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阅读下列短文:氢氧化钾(化学式KOH)的性质与氢氧化钠的性质相似。

A.纯净的氢氧化钾是白色固体;B.它极易溶解于水;C.氢氧化钾固体露置于空气中易吸水而潮解;D.氢氧化钾固体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E)氢氧化钾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可以制得氢氧化铜。

根据上面短文的内容,运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填空:(1)从上面的短文中得知,氢氧化钾的物理性质为(填序号) 。

(2)写出上面短文中涉及到的与氢氧化钾的化学性质有关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氢氧化钾的性质,你认为氢氧化钾固体的保存方法应是。

【答案】(1)A、B、C(2)2KOH+CO2=K2CO3+H2O;2KOH+CuSO4=Cu(OH)2↓+K2SO4(3)密封保存【解析】(1)氢氧化钾的颜色、状态、水溶性、吸水性等方面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填:ABC.(2)氢氧化钾和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碳酸钾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KOH+CO2═K2CO3+H2O;氢氧化钾和硫酸铜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钾,化学方程式为:2KOH+CuSO4═Cu (OH)2↓+K2SO4.(3)因为氢氧化钾容易吸收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应该密封保存.故填:密封保存.2.阅读下面科普短文: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和我们的生活中。

在粮食、豆类,蔬菜、肉类、蛋类等食物中,都可以检测出一定量的亚硝酸盐,蔬菜中一般都含有硝酸盐,含量高的是茎叶类蔬菜、其次是根茎类蔬、然后是瓜类蔬菜,它们在煮熟后如果久置,硝酸盐就会被分解为亚硝酸盐。

大剂量的亚硝酸盐能够将人体内血红素中的铁元素由+2价氧化为+3价,从而使其失去携氧能力,引起全身组织缺氧,即产生亚硝酸盐中毒。

当体内+3价铁血红蛋白达到20%-40%就会出现缺氧症状,达到70%以上可导致死亡。

亚硝酸盐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使用,是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的,而且它对预防致命的肉毒梭菌中毒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和许多国家都批准把亚硝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以防止食品腐败,改进肉类颜色。

亚硝酸盐与肌肉中的乳酸作用会产生亚硝胺,亚硝胺不稳定易分解产生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肌红蛋白结合产生红色的亚硝基肌红蛋白,使肉制品产生稳定的红色。

为了测定煮熟后的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研究人员选用白菜进行了测定,实验1温度为20℃,实验2温度为13℃,实验中分别取放置2、4、6、8、10、12、24小时的熟白菜汁3滴,滴入1滴稀硫酸,再滴入2滴0.03%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的紫红色褪去,表示含有亚硝酸盐,实验记录见表: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高锰酸钾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

(填化学式)(2)亚硝酸盐使人体中毒的原因______。

(3)下列有关亚硝酸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填字母序号)A煮熟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被逐渐分解为亚硝酸盐B温度越低,熟蔬菜中亚硝酸盐产生的速率越快C亚硝酸盐与肌肉中的乳酸作用产生亚硝胺发生的是化学变化D我国规定食品中禁止添加亚硝酸盐(4)根据实验现象,你对一次吃不完的熟蔬菜的建议是______。

【答案】KMnO4它能将人体内血红素中铁元素由+2价氧化为+3价,从而使其失去携氧能力,引起全身组织缺氧 AC ①低温下贮存;②尽早食用【解析】【详解】(1)在高锰酸钾溶液中,溶质是高锰酸钾,溶剂是水;故填:KMnO4;(2)大剂量的亚硝酸盐能够将人体内血红素中的铁元素由+2价氧化为+3价,从而使其失去携氧能力,引起全身组织缺氧,即产生亚硝酸盐中毒;故填:它能将人体内血红素中铁元素由+2价氧化为+3价,从而使其失去携氧能力,引起全身组织缺氧;(3)A.煮熟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被逐渐分解为亚硝酸盐,故A正确;B.冰箱内蔬菜亚硝酸盐含量低于常温下亚硝酸盐含量,则说明低温保存剩菜能降低亚硝酸盐含量,温度越低,熟蔬菜中亚硝酸盐产生的速率越慢,故B错误C.亚硝酸盐与肌肉中的乳酸作用产生亚硝胺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故C正确;D.我国规定食品中可以按照国家标准添加适量的亚硝酸盐做防腐剂,故D错误。

故填:AC;(4)低温保存剩菜能降低亚硝酸盐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饭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逐渐增加;故填:①低温下贮存;②尽早食用。

3.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土豆是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是餐桌上的美味食材。

表1鲜土豆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每100g)蛋白质/g脂肪/g淀粉/g钙/mg磷/mg维生素C/mg1.5~2.30.4~0.9417.5~28.011~6015~6820~40土豆切开后发生褐变,用水浸泡能防止褐变,但会引起营养物质流失。

用土豆片进行实验,测得其食用品质、淀粉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变化如下: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就算是把变绿、发芽的部位削掉,也不宜食用。

