序,避免重复或遗漏,避免反复翻动患者。 五、被检者病情危重,可先做重点检查,立即抢救,待病 情好转再补做系统检查。 六、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进行复查,发现体征的变化或出现 新的体征。
:检体诊断
第一章:基本检查法 第二章:一般检查 第三章:头颈部检查
.
1
概念
检体诊断:医师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后对病人健 康状况和疾病提出的临床判断称为检体诊断
体格检查: 医护人员用感官或借助简便器械 来客观地了解和评估病人身体状况的基本检查 方法。
通过询问病史、全面准确地体格检查可对许多 疾病作出初步诊断。
15
直接叩诊
16
间接叩诊法
1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间接叩诊法正误图
18
叩诊音
叩诊音 音响 清音 强
音调 持续时间


出现部位 正常肺
过清音 更强 更低 更长
正常人无,见于肺气肿
鼓音 浊音 实音



较强 较高
弱高
较长 较短 短
胃泡区和腹部 病理情况时见于气胸、气腹
心、肺被肺缘覆盖部分 病理情况时见于肺含气量减少时,如肺炎
5
一、触诊方法
检查目的的不同而施加的压力轻重不一,触诊 可分为浅部触诊及深部触诊。 1、浅部触诊法:用一手轻放于被检查的部位, 利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协同动作轻柔的进行 滑动触摸。 适用于体表潜在的病变、皮肤、关节、软组织 及浅部动脉、静脉、淋巴结等。 触诊时应注意被检查部位有无压痛、抵抗感、 搏动、包块等。
肌肉、实质脏器部分 病理情况见于大量胸腔积液或肺组织实变
19
叩诊注意事项
环境安静,以免影响判断。 叩诊部位不同,采取不同体位 注意对称部位的比较与鉴别 不仅要注意叩诊音响的变化,还注意不同病灶
的震动感差异。 操作应规范、用力要均匀适当。
20
第一章 第四节 听诊
听诊(ausculation):医护人员直接用耳或听 诊器,听取心、肺、胃肠等脏器运动时发出的 音响,以帮助临床诊断的一种检查方法。
8
双手触诊法
9
3.深压触诊法:用一个活两个并拢的手指指端 在腹壁上逐渐用力按压,用以探测腹腔深在病 变的部位或确定腹腔压痛点,如阑尾压痛点、 胆囊压痛点、输尿管压痛点等。 反跳痛:深压触诊时,迅速将手抬起,若患者 感觉疼痛加重,即有反跳痛。
10
4.冲击触诊法
又称浮沉触诊法。检查时,右手并拢的示、中、 环手指指端与腹壁成70°-90°角,置于腹壁 上相应部位,进行快速而有力的连续冲击,在 冲击时即会感觉腹腔脏器在指端沉浮。 常用于大量腹腔积液时肝脾难以触及者。 操作时要避免用力过猛。
11
冲击触诊法
12
二、触诊时注意事项
1.检查前医师要向病人讲清触诊目的,消除病人紧张 情绪,取得患者配合。 2.检查者手要温暖,手法应轻柔,应位于被检查者右 侧,面向被检查者,从“健康”部位逐渐移向“病变” 部位,随时注意观察触诊时被检查者的表情。 3.病人体位:一般为仰卧屈膝,两腿略分开, 侧卧检 查时下腿应伸直,上腿略弯曲。 4.触诊下腹部时,应嘱患者排尿,有时也需排便后检 查。 5.触诊时,医师要结合病变的解剖部位和毗邻关系, 进行分析,判断病变的性质和来源。
7
腹部深部触诊又可分为:
1.深部滑行触诊法:腹肌放松,医师以并拢的 食、中、无名指末端逐渐触向腹腔的脏器或包 块,在被触及的脏器或肿块表面做上下左右滑 动触摸了解其形态、大小及硬度等。此法常用 于检查腹腔脏器或深部肿块。
2.双手触诊法:右手至于被检查部位进行触诊, 用左手置于被检查脏器或肿块的后部,并将被 检查部位的脏器、肿块推向右手方向,使其更 接近体表,利于右手触诊。适于肝、脾、肾等 脏器及腹腔肿块的检查。
3
第一章 第一节 视诊
用视觉来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 全身一般状况:性别、发育、营养、意识状态、
面容、表情、体位、姿势与步态等 局部视诊:皮肤、粘膜、毛发、五官 、头颈、
胸廓、腹部、关节外形 检查部位应充分暴露、在自然光线下进行
4
第一章 第二节 触诊
触诊:医师通过手的感觉来判断内脏器官及躯体 部分的物理特征的一种诊断方法。 意义:明确视诊所见,补充视诊所不能见到的 触诊范围:可遍及全身,以腹部触诊最为重要。 手法:以指腹和掌指关节的掌面进行触诊。
13
第一章 第三节 叩诊
叩诊:用手或叩诊锤按一定的方法叩击被检查 者身体某部位表面,使之震动产生音响,以之来 判断被检部位脏器情况的方法。人体各组织的弹 性、密度和含气量的不同,叩诊音也不相同。 适用范围:确定脏器边界;确定浆膜腔液体多少。 根据叩诊手法的不同,可分为间接叩诊与直接叩 诊。
14
1.间接叩诊法:以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紧贴于被检部位, 其余手指要稍微抬起勿与体表接触;右手各指自然弯 曲,以中指的指端垂直叩击左手中指第二节指骨远端 或远端指间关节。 叩击方向应与叩诊部位的体表垂直 以掌指关节及腕关节用力为主 叩击要灵活而富有弹性,叩击后右手中指立即抬起 对每一叩诊部位一般只需连续叩击2-3次 用力要均匀,使产生叩诊音响基本一致 2.直接叩诊法:用并拢的手指掌面直接叩击或拍击被 检查部位,借指下的震动感和拍击的音响来判断病变 情况。常用于胸或腹部面积较广泛的病变,如大量胸 腔积液、积气及大片肺实变。
可分为直接和间接听诊两种方法。 直接听诊法:用耳直接贴于被检查者体表某部
6
2、深部触诊法:用一手或双手重叠,由浅入 深,在被检查部位逐渐加压向深层触摸,借以 了解被检查部位深部组织及脏器状况。 适用于腹部脏器及腹部病变的检查。 腹部检查时被检查者平卧屈膝、放松腹肌平静 呼吸,检查者主要用于检查和评估腹腔病变和 脏器情况。腹部深部触诊法触及的深度多在 2cm以上,有时可达4-5c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