除食用外,土豆还可以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医药、化工、纺织、造纸等工业中。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表1中的“钙”指的是________(填“元素”或“原子”)。

(2)由图1可知:60min内,______(填序号)。

A浸泡30min比10min脆性分值高B浸泡10min,硬度、咬碎感均无明显变化C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粘结性、弹性分值均降低(3)由图2可知:土豆片的淀粉含量与浸泡时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4)変绿、发芽的土豆不宜食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土豆是四大粮食作物之一 B土豆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C用水泡可防止土豆片褐変 D土豆开发应用的前景广阔【答案】元素 ABC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在研究范围内,土豆片的淀粉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 B 【解析】【分析】【详解】(1)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所以表1中的“钙”指的是元素;(2)A、由图1中的信息可知,浸泡30min比10min脆性分值高,故A正确;B、由图1中的信息可知,浸泡10min,硬度、咬碎感均无明显变化,故B正确;C、由图1中的信息可知,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粘结性、弹性分值均降低,故C正确;(3)由图2提供的信息可知,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在研究范围内,土豆片的淀粉含量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降低;(4)由题干提供的信息可知: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5)A、由题干“土豆是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可知,A正确;B、由表1提供的信息可知,淀粉的含量最高,故B错误;C、由题干“土豆切开后发生褐变,用水浸泡能防止褐变,但会引起营养物质流失。

”可知,C正确;D、由题干“除食用外,土豆还可以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医药、化工、纺织、造纸等工业中。

”可知D正确。

故答案为:(1)元素;(2)ABC;(3)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在研究范围内,土豆片的淀粉含量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降低;(4)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5)B。

4.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当前,生物质能源已成为世界第四大能源和首屈一指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秸秆生产生物质能已成为一大亮点。

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一半在果实,一半在秸秆。

秸秆的生物质能利用方式有多种,如秸秆肥料、秸秆饲料、秸秆气化、秸秆发电、秸秆乙醇等,大大提高了秸秆的利用值和利用率。

一、秸秆饲料:目前,将秸秆制成饲料常用的方法是青贮。

青贮的过程一般为:秸秆粉碎→发酵液制备→发酵→饲料。

而在发酵过程中添加乳酸菌,可以提高青贮质量,提高秸秆的利用率。

二、秸秆沼气:利用沼气设备,以秸秆为主要原料,在严格的厌氧环境和一定的温度、水分、酸碱度等条件下,经过沼气细菌的厌氧发酵就会产生可燃性气体——沼气。

秸秆沼气的发展不但解决了秸秆利用率低的问题,而且提供了廉价清洁能源。

三、秸秆肥料:以动植物残体(如富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发酵腐熟就可以制成生物有机肥。

温度是表征堆肥腐熟程度的一个重要参数。

接种微生物菌剂对玉米秸秆与牛粪混合物发酵温度的影响如图所示。

一般认为,堆体温度在50℃以上保持5~7天可保证堆肥达到卫生学指标和腐熟的必要条件。

四、秸秆乙醇:燃料酒精作为石油的替代能源,已经成为各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研究发展方向。

目前,玉米等淀粉质原料生产燃料酒精技术已相当成熟,我国已经实现工业化玉米秸秆与牛粪混合物堆肥过程中温度变化生产,但随着陈化粮消耗殆尽,淀粉质原料存在“与民争粮,与粮争地”等问题,大量利用粮食生产燃料酒精受到严重限制。

秸秆中含有木质纤维素,利用秸秆生产酒精,不仅可以缓解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环境污染,食物短缺等问题,也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植物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是:u u u u u r u u u u u r 水解发酵秸秆葡萄糖酒精其中,在葡萄糖(C 6H 12O 6)转化为酒精过程中,需要在无氧环境中,加入酵母菌进行发酵制得。

当今,绿色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秸秆的综合利用不仅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了重大贡献,更成为了生产生物质能源的新亮点!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秸秆的利用方式中都需要经过_________后才能得到所需的物质。

(2)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请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酒精作为燃料的优势在于______________。

(4)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秸秆堆肥过程中接种微生物菌剂的优势在于______________(至少2点)。

(5)根据文章信息,下列选项正确的是______。

A .生物质能属于可再生能源B .秸秆沼气属于清洁能源C .将秸秆制成饲料常用的方法是青贮D .秸秆的综合利用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答案】发酵 4222CH +2O CO +2H O 点燃 可以缓解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 能提高堆体温度、延长堆体高温持续时间、加快堆肥腐熟进程 ABCD【解析】【详解】(1)通过阅读材料可知,秸秆所有利用方式中均需要进行的操作是发酵;故填:发酵。

(2)甲烷是有机化合物,含碳、氢两种元素,甲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22CH +2O CO +2H O 点燃; 故填:4222CH +2O CO +2H O 点燃。

(3)酒精作为燃料的优势是不仅可以缓解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也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故填:可以缓解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

相关主